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宮表示,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2月28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正式指定英語為美國的官方語言。這將是美國聯邦政府首次採取正式行動,在國家層面確立單一官方語言的地位。

根據白宮釋出的政策簡報,這項行政令將賦予聯邦機構及獲得聯邦資助的組織更大的自由裁量權,允許它們決定是否繼續提供非英語語言的檔案和服務。這意味著,原本為非英語使用者提供的政府檔案、公共服務、教育資源等,未來可能面臨削減甚至取消,其影響已引發廣泛關注和爭議。
這一行政命令將推翻前總統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於2000年簽署的一項行政命令。克林頓政府當年規定,聯邦機構及受聯邦資助的組織必須為非英語使用者提供語言協助,以確保他們能夠公平、無障礙地獲取政府服務。
川普政府表示,指定英語為官方語言的政策“有助於促進國家團結,提高政府效率,併為公民參與創造途徑”。
在美國,是否應該設立官方語言一直是政治和社會爭議的焦點之一。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全國範圍內使用的語言超過350種。儘管英語一直是政府運作和公眾交流的主要語言,但聯邦政府此前從未正式確立官方語言。
目前,美國超過30個州已透過法律,將英語列為官方語言。然而,在聯邦層面,國會議員們數十年來曾多次提出法案,希望賦予英語官方語言地位,但這些努力始終未能成功,主要因擔憂此舉可能會影響少數族裔的權益及公平獲取公共服務的權利。

川普政府的支持者認為,這項行政令將強化國家認同,減少政府支出,並鼓勵新移民學習英語,以更好地融入美國社會。他們主張,一個國家應當有明確的官方語言,以確保有效的溝通和行政管理。
然而,批評者則擔憂,該政策可能會對非英語母語者,尤其是移民群體、老年人和低收入社群造成不利影響。他們指出,取消多語言服務可能會使這些群體在獲取醫療、法律援助、教育和選民投票等關鍵服務時面臨更大障礙。
公民自由聯盟(ACLU)和多個移民權利組織已公開批評該行政令,稱其“不僅不符合美國作為多元文化國家的傳統價值觀,也可能加劇社會分裂”。
川普在2016年首次當選總統後不久,就曾關閉白宮官網的西班牙語版本,而這一舉措在他的支持者群體中廣受歡迎。但在喬‧拜登(Joe Biden)2021年就任總統後,西班牙語官網得以恢復。
此外,在2024年總統競選期間,川普曾多次強調,他的政府將加強對非法移民的打擊,並多次提及語言問題。他曾在集會上警告支持者稱,大量非法移民正在湧入美國,他們使用“真正陌生的語言(truly foreign languages)”,甚至是“從未有人聽說過的語言(languages that nobody ever heard of)”,但並未具體說明指的是哪些語言。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資料,目前約22%的美國人在家使用英語以外的語言。西班牙語是僅次於英語的第二大語言,在美國境內有數千萬使用者。此外,中文、法語、越南語、阿拉伯語、塔加洛語(菲律賓語)、德語、韓語等也廣泛分佈於不同社群。
在這一背景下,川普的行政令無疑將對美國的語言政策、移民群體及社會文化氛圍產生深遠影響。
當天匯率
1 美元=7.28人民幣
歡迎關注 華人生活網
華人生活app 全新升級了
華人生活app成為你
拓展人脈和商機的工具

閱讀原文網址下載華人生活平臺,
美國同城分類資訊網免費釋出平臺!
點選下方原文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