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人富豪家族上演廢太子大戲!老掌門狼性養蠱,差點讓親兒子掀翻….

本文授權轉自:英國那些事兒

ID:hereinuk
這兩天,一宗新加坡的豪門糾紛案驚動了世界各路媒體:
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City Developments Limited, 簡稱CDL)主席郭令明不僅一怒之下決定解僱集團總裁郭益智,還將他告上了法庭,指控郭益智企圖發動“政變”,攫取董事會權力!

(CDL主席郭令明)
之所以鬧到轟動世界,是因為郭益智正是郭令明的親兒子,這差不多相當於“廢太子”了……
要知道,過去我們報道過的韓國樂天集團,三星集團這類豪門內鬥,僅限於兄弟姐妹間爭權奪利。
如今,繼承人突然造反,父親親手鎮壓的宮鬥劇情,居然也在豪門裡上演了…

(兒子郭益智)
之所以出現這樣離譜的宮鬥戲碼,和郭家的繼承人培養模式——“養蠱”+狼性競爭——不無關係。
細細看來,前有“九子奪嫡”的局面,出現“太子逼宮”也就不足為奇了。
一、【豐隆集團發家史】
讓我們從郭家的發家史說起。
現年84歲的郭令明,是豐隆集團(Hong Leong Group)的執行主席,而這個豐隆集團,是他已故的父親郭芳楓一手創立。
說起來這位郭芳楓也是個奇人,他本是中國福建同安人,但上世紀20年代國內形式嚴峻,年僅15歲的郭芳楓便孤身下了南洋,在新加坡的五金店當學徒。
之後,他的幾個兄弟也相繼前往新加坡討生活。
1941年,郭家四兄弟創辦了一家名為“豐隆”的建材五金小商店,郭芳楓商業嗅覺敏銳,判斷戰爭結束後一定會出現建材物資短缺,於是低價囤積了大量軍事廢材,果然賺得盆滿缽滿。
靠著這第一桶金,豐隆就此開啟了涉足房地產的崛起之路。

(創始人郭芳楓)
不久,郭芳楓在新加坡拿下了眾多物業和土地,被稱為“第一私人地主”。
然而商業帝國正崛起之時,郭氏兄弟生意理念卻發生了分歧,於是1963年豐隆“分家”——郭芳楓獲得豐隆35%股份,剩餘65%股份平分給三兄弟。
哥哥帶著大批資金去了馬來西亞,打造出瞭如今的馬來西亞金融巨頭,豐隆銀行。

(郭氏家族成員,中間右二為郭令明)
新加坡豐隆集團則在郭芳楓的主導下,主攻貿易和房地產,郭家如今的掌舵人,即郭芳楓長子郭令明,就是這時候開始參與集團運作。
1994年,81歲的郭芳楓去世,郭令明正式接棒掌管豐隆。
彼時,新加坡豐隆集團已成為橫跨房產、酒店、金融,貿易以及工業的綜合性企業財團,是新加坡最大的財團之一,郭令明家族更是長期稱霸新加坡富豪榜前五的位置。

(CDL家族關係圖)
1972年,豐隆集團收購了城市發展集團CDL的大部分股權,成為了CDL的新老闆。
而CDL經過多年發展,業務遍及亞洲,躋身新加坡老牌房地產集團行列。

(CDL集團大廈)
郭令明擅長低價收購有價值的資產,以高效、果斷的行動力著稱。
比如1995年,他曾跟沙特王子合作,用4.55億美元從特朗普手裡買下了著名的紐約廣場酒店(Plaza Hotel),又在2004年以6.75億美元將其出售,成為業內的經典案例。

(早年的郭令明)
生意上捷報頻傳的郭令明,在培養接班人上也傾注了無數心血。
郭氏家族的豐隆集團,到郭令明和幾個兄弟已經是二代,郭令明等四兄弟沒有對下一代子女們嬌生慣養,反而讓他們積極參與家族事務,九位“益”字輩堂兄弟姐妹在家族企業裡公開競爭,有能者上位。妥妥的“九子奪嫡”局面。
這樣的狼性競爭,或者說“養蠱”的培養模式,固然有利於激發三代子女們的潛能和競爭意識,卻也為親兒子郭益智的倒戈“逼宮”埋下了隱患…
(左五為郭益智)
二、【繼承人出門歷練卻遭遇滑鐵盧】
2018年,九子奪嫡的第一階段算是結束了,因為郭令明提名大兒子郭益智擔任CDL總裁,彼時,郭益智已經在CDL擔任了十多年高階職務的高管。
郭益智名校MBA畢業,多年來主導在新加坡,中國,日本,澳大利亞和英國的業務,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讓歷練多年的兒子來管理,郭令明還是比較放心的。
更重要的是,他有意培養郭益智開拓中國市場,而郭益智本人,也有心爭當中國內地市場第一話事人,很想在這方面做出成績,以便在集團內部獲得更有分量的位置。
(郭益智)
為了開拓中國內地市場,郭家已經佈局了近20年,從2006年在上海投資第一家酒店開始,豐隆集團在上海、蘇州、重慶、深圳等城市都有多個成功的地產專案。
雄心勃勃的郭益智,上任伊始便瞄準了重慶的一家陷入債務困境的地產公司,力主收購,沒想到遭遇了慘痛的滑鐵盧。
2019年,郭益智計劃CDL以43億9000萬元人民幣收購重慶的房地產公司協信遠創51.01%股權。
據說是因為郭益智和這家房地產公司老總有認識十多年,交情匪淺,也對自己的眼光非常篤定。
在協信遠創收購案上,郭益智和父親郭令明,叔叔郭令柏,堂弟郭益明發生了激烈爭議,後三人甚至以辭職相威脅。
然而,郭益明還是不顧反對,堅決推進收購案。

(郭益智簽約收購)
由於受疫情影響,當時簽約儀式是透過影片遠端進行的。
沒想到收購僅僅半年後,CDL不僅未能化解協信的債務危機,反而深陷泥潭,前後投資協信的近90億人民幣幾近全部虧光。
2021年9月10日,父親郭令明親自出手處理殘局,宣佈“斷臂求生”,以1美元的價格出售所持的協信股份。可謂賠到血本無歸。
郭益智的這一場失敗的收購,讓集團吃到了六十年來最大的一次商業敗仗。
別說上位中國內地第一話事人了,他本人在郭氏家族裡的威望也降到了冰點。豐隆集團內部對他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多。

(郭令明出面挽救殘局)
關鍵時刻,還是父親郭令明站出來力挺他,郭令明沒有過多責難郭益智,反而出了一本書《在商言商》來解釋這筆交易,書中披露這筆交易是郭益智付的一筆昂貴學費,但好在他們父子同心,最終力挽狂瀾挽救了敗局。

(郭令明的《在商言商》)
富二代投資失敗,老爹出來兜底,收拾殘局後重新上路,怎麼看都是豪門接班的正常劇本…
可另一方面,在中國內地市場的業務開拓上,眼瞅著父親和堂兄弟們越來越多親自參與中國內地的業務,郭益智似乎在逐漸被邊緣化。
就連在不少中文媒體的採訪中,郭令明也公開表示郭益智現在需要的是“沉澱”,換個角度來說,也就是被暫時雪藏了…
這或許讓一直雄心勃勃相要更進一步的郭益智很不是滋味,太子坐上冷板凳,有了地位不穩的危機感,如果不甘心沉淪,或許就有“逼宮”的風險了…
三、【“逼宮”大戲】
今年年初,一齣董事會里的逼宮戲碼正在悄然醞釀。
1月28日,正值農曆新年前夕,CDL的董事會突然收到了一封郭益智聯合兩名得力盟友李異禎和鄧愛愛,要提名兩名新任獨立董事的電子郵件。

(郭益智的“逼宮同謀”李異禎)

(郭益智的“逼宮同謀”鄧愛愛)
事發倉促,連提名委員會主席對此也毫不知情。這立刻引起了郭令明的警覺:
年關在即,兒子郭益智突然要在董事會里安插更多的人,難不成是要招兵買馬,蓄意’逼宮’?
第二天,他很快告知董事會並對此提出質疑,表示時機不對,不應倉促做出如此重大的決定。
但到了1月31日,和郭益智一起發難的李異禎堅決表示,董事會必須在2月7日召開會議,這天,在未經提名委員會稽核,也沒有投票的情況下,李異禎等人強行透過書面決議任命了兩名新獨董。

(郭益智)
這讓集團主席——“老皇帝”郭令明徹底怒了:
兒子郭益智夥同其他董事成員,居然繞過提名委員會擅自改變董事會成員組成,這不僅違背公司規定和相關法規,也露出了搶班奪權的醜態。
這一次能強行透過提名決議,下一次難不成要憑人多勢眾把老主席踢出董事會?
郭令明火速行動起來,他決定對兒子的造反行為進行鎮壓。
2月8日,郭令明發宣告要求解除兒子郭益智的總裁職務,卻遭到了以李異禎為首的一干董事會成員的反對。
這讓郭令明深感情況不妙,接下來的十多天裡,他開始積極奔走,找人“勤王”,並醞釀新的鎮壓行動。

(郭令明對多名董事會成員起了戒心)
2月25日,郭令明向法院提交起訴檔案,指控郭益智等人試圖控制董事會。
郭令明連發了三封公開信,將郭益智等人的行為定義為“政變”和“逼宮”。
郭令明還在公開信裡指責:
兒子這些年管理失誤,不思改進經營,反而忙著在董事會里搞“政變”。
同時,郭令明還宣佈,為了維護CDL的穩定和繁榮,他決定大義滅親,解除兒子郭益智的總裁職務,任命侄子郭益升(郭益智的堂弟)擔任新的CDL總裁!
這活脫脫就是一齣現代版的“廢太子”啊。

(郭益智的堂弟郭益升)
“老皇帝”郭令明的行動還是收到了積極的效果,一通操作下來,郭益智提名塞進董事會的兩名新董事暫時無法行使任何權利,郭益智本人的職務雖然暫時保留,但也被擱置,要等待法院的裁決結果
不過,CDL集團內部的這場父子權鬥也就此轟動了世界,不少媒體紛紛調侃這是從未見過的董事會里的父子爭權。

(兒子造反,父親鎮壓)
當然,“廢太子”郭益智也沒有坐以待斃,他站出來公開回應了父親的決定,他稱任命新董事只是為了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自己從未想過罷免主席父親,父親的一系列決定實在太“極端”了,他對此感到非常失望。
當然,郭益智慧否保住自己的總裁(太子)職位,他的“政變”能否成功,一切還要等待法庭的最終判決結果。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豪門父子鬥法,最大的輸家永遠是CDL集團本身…
Ref: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y4llggnvvdo
https://www.8world.com/singapore/what-we-know-about-cdl-internal-battle-2717556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50228-5948488
——————–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下小IN

每天會分享INS新資訊


長按新增訂閱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InstaChina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