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到底是上海。
上週一到浦東機場,我母親挽著她的小包,立刻放送給我一個爆炸訊息,她說,某某親戚買了輛四百萬的車。
她成功地讓我在乍暖還寒的初春夜晚,有了一點血氣上湧的驚愕,四百萬?
回家路上,我母親開始高密度輸出各種親朋八卦,儘管上一次回上海是兩個月前,兩個月裡,我好像只是在新加坡埋頭做飯洗碗,而上海發生的故事,稀奇古怪光路離奇,離婚,坐牢,欠債,遠走高飛,未婚生育,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想要什麼故事都有。
這還只是郊區故事集,第二天我去市區剪頭髮,在前灘太古里約了朋友喝咖啡。朋友來了,以一種寂寥的心情說,為什麼要選這麼鄉下的地方喝咖啡,你看這裡的人都穿得好土啊。
朋友跟我講了最近一個月的約會故事,我已經在心裡給她起草了一篇小說。
怎麼這麼鮮活,這麼有奔頭,這麼充滿生命力……
在新加坡,只聽得大家詭秘傳言,哎呀上海經濟不好啦,街頭咖啡店都沒人啦。不是真的,連前灘的咖啡館都要在犄角旮旯處,才能找兩個位置。我剛坐進去,聽到隔壁三個同齡女子,津津有味說了半小時,老闆因為找小三,幾億身家鬧到如今,把最後一套別墅都抵押了的輝煌故事。
一個女人激情澎湃說:“他都中風兩次了,還買了輛200萬的跑車,就是為這個小三買的呀!”
又是車,兩百萬的……
喝完咖啡,拉著朋友迅速逛一圈商場,聽她揮斥方遒指點江山。她對前灘所有店都缺乏興趣,這倆牌子自從換了設計師,早就賣不出去啦,那個牌子,呵呵,留子的眼淚,現在誰買誰傻,這個嘛,他家包還可以,但是貶值很快,還是別買,二手比較划算……
我一邊聽一邊在心裡默默記筆記,都是時尚資訊,不記牢會花很多冤枉錢。
過了一天,接受朋友教誨,決定去真正的市中心逛逛。這才見識到什麼叫人山人海。
以前每次去華山醫院看病,或者安福路話劇中心看話劇,我都會把車停在安福路上。現在安福路不僅開不進車,也走不進人。這回聽朋友的話,乖乖停在她小區後門。一路騎著共享單車過去,車才剛剛踩進梧桐區,迎面而來全是一馬路一馬路的人。
每一堵圍牆前,都有至少不下20組人馬在拍照,他們之間的縫隙,剛剛夠手機取景框打造出一個沒有圍觀群眾的清冷午後。
我們去烏中路菜市場二樓吃飯,三四點,飯館正好空著,不用排隊。在二樓窗前剛坐下來,看到對面冰激凌店大排長龍,可能有五十人不止。
我盯著這隻隊伍,心想,到底有什麼神通,能排這麼久的隊?
新加坡人也喜歡排隊,他們在食閣排隊,也在商場餐館前排隊。不過新加坡排隊沒有一點時髦意味,都是拿腳投票。沒有排隊的食閣,就千萬別吃了,一定不好吃到極點,所以沒人幫襯。
一邊吃著菌菇披薩,一邊拿眼睛吸收眼前的人,穿短裙子的女孩,穿白毛衣的外國男孩,哇,那個女孩好洋氣,會不會是個模特?
跟我一起吃披薩的阿萌,後來袒露真心話說:你看起來像八百年沒進過城,至於嗎?新加坡也是個國際大都市吧?
怎麼講,熱帶的人,對穿衣打扮總是缺乏一點誠意。雨水太多,陽光太烈,最後走出家門,多數是那套背心短褲人字拖。

吃完飯後,我和阿萌沿著鉅富長路線,開始蕩馬路。據說這是上海經典的約會路線,在永康路喝杯手衝咖啡,去iapm吃頓飯,到東湖路喝杯小酒。這一天我才搞明白,武康路和永康路原來是兩條馬路,而且不挨著。
一路從長樂路逛到南昌路,我開始覺得腰痠背痛,急切地想要坐下來隨便喝點什麼。兩人一起拐入一家沿街咖啡館,看到裡面三個外國人,像拍廣告一樣瀟灑萬分地坐著,我們又默默退出來。
可能是傳說中的潮人恐慌症,也可能是我無數次意識到,現在晃盪在馬路上的很多人,已經是00後了。
我對90後的恐慌還沒消化完,斗轉星移,世界已經交給00後了。
這一天的高潮是這樣的,我和阿萌最終坐在復興公園長凳上,天空微微發紅,正是悠閒春日裡最愜意的日暮時分。當時我們在聊什麼來著,可能是聊某個作家,聊女性主義。
忽然她轉頭接了個電話,一臉愕然跟我說:我家著火了。
過了一會又說:不是我家,是對門鄰居家。
這下沒有心情騎共享單車了,趕緊打車回去。路上我和阿萌分別說著曾經的火災故事,司機聽得很起勁,回頭跟我們說:都是因果報應,一報還一報。
回頭他還總結了句:人啊,活一天算一天,誰也不知道啥時候走,每天都要好好過。
這司機肯定是個新手,知道我們趕時間,在高架路上鳴笛兩次。我猶猶豫豫隱隱約約想提醒他:師傅,外環線內鳴笛扣三分罰兩百。
想了想,算了,世上傷心的人何必多一個……
在影視劇裡看火災,和真實的火災完全不一樣。我們趕回去時火早就滅了,但整個小區都有一股燒焦味。
鄰居們在小區樓下,抱臂站著,因為整個樓道所有住戶都被疏散出來,樓裡消防員正在一一排查。煙味很重,人人臉上陰晴不定。老小區,火情滅了,又怕水太大,樓下會不會漏水,家裡有沒有損失,電什麼時候能來,什麼時候能正常生活?都是問題。
有鄰居說,起火原因是電路老化,又正好在沙發下面,一下燒起來了。
我在旁邊聽著,心想回來才三天,已經聽了無數個故事,戀情,火災,離婚,消失……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熱帶沒有四季更迭,每天最操勞的是高壓鍋壞了滷牛肉做不成,洗衣機壞了,要等工人上門來修,下樓去買麵包,是買八片還是四片,無數件小事組成起來,日復一日,兩個月過去了。
上海終究是上海,是一座偉大的城市,生活在其中不覺得,離開之後,每次一回來,彷彿跳上時速15公里的跑步機,大腦和身體都像要被甩出去了。
然而秘訣是,不吃驚。要把所有複雜都悄悄消化,做一個大山崩於前面不改色的人,便是真的摩登了,上海了。

點選購買我的書⬇️
矮文手繪鳥類素描文藝帆布包👇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