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AMD大漲,GPU出口“鬆綁”後仍需面臨激烈競爭

2025.07.16

本文字數:1178,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鄭栩彤
美股週二收盤,AMD股價上漲6.41%,英偉達上漲4.04%。訊息面上,英偉達昨日宣佈將恢復AI晶片H20在中國的銷售,並將推出面向中國市場的全新GPU。隨後,又有訊息稱,美國商務部將對AMD MI308產品的許可申請進行稽核,稽核通過後AMD將向中國運送MI308。對於該訊息的真實性,截至發稿前,AMD相關負責人仍未向記者明確回覆。
今年4月,英偉達曾公告稱,公司生產的H20晶片若出口到中國等國家和地區需要獲得許可證。隨後,AMD也表示,美國的出口管制適用於公司的MI308產品。彼時AMD表示,這一齣口限制將使公司損失8億美元。
中國是英偉達和AMD難以割捨的重要市場,2024年,來自中國的銷售額佔AMD總銷售額的24%以上。4月H20出口中國受限後,英偉達CEO黃仁勳則表示,中國是英偉達非常重要的市場,希望繼續與中國合作,英偉達將不遺餘力最佳化符合監管要求的產品體系並服務中國市場。
此次英偉達宣佈H20“迴歸”中國,AMD的AI晶片後續也有望重回中國市場,對於這兩家GPU廠商是好事。不過,AI晶片重新進入中國市場,英偉達和AMD將面臨趨於激烈的競爭。
在美國出口仍有限制、國內晶片廠商搶佔市場等因素作用下,一些市場機構統計的資料顯示,國內的進口AI晶片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IDC資料顯示,去年國內資料中心加速卡市場中,國產算力佔比34.6%,英偉達佔比65.2%。IDC中國副總裁周震剛告訴記者,預計今年上半年國產算力的佔比超四成,未來不久國產算力還有可能成為主流。
TrendForce集邦諮詢6月釋出的資料則顯示,國內市場有三類AI伺服器晶片廠商,一類是外購的英偉達、AMD等,一類是雲廠商自研ASIC(專用積體電路),還有一類是國內本土供應商。外購部分去年市場份額約63%,2025年預計降至41.5%,今年本土供應商的市場份額將提升。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國內雲廠商目前的AI訓練算力主要還是以英偉達為主,但也在進行晶片自研,同時基於國產晶片做測試性工作,作為備用方案。今年5月的業績交流會上,騰訊高管就表示,公司會同時看進口晶片和國內市面上可用的晶片。
除了面臨來自國產AI晶片的挑戰,英偉達和AMD作為GPU陣營,在全世界範圍內也在面臨ASIC陣營的挑戰。AI推理對晶片算力的要求相對較低,隨著大模型算力使用的側重點從訓練轉向推理,一些算力或叢集規模低於英偉達的ASIC晶片也在挑戰GPU的地位。當前自研ASIC晶片的包括谷歌等大型雲廠商和諸多創業公司。ASIC定製晶片廠商Marvell今年6月已提高了對AI定製晶片市場的目標,並透露公司已拿下18個定製晶片專案。
除了讓部分AI晶片重新回到中國市場,GPU廠商還在繼續尋找市場需求。今年以來,黃仁勳便奔走世界多地,推動搭載英偉達晶片的“AI工廠”建設,面向工業等企業。AMD則推動晶片進入OpenAI、Meta、xAI等AI廠商的資料中心,同時與各國政府和研究機構合作建設高效能計算和AI基礎設施。
微信編輯 | 七三
推薦閱讀

Labubu韓國門店大排長龍,警察出動維護秩序!泡泡瑪特決定:中止韓國線下銷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