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的我,單身的她,一次共進晚餐

阿萌說,來我家吃飯吧。我當然毫不猶豫答應了。
像日劇《住宅區的兩人》一樣,野枝枝離開父母的家,到小奈家蹭飯吃。
是一個寒冷的冬夜,下了中環高架後,我摸索著把車停在這個老小區後門馬路上,下車後碰到兩個正在散步的老爺叔,告訴我:沒關係,隨便停,但是明朝早辰光要早點開走。
他倆在寒風中一路走一路高談闊論,看起來興致勃勃,是對散步的好搭子。
上海是這樣,有些地方寸土寸金,有些地方又有著極為隨和的人情味。
我手裡勉強提了點上門禮物,兩袋花生,一盒糕點。然後一鼓作氣,爬上阿萌住的六樓。開啟門時,她說:來得正好,馬上就能吃了。
她住的老公房大約50平,一室一廳,廚房做成了開放式。據說,出租前是套婚房,住著住著,成了三口之家,50平不夠用,於是順理成章租給單身人士阿萌。
她穿著一套白色絨毛家居服,正在廚房裡攪著一鍋番茄牛肉湯。客廳跟我上一次來差不多,牆上掛著一副電影海報,角落的書架上擺著很多旅行時購買的小玩意。她喜歡做飯,會做西式點心,會花時間在家庭佈置上。
這是多好的賢妻良母啊。
阿萌翻著白眼說:可不是,以前我也這麼覺得,我是個頂好的賢妻良母。
她的經歷大概就是,跟男人在一起,心中只升騰起熊熊怒火,沒心思享受生活。一個人,生活倒是變得簡單了。
晚飯有三個菜,家常菜,跟我爸的松江農家樂完全不一樣。阿萌的飯菜帶點海派風味,番茄土豆牛肉湯,菜薹炒豆腐乾,白菜蘑菇湯。她拿給我一個極大的飯碗,說小的太小家子氣,用大碗吃飯才爽快。
兩個女人一起吃飯,即便聊得很開心,也覺得空氣中很安靜,像舒緩的肖邦夜曲。
成年人嘛,沒有人會吃到一半打碎一隻碗,弄灑一鍋湯,莫名其妙忽然吵起來。但有小孩的家庭就是這樣,朱自清描述他家多子女狀況,“每天午飯和晚飯,就如兩次潮水一般”。他跟妻子說,“我們家真是成日的千軍萬馬呀。”
瞭解這般況味的人,跑到一個單身朋友家裡,會有一種去到桃花源一般的感受。
哇,家裡雖然50平,倒是很夠用了。老實說,每次我在網上看到那種香港二十平房子三室一廳,上海三十平兩房一廳的帖子,從來沒覺得愉快過。
一想到這樣的家,如果不擁有剛強的秩序感,就沒法生存下去,每天都像螞蟻一樣忙忙碌碌收拾這收拾那,腦子裡便一片糾結,不但是千軍萬馬,還是在老鼠洞裡千軍萬馬。
打個比方說吧,在我新加坡住的八十來平公寓裡,每天開飯前,都要先收拾桌上的麵包,小孩畫冊,玩具,喝剩一半牛奶的玻璃杯……假如一天要吃三頓飯,便要這樣收拾三次。晚上如果想在餐桌旁坐坐,泡杯薄荷茶看會書,好嘛,還得收拾一次。
阿萌的家大概是收拾次數不太多,具體表現為她還有閒心餘韻,在每個地方都放上一種花簇很小的鮮花。衛生間裡的花枝剪得很短,插在一隻小小的玻璃瓶裡,旁邊的置物架上,掛著好幾副民族風情的耳飾。
我什麼時候能過上這種不悠不急的日子?五十歲?不知道有沒有希望。
人有了孩子,如同被無形的鞭子抽著的陀螺,一日更比一日忙。
甚至對所有事情,都可以有同一種解釋,沒有時間,不想浪費。
阿萌說:搞不懂,你怎麼每次出門都約人去前灘太古里,那種大商場有什麼意思?
我的解釋是,因為習慣了,去那堵車較少,較為節省時間,不用去想怎麼停車,還能順便剪個頭髮。
阿萌搖頭嘆息,她絕不肯去一個地方超過兩次。
她說,上海有那麼多有意思的地方可以去探尋去摸索,你竟然每次都為了省時間去同一個地方……
可不,有小孩的人,挺喜歡單調有秩序的生活,這意味著沒有節外生枝,每天還可以多出一點時間做做人。久而久之,竟然連小孩不在身邊的日子,都習慣了高度的秩序化。
阿萌吃飯很快,手裡捧著大碗,沒一會呼啦呼啦吃完了。我不,我一個人吃飯,能吃很長時間,因為這是不可多得的休憩時間。放下飯碗,你就得開始勞動了,收拾桌面,洗碗,擦油煙機,倒垃圾……
對單身的人來說,快快吃完飯,之後還是一個人的時間,隨便做點什麼喜歡的事都成。所以她跟我說:放著吧,我明天再收拾。
晚飯後,我們坐在她自制的暖桌旁邊,錄了一集有關理想住宅的播客。
真沒想到,二十多歲時談理想,四十歲時還在聊理想,理想多半是空中樓閣,可有了理想,人總算還有點奔頭。
我的理想,自然是一套足夠大的房子,還有足夠大的花園。在花園裡,有一間小小的,擺設非常簡單,除了書桌和椅子外空無一物的小木屋。每天我在無人打擾的小木屋裡寫稿,寫完稿走進大房子,去過吵吵鬧鬧的家庭生活。
想了一想,這理想即便能夠實現,也是孩子大了的時候,那時候大房子也是空空蕩蕩,並不需要一個什麼額外的小木屋。
阿萌已經過著理想中的生活,她喜歡小房子,地處繁華市中心,上海永遠在提供各種各樣她喜歡的文藝活動,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免費。
我想到上一次來她家,是22年夏天,我在她家吹著空調,躺在地板上翻看一本名為《非洲小札》的書。那時我剛剛斷奶,心情像剛從監獄裡放出來的囚犯,看著書上作者一個人駐紮非洲的離奇生活,思緒飄得極遠。
啊,自由!
我們聊到晚上十點,阿萌忽然說:你還是很自由的,這麼晚了,並沒有人給你打電話催你。
是的,我是一個幾乎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已婚人士,我身邊從來沒有人告訴我,你不該幹什麼你不該去哪。
即便是這樣,還是被困住了。
十點半,離開阿萌的家,她送我出來,寒風中我一溜小跑,跑進車裡。沒兩天,又急急忙忙趕回新加坡。眼下正在新加坡公寓裡敲著鍵盤,腦海中盤旋著好幾件事,該去買麵包了,該去公園把兒子找回來,該繼續寫小說了,該把那個短篇寫完,該梳理一下手裡的故事……
時間不多了,我還什麼都沒有做。
而時間多的是的阿萌,大概正在上海某個展覽館裡,接受著藝術的滋養。
真沒想到她那天晚上會說:真羨慕你,時間總是不夠用。
如果時間上的貧富差距,能夠勻一勻該多好。
毛利,作家,2023年微博年度突破作家,代表作《全職爸爸》,都市情感小說《結婚練習生》《卵子的吶喊》(點選作品名即可閱讀)
點選購買我的新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