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古偶編劇,真的把我們養得很差

最近,被競技體育和乙女遊戲擠兌得存在感極其微弱的電視劇圈,似乎正在重新變得熱鬧
以穿書系統小說《黑蓮花攻略手冊》為基礎改編的電視劇《永夜星河》,在微博、抖音各個熱搜榜單上狂刷存在感,劇情設定討論激烈,戲外真人cp樂子不斷。
給不少觀眾帶來一種錯覺:太好了,我們古偶終於有救了!
這幾年的古裝偶像劇,自從陷入了必須有原著IP撐腰、內娛演員換乘戀愛式出演的怪圈後,漸漸被貶低為《漫長的季節》《繁花》《邊水往事》這些細糠作品之下的寡淡糖水片。在網路上創造出的存在感,除了演員八卦之外,可能就是小說原著粉與電視劇粉之間關於“電視劇到底魔改了沒有”的爭吵。
好不容易在近期風平浪靜的古偶圈掀起水花的《永夜星河》,也難逃這頓必要的探討。自開播以來,原著粉和電視劇粉對男主角是否還原“黑蓮花”核心設定的討論,就一直沒停過。直到故事大結局,這兩撥群體才發現在內娛編劇的“神來之筆”下,誰都不是贏家。
TA們到底在吵些什麼?面對心愛的小說被影視化,原著粉在想些什麼?那些只是單純欣賞一部電視劇的劇粉又在意什麼呢?
我們和最近幾部由小說改編的古裝偶像劇的觀眾們,以及小說的原著粉們,聊了聊小說IP影視化這件事。
無IP不成劇?
古裝偶像劇,似乎正在遵循著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無IP不成劇。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只要是略有些聲量的古裝長劇,背後基本都有一部曾經在網文圈有過熱度的小說打底。趙麗穎、林更新二搭之作《與鳳行》改編自九鷺非香小說《本王在此》;張晚意、王楚然主演的《柳舟記》根據狂上加狂的小說《嬌藏》改編;劉學義、吳謹言主演的《春花焰》改編自黑顏的小說《春花厭》;吳謹言、王星越主演的復仇爽劇《墨雨雲間》改編自千山茶客的小說《嫡嫁千金》;任敏、張晚意、此沙主演的《錦繡安寧》改編自聞檀的《首輔養成手冊》。
嗯,此處應有一大串省略號,因為還有很多很多的古裝劇改編自小說。但可能因為製作成本低、小說IP不出名、演員不出名等諸多因素,沒有進入過大眾的視野。
但無論如何,改編自小說的古裝劇正在變得氾濫。
手握幾百部言情小說資源,從初中就開始涉獵網路文學的竹子清楚的感受到了這一趨勢。她在初高中曾經看過的小說,比如在《長相思》《七夜雪》《春花厭》被接連確定影視化、經歷選角、拍攝與宣傳之後,被陸續搬上或大或小的螢幕。Z世代對於網路發生的一切都無法陌生,她常常刷到選角的新聞、拍攝的路透,她也會去主動關注那些以文字敘述的故事被真人演繹出來,到底是什麼樣子。
這或許就是製作方刻意為之的把戲。當一部電視劇擁有小說IP,它就會自然地吸引到這部小說的愛慕群體,不管後續的成品能否讓TA們滿意,熱度與關注度已經在那裡了。儘管這些聲量,更多是由爭吵和質疑組成的。
人設風雲,劇情爭端
小文是《永夜星河》原著《黑蓮花攻略手冊》的書粉,在電視劇開播之初,她就加入了這場充滿噪音的辯論。她十分敏銳地發覺,電視劇版本的男主性格傲嬌、缺少黑暗面,和原著中的“黑蓮花”已經產生了偏離。而在知曉後半段劇本又加入了原創新角色,並將原著中十分帶感的“強制愛”橋段刪得一乾二淨,整部劇開始走向“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閤家歡時,作為書粉的她用了“大大大破防”這幾個字來表達她的恨意。
在原著粉看來,小說影視化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在角色人設與劇情主線上。
隨意更改人設,選擇不適合的演員出演,傲慢地改變劇情走向,並附帶增加了莫名其妙的新人物方便注水。甚至有的時候直接將原著故事情節完全替換,讓人疑惑製作方買IP是不是隻是看中了男女主角的名字,這些都是不少原著粉的雷點。
作為《長相思》原著粉的竹子,現在談起電視劇版本中三位主要男性角色的選角,仍然感到不滿與不解,甚至還會感嘆“好絕望啊”。儘管在播放量和演員流量兩方面,《長相思》顯然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沒有捕獲竹子的心。在觀看了兩集之後,竹子就果斷棄劇了。
在看由小說《春花厭》改編的劇集《春花焰》時,竹子也產生了相似的態度。在她看來,兩位主演吳謹言和劉學義,都還比較貼合劇中人物的人設,但也僅是氣質相似而已,更大的問題出現在演技上。
女主角要演出又慘又惹人憐愛的感覺,男主角要像一個自然而不刻意的瘋批,顯然這對於兩位演員來說都挺有難度。”
於是,並不意外的,竹子在看過兩集電視劇後果斷棄劇了。她對此感到很心痛,因為自這部劇最初立項開始,她就一直很期待這部劇能還原原著的精彩之處,但到最後,電視劇只留下了一些原創加入的莫名其妙的配角“老少戀”和魔改的“男一男二爭女主”的雄競場面。更尷尬的是,從這部劇並不理想的播放量和略顯冷淡的輿論反饋來看,這些偏離原著的改編,並沒有太多觀眾買賬。
這或許是一個討厭影視劇改編的原著粉最願意看到的結果,那就是劇集撲街。TA原本的小說世界沒有演員粉絲的入侵,仍然可以保持安靜。
不過最近熱度飆升的《永夜星河》,則沒有帶給原著粉這麼好的體驗感。演員虞書欣和丁禹兮因為相對討喜的演技表現,已經開始被賦予“天選凌妙妙”和“天選慕子期”的稱號,一些原著粉對此其實並不認同。而小說粉和劇粉更大的分歧在於,當故事的風格從原著的複雜陰溼,變成劇集中的愛與和平,觀眾們該不該為此感到高興?把《永夜星河》堅持看到二十多集的尤北對劇集的閤家歡屬性,接受程度還算良好,畢竟對於工作黨來說,輕鬆愉悅絕對比苦大仇深更加受歡迎。她還很喜歡看男女主演在劇中美妙的化學反應,劇集場外的cp宣傳物料也讓她嗑得很開心。“生活已經夠累了,我選擇‘寶寶巴士’型別的電視劇!”
不妙的是,有一些類似的感受在網路上被放大,甚至反過來攻擊小說粉。喜歡歡喜冤家設定的劇粉,開始向對原著核心“黑蓮花”配置有執念的原著粉開炮,認為劇集的改編才是一種進步,於是原著粉與小說粉之間的分裂越來越深,“書劇分離”無奈地變成最終的解決之道。
但也不是所有劇粉都會摻和進這場戰鬥,他們甚至還可能倒戈。
工作黨阿藍作為一個純粹的《永夜星河》劇粉,最初是被新穎的穿書與攻略設定所吸引,“剛開始女主還在攻略新手保護期的時候,可以無限次地被殺死,那段拍得很搞笑,每次死法都不一樣。”
但隨著劇情發展,這些最開始吸引他觀看的特點在消失。“之前是女主攻略男主的好感度為主線,後來就沒了,連好感度也不怎麼顯示了,就變得比較無聊,想要快進。”他火速地將下班後的追劇熱情投向了同期的現實主義題材劇集《小巷人家》,不再緊追《永夜星河》每天的劇集更新,與一些對改編大失所望的原著粉殊途同歸。
事實上,人設發癲、劇情注水,是原著粉和劇粉共同的敵人。
大家都只是
渴望一部好作品
原著粉也好,劇粉也罷,其實他們都有共同樸素的需求,那就是希望看到一部好的作品出現。
小羊看過《永夜星河》的原著《黑蓮花攻略手冊》和錦繡安寧的原著《首輔養成手冊》,她覺得影視化最重要的是呈現出好看的作品,而不僅僅是追求小說的還原。
如果改掉原著很多情節之後,能讓電視劇很好看,也沒有任何問題,相反如果一味追求百分百的還原,結果拍出來很難看,那也不行。”
在選角上其實也一樣,能還原角色的特徵最好,但是如果不行,能透過拍攝、妝造、演技等進行彌補,也沒問題。
實際上,受制於小說誕生與影視化之間的時間差,影視化不可能不對原著進行適度改造,因為故事的受眾已經不是同一批,TA們的觀念可能天差地別。竹子在幾年前讀《春花厭》時,沒想過這本書居然也能改編成電視劇,在她看來,這本誕生於十幾年前的小說其實是一部很有時代侷限性的作品。“文中有一些很炸裂的情節,比如女主照顧癱瘓的男主,男主對女主下狠手等,放在今天的網路上,都是會被罵瘋的,但在當年,讀者的接受度還可以。”
如果要將這樣“有特色”的作品改成電視劇,是非常有難度的,但竹子沒想到最後《春花焰》選擇了可以說最不聰明的一種改編思路。
它將核心內容刪得一乾二淨,卻留下了那些炸裂而又譁眾取寵的橋段,還把女主的人設改掉,套上了非常老土的為爹孃復仇的人設。”
這樣的作品不管是原著粉還是普通觀眾,都很難覺得好看。阿藍也覺得,不管是用原創劇本還是改編自小說,電視劇最重要的還是要“好看”。十四五歲就開始追劇的阿藍,還記得自己熬夜到十點多,在電視機前等待《花千骨》更新的經歷。那時候也沒有智慧手機和短影片,只是著迷於傳統的電視。
現在,他越來越多從抖音短影片上獲取最近播出的新戲資訊,但這大半年來,他都沒看到什麼好看的。讓他打心眼裡覺得劇情扯淡又老套、男女主角發展愛情都磨磨唧唧的電視劇倒是有好幾部。比如改編自小說《嬌藏》的《柳舟記》。“男女主一開始是假夫妻,女主還失憶了,後來就慢慢恢復記憶,兩個人最後幸福生活在了一起。看的時候就很容易猜到後面劇情的走向,很無聊,演員演得還很平淡,味同嚼蠟。”
於是,他最近又找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琅琊榜》甚至是《西遊記》來看了,讓人不禁感嘆,內娛的編劇們,真的把觀眾們養得很差。而在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到底改編得怎麼樣”這個問題的枯燥又反覆的爭論下,掩埋的實際上是“我們真的想吃點好的”的迫切之心。
TALK TALK
你對近期熱播的小說改編的
古偶劇有什麼看法呢?
編輯 Sissi Hua
撰文 flowery
排版 薏涵
校對 新月
先生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