物業費降了

導語
物業有個很奇怪的模式就是,開發商選擇用哪家物業,但真正繳費和使用的是業主。
來源:張湧說財經
作者:Peter Zhang
最近,物業費登上話題榜,一些地方的物業費開始打折了。
其中鎮江、青島、蘭州,連續空置超過一定時間的住宅,物業費打6折到5折不等。
甚至有個別物業公司推出“0元物業費”。
重慶、武漢等地,數百個小區的業主透過集體申請或協商,成功降低了物業費。
而且,物業費關係公共利益,所以也是受當地指導的,重慶、長沙、銀川等地政策直接帶動價格下降。
大家可能會說:業主多年來對於物業“質”與“價”不匹配的煩惱,終於要解決了嗎?
這次倒逼物業降價,並不是因為業主對物業不滿意的呼聲被聽到了;
而是因為物業公司太多,物業服務供大於求。
房地產的爆發期,也催生了一大批物業公司;
等房地產熄火了之後,當年長出來的大批物業公司也就過剩了。
物業有個很奇怪的模式就是,開發商選擇用哪家物業,但真正繳費和使用的是業主。
當下最大的矛盾是,業主哪怕對於物業不滿意,都很難換掉物業;
如果出錢購買服務的一方喪失了對物業的選擇權,那市場機制在這塊就失靈了。
所有使用權、決定權、出錢者分離的生意,都存在這個問題。
這次物業費降價,並不是業主的聲音被聽見了;
而是因為物業公司供大於求,如果物業的口碑太差,開發商都不願意用;
物業透過降價來爭取更多的生意,比沒活幹強。
作為出錢和享受物業服務的主體——業主,既沒有選擇物業的權利,在面對不滿意的物業時,又沒有辦法更換掉物業。
很難做到貨比三家,所以導致買別的東西是上帝,但是面對服務不好的物業卻沒什麼好辦法。
雖然業主委員會有權力換掉物業,但是這麼多業主,集體決策有巨大的組織難度,能真正更換物業的案例極少。
所以物業降價雖然是好事,但是根本的癥結是,業主對於物業的滿意程度,要能反饋到市場中去,讓物業公司做到優勝劣汰。
降低物業費,效果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是類似的;
就是給已經背上沉重房貸的業主減負,讓他們減少提前還款,儘量不要斷供,讓他們手裡多留一些現金流用於日常消費,減少房貸對於消費的擠出效應。
而且現在的樓市是買方市場,物業費降低了,相當於降低了買方的成本,能促進房屋的交易。
而且,物業對於房價來說,其實非常重要,好的物業是可以提升房價的。
因為房子的價格非常受小區品質的影響,而小區的品質,前10年靠建築質量,10年後就靠物業維護;
好的物業維護,樓齡越長,樓房的價值差異就越大。
所以對於準備要買房的人來說,除了考慮房子的區位和學區之外,也最好問一問小區的物業。
有很多物業公司是上市公司,上市算是一種背書,他們就有動力維持較好的服務品質,良好的財務狀態,而且追求長期利益,這種小區業主的體驗會比較好。
總而言之,這次降價對於業主來說是好事,對樓市來說也是好事,對於還沒有降價的城市來說,也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推薦閱讀:
1、上海房價,撐不住了!
2、李嘉誠,一步步活成“秦檜”的模樣
3、關於最新的人口資料,確實有很多想不到
4、全球文科大敗局?
5、全世界都在瘋狂借錢
——END——
【PS:點選詳情可檢視內容】
點選微信小程式👉:"報告搜一搜";免費下載各行業研究報告pdf和word、可視資料、學習資料。提供研究報告、市場研究報告、行業報告、行業研究報告、調研報告、市場調查報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