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親自宣佈,H20獲批對華銷售!但打造“一堆長板”才是王道!

抓住風口
本期要點:H20解禁,一場勝利?還要注意什麼?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7月15日,英偉達官方和黃仁勳本人均確認,“中國特供版”AI晶片——英偉達H20,已正式獲得美國政府批准,重啟對中國大陸市場的銷售,未來英偉達還計劃面向中國大陸市場推出RTX PRO系列GPU。
此次,黃仁勳是以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的名義來到中國。他也在大會上做了演講,先用略顯生澀的中文開場,隨後用英文系統回顧了英偉達的發展歷程,強調英偉達始終是推動AI進步的核心引擎,同時高度評價了DeepSeek、阿里巴巴等中國開發者對全球AI生態的貢獻。

據報道,黃仁勳在來中國之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見了面,最終促成了美國政府的許可。
對於這次獲批,也有人說是英偉達的一次清庫存。此前英偉達財報披露,由於H20無法出貨,公司計提了高達55億美元的損失,如今這些損失又變成了實打實的現金流。因此,英偉達的股價也隨之漲了一波。
然而,我認為,這片看似和諧的景象,掩蓋不了美國遏制中國科技產業發展的大戰略。
中國依舊面臨來自美國政府的威脅,我們只有構建一個全鏈條且開放協同的晶片產業生態,才有可能系統性地解決這個卡脖子問題。

戰略麻醉劑?
首先,我想指出的是,H20的獲批看似是一種鬆動,但本質上仍然是遏制。
我們可以先看看美國如何利用阿斯麥控制中國的晶片產業。
在全球晶片製造領域,阿斯麥的光刻機是繞不開的核心裝置。其中,最頂尖的極紫外光刻機(EUV)是生產7奈米及以下先進製程晶片的必需品。最關鍵的是,EUV光刻機只有阿斯麥能造得了,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因此,即便早在2018年,中芯國際就已向阿斯麥下單購買EUV光刻機,並預計在2019年初交付,但美國商務部透過限制阿斯麥的出口,使得EUV光刻機從未來到過中國大陸。
相比之下,次一等的深紫外光刻機(DUV),則處於一種完全被美國控制的動態可售狀態。當中美關係緩和時,DUV就可以出口;當博弈加劇時,DUV的出口就會被收緊。
H20與DUV光刻機類似,雖然看似和H100是同代產品,但核心算力被大幅削減,訓練方面的效能大約只有A100的40%。
這既滿足了美國政府對高階算力出口的限制,又能讓中國客戶在聊勝於無且隨時將斷供的心態下仍然繼續下單。
但是這無疑給我們的AI產業設定了個隱形的算力天花板。就好比中國已經有頂尖的F1車手,卻只能開一輛家用轎車參賽,還怎麼保持競技狀態?
而且更關鍵的是,永久禁運最頂尖的技術,同時有限度地供應次優技術,可以讓中國的企業難以下定決心去攻克自主替代技術。
所以,雖然黃仁勳這次主觀上未必有不良意圖,但這次H20的獲批,也談不上是一場勝利,甚至客觀上會成為一針戰略麻痺劑。

變局
因此,我想強調的是,在關注美國想法的同時,更要看清我們自己應該怎麼做。
目前,與海外主要由大型雲廠商提供AI計算服務不同,中國的AI一體機正迅速崛起,成為市場的新寵。
AI一體機的核心特徵是開箱即用。它將AI算力(比如GPU或國產AI晶片)、作業系統、大模型以及管理平臺打包成一個實體伺服器,整體交付給使用者,讓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在本地內網環境中執行AI應用。
因為,在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的大背景下,資料安全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銀行、醫院、政府部門等掌握著大量敏感資料的單位和機構,如果將內部資料上傳到公有云上,會讓人不放心。
但是,部署在機構內部、資料不出內網的AI一體機,就直接從物理層面杜絕了這個隱患。而且,在大企業中,相比於花幾百萬購買雲服務,採購同等價位的AI一體機在流程上明顯要簡單得多。
總之,種種因素共同催生了AI一體機的火爆和國產AI晶片市場的發展。
但是,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AI一體機只是個過渡產品,算力規模有限,迭代速度慢,還會形成資料孤島,這些缺點在未來兩三年內就將突顯。屆時,接入中國自主可控的、安全可靠的雲服務生態,將是主流趨勢。
本來,在自由貿易環境下,採用英偉達晶片來建設超算中心是最划算且效率最高的選擇。但是,美國政府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踩碎了全球供應鏈和產業協作,也迫使中國必須自主研發晶片,來滿足本國巨大的AI計算需求。

要一堆長板!
但我想提醒的是,自己造晶片的方向無疑是正確的,不過如何實現這一目標非常關鍵。
在這,我呼籲,我們一定要放棄單點突破的思路,不能寄希望於單個專案、某個天才科學家或企業家,來短時間內打造出所謂超越英偉達的AI晶片。而是要著眼於長遠,構建全鏈協同的晶片產業生態,利用AI產業快速發展的大好時機,讓中國晶片產業從“一堆短板”發展為“一堆長板”。
一方面,可以參考上世紀80年代美國為對抗日本半導體而成立的“Sematech”聯盟,集中政府、產業、科研機構的力量,對共性“卡脖子”技術進行聯合攻關,避免低水平的重複研發。
另一方面,晶片產業本身高度依賴產業內各企業的協同研發,閉門造車肯定是不可行的。中國晶片產業要採取開放的姿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積極加強與歐洲等地區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合作,用產緣的協作超越地緣的隔離。
相信透過這種方式,即便我們可能在未來三年甚至五年內仍然無法造出效能超越英偉達的晶片,但在中國龐大市場的驅動下,我們一定能形成一個獨立自主、且與全球協作的強大晶片產業,併成為中國科技產業崛起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最後再做個產品預告,為了踐行有關AI的教育理念,我們推出了前哨AI少年營,從9月開始至12月結束,為期4個月。孩子們將親手開發AI動畫、遊戲和小程式,從使用者變身創造者,成為AI時代的超級個體。課程具體介紹請見下方海報。
再提醒一下,為了保證少年營的質量,本次招募名額有限,歡迎掃碼報名!一起開啟 AI 的升級之路吧!
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宣告: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最後,鑑於公眾號推送機制的改變,你未來刷到要聞評論的機會可能沒那麼多了,建議你加入粉絲群,第一時間得到我的獨家前沿分析,而且我們還會每天在粉絲群裡釋出獨家資料,快快掃碼加入吧!

推薦閱讀: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個獨家思維導圖,掃描加群即可領取
“美國晶片限制政策分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