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ing Global 出海週報」是創業邦推出的出海系列欄目,旨在為出海領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精選出海大事件、海外大公司、投融資訊息,本篇為欄目第281篇報道。
整理丨趙曉曉
本週(2024.04.07-2025.04.13)出海大事件包括:SHEIN或已獲得FCA批准於倫敦上市;TikTok Shop歐盟跨境POP面向多平臺商家開放;Temu加速歐洲、美國以外市場的擴張;美國小額包裹關稅提高至90%,一個包150美元;京東在英國上線Joybuy,年底正式營業;果鏈龍頭立訊精密:公司消費電子海外擴充計劃會優先考慮東南亞;特朗普在亞馬遜上開了一家店;沃爾瑪加入TikTok競購;亞馬遜Haul開始銷售美國本地庫存商品等。

出海四小龍
SHEIN或已獲得FCA批准於倫敦上市,但仍面臨供應鏈、價格新挑戰
自2022年起便堅持尋求IPO的SHEIN,終於有了一點進展。據報道,SHEIN目前已獲得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 (FCA) 的批准,計劃在倫敦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不過還需中國監管機構的批准。SHEIN在2024年6月向英國監管機構秘密遞交上市申請檔案,當時IPO估值約為500億美元左右。
雖然通過了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的批准,但現下對SHEIN上市來說不是最好的時機,“小額包裹關稅豁免”政策的收緊、上漲,以及當下關稅政策的變化,SHEIN也要面對其在供應鏈、漲價等方面遭遇的多重難題。
此前有訊息稱SHEIN原本或計劃轉移約30%的供應鏈至越南,並已開始規模性動員相關廠商搬遷,不過SHEIN隨後進行了否認。SHEIN表示大部分產能優勢仍在中國境內,並在廣州投資了超百億,建設大灣區最大的供應鏈總部。
TikTok Shop歐盟跨境POP面向多平臺商家開放
近日,TikTok Shop歐盟跨境POP(含德國、義大利、法國市場)入駐標準更新,在滿足歐盟相關法規及本地發貨要求的前提下,TikTok Shop將接受有亞馬遜、eBay、Wayfair等第三方平臺運營經驗的商家入駐,以及支援符合條件的已運營TikTok Shop美區跨境的商家入駐。

此外,TikTok於還在歐洲推出了TikTok Shop物流服務,涵蓋Fulfilled by TikTok(FBT)和歐洲內部物流解決方案。目前FBT服務已在西班牙和德國上線,允許當地賣家外包訂單管理,TikTok負責儲存、準備和交付,以減少海關摩擦和轉運時間,助力賣家跨境銷售。
加上此前開通的英國、西班牙和愛爾蘭本地電商站點,TikTok Shop在歐洲的版圖已成功擴充套件至六大核心市場。這應該也是TikTok Shop應對關稅戰的一種措施,減少對美國市場的投入,轉而擴大對周邊國家的探索。
比如,TikTok Shop近日向美區賣家釋出通知,因美國取消800美元小額關稅豁免,平臺將自5月2日起執行新規:對入境商品徵收30%從價稅,並分階段加收單件25美元(6月1日前)或50美元(6月1日後)的特定關稅,同時要求承運人繳納國際保證金。
Temu加速歐洲、美國以外市場的擴張
日前,Temu宣佈進軍馬爾地夫市場,這是Temu在南亞市場的最新動作。其他還包括,與馬爾地夫郵政有限公司(Maldives Post Limited)合作,提升在物流上的配送時效,包括自提點、送貨上門和到店取貨等多種配送服務。

去年開始,Temu有意識減少在美國市場的銷售,2023年Temu總銷售中,美國市場佔比為60%,2024年將降到33%,並在2030年進一步下降到30%。與此同時,Temu把目標放到了歐美、日韓。
有資料顯示,2024年5月,Temu在歐洲的月活躍使用者數(MAU)已經超過亞馬遜和速賣通,分別高出38%和82%。預計2024年,歐洲將成為Temu的最大GMV來源,佔比達37%,拉丁美洲市場將貢獻約10%的GMV,或許成為其全球化戰略中的又一亮點。
國內TOP1騎行臺商家THINKRIDER重押速賣通出海
中國騎行品牌THINKRIDER近日宣佈,2025年要將業務重點從內銷轉向出海,今年的目標是要在速賣通拿下1個億的海外市場。目前,THINKRIDE在速賣通主要的市場有歐洲、韓國、巴西、墨西哥,4000臺騎行臺已經在奔赴海外倉的路上。

2024年,THINKRIDE推出千元級智慧皮帶直驅騎行臺X2,以同等品質下不到國際大牌1/3的價格炸響騎行圈,一舉拿下了國內騎行臺市場80%的佔有率。隨後THINKRIDE迅速撲向更寬闊的海外市場。
2008年,工程師出身的俞麗銓以淘寶代銷腳踏車配件切入戶外運動賽道。2015年,俞麗銓推出自有品牌THINKRIDER智騎,專注於腳踏車智慧騎行臺的研發。品牌在2020年5月入駐速賣通,半年時間裡,月銷售額迅速從零增長到幾十萬美元。
2024年,速賣通推出“百億補貼品牌出海”計劃,為商家從挖掘商機開始,到營銷推廣,到海外爆發,提供全鏈路的出海解決方案,幫助中國品牌解決海外認知度低、營銷推廣成本高、本地化能力不足、政策合規挑戰等一系列問題。近日,速賣通還透露了百億補貼的最新目標:2025年要幫助1000個新品牌實現百萬美金的突破。

大公司
美國小額包裹關稅提高至90%,一個包150美元
4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佈對從中國出口至美國、貨值低於800美元的低價值包裹大幅上調關稅稅率。根據特朗普最新簽署的《修改對等關稅稅率以反映貿易伙伴的報復和協調》行政令還提出:

對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貨值不超過800美元的包裹,將徵收其貨值的120%或每件100美元的關稅(此前為90%或75美元);自2025年6月1日起,該標準將進一步上調至每件200美元(此前為150美元)。
此次關稅調整精準鎖定美國郵政運輸體系,可能對SHEIN、Temu等依賴"小額直郵免稅"模式的跨境電商平臺構成直接衝擊。美國海關資料顯示,2023年透過該渠道進入美國的中國包裹高達23億件,佔全美跨境電商包裹流量的62%。
據瞭解,SHEIN、Temu已經在鼓勵跨境商家轉向半托管模式,並且放鬆了美國站商品對亞馬遜的跟價折扣,相當於漲價。另一邊,亞馬遜正在藉機擴張旗下的低價商城 Haul。
阿里國際站旗下OKKI拿下外貿B2B SaaS工具類第一
近日,艾瑞諮詢釋出《2024中國外貿B2B SaaS研究報告》,報告指出阿里國際站旗下外貿生意智慧工作臺OKKI,以14.7%的市場份額位居“工具類市場第一。”

分析認為,OKKI近年增速迅猛,這次坐穩第一梯隊,AI是其重要的驅動力。公開訊息顯示,2025年OKKI已經完成了AI升級,在智慧營銷、客戶管理、輔助決策三大核心能力上快速提升,還深度融合了通義Qwen、DeepSeek等先進大模型。
據瞭解,OKKI的AI採納率達到了75%。OKKI是深圳小滿科技專注於外貿生意的智慧工作臺,成立於2013年2020年9月,阿里巴巴正式入股小滿科技。另悉,小滿科技近期正在攻堅研發一款專為外貿人打造的AI原生產品-AI SDR (Sales Development Representative)目標讓 AI 能夠最大可能實現全自動化交付有效線索,幫外貿商家找到更多增量機會。
京東在英國上線Joybuy,年底正式營業
近日,京東在英國倫敦地區測試運營歐洲線上零售品牌Joybuy的訊息,商品目前覆蓋家電傢俱、零食百貨、寵物用品、美妝護膚等品類,國內品牌與海外品牌均有。目前京東已啟動母嬰和玩具品類國際品牌和出海品牌招商。

京東方面表示,京東歐洲零售用了兩年時間打造了覆蓋全歐洲的物流基礎設施,但是鑑於自身自營模式特點,依然需要到2025年年底才能正式營業。但會給客戶提供有品質的商品、超低價格和‘211當日達’服務等。
過去幾年間,京東國際業務不斷調整,並在去年找到新節奏。去年11月,京東全球售宣佈新增馬來西亞和泰國包郵區,並上線兩地獨立站點;去年12月,京東物流宣佈將全面構建海外倉配“2~3日達”時效圈。
今年3月,京東物流在波蘭開設第三座倉庫,隨後宣佈成為歐冠聯賽官方電商創新合作伙伴。接著,京東全球售宣佈拓展海外包郵服務覆蓋範圍,新增韓國、越南、柬埔寨、澳大利亞等為海外包郵區,並設立獨立服務站點。截至目前,京東國際業務聚焦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擁有超100個海外倉、保稅倉、直郵倉。
此外,京東近日完成新一輪組織調整,京東國際業務換帥,由京東集團副總裁、原京東零售家電家居事業群負責人李帥擔任一號位,家電傢俱事業群則改由副總裁姚彥中負責。
果鏈龍頭立訊精密:公司消費電子海外擴充計劃會優先考慮東南亞
4月10日早間,果鏈龍頭立訊精密在電話會議表示,立訊國內製造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成品出口到美國,這部分略有影響。公司會觀察未來關稅落地情況,相信客戶會要求將這部分出口美國的產品移到相對關稅比中國低的地方,這會帶來一些挑戰。

立訊精密明確表示,一直以來,按照常規貿易規則,所有硬體製造廠商都不會承擔關稅、物流、倉儲等成本,這些不是硬體供應商需要考慮的。過往遇到關稅問題,都沒有出現客戶讓供應商承擔關稅的情況。
據悉,目前立訊精密已在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美國、墨西哥、羅馬尼亞等國家與地區搭建產能基地與研發中心。談及未來是否會在印度、越南、墨西哥、巴西等地擴大產能規劃以應對美國關稅的影響時,立訊方面表示,公司消費電子海外擴充計劃會優先考慮東南亞。
“除非越南的關稅比其他國家地區高很多,否則消費電子過去多年大部分在越南的產能再轉移出去的可能性很小。基於目前公司既有產能合理利用的考慮,公司消費電子海外擴充計劃會優先考慮東南亞。”
字節跳動2024年利潤增速和利潤率下滑,海外收入佔比達歷史最高
據報道,字節跳動2024年淨利潤330億美元,同比增幅僅6%,較2023年大幅下滑。知情人士透露,字節跳動高管告訴投資者,公司利潤率已達頂峰,因為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年增加對人工智慧的投資。

不過,字節跳動的淨利潤率已下降到21%。這反映了字節跳動增長的急劇放緩。淨利潤增幅及利潤率的雙雙放緩,反映公司人工智慧領域和全球電商業務的支出增加。
據瞭解,字節跳動海外業務收入(主要是TikTok)在2024年增長63%,達390億美元。目前,2024年海外收入已佔總收入的四分之一,為有史以來最高比例。
商務部將幫助外貿企業擴寬內銷渠道,國內有零售企業已經開始這麼做
4月10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釋出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近日,商務部已組織有關商協會、大型商超和流通企業座談,研究更好發揮各自優勢,幫助外貿企業擴寬內銷渠道。
國內商超等零售企業已經開始這麼做。永輝超市最先發布公告,4月7日,永輝超市釋出《致中國優質供應鏈的一封信》,信中提及,針對因出口受阻而庫存積壓的中國製造企業,永輝將開通“綠色通道”完成15天極速上架;針對苦惱於國內市場認知度的外貿商品,永輝將提供推廣扶持。
此後,京東、盒馬、華潤萬家等先後釋出訊息,稱對外貿企業開放綠色通道,加急處理產品入駐。京東稱,在各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對接。京東自己的採銷隊伍也會駐點辦公,直接採購外貿企業產品。盒馬則表示,將為外貿企業開通綠色通道,24小時專人加急處理,後續將上線“外貿專區”。
目前,中國對美國的關稅由84%提高至125%,再次重挫了特朗普團隊的傲氣。同時,中國表示,美方對華輪番加徵畸高關稅已經淪為數字遊戲,在經濟上已無實際意義。如果美方繼續關稅數字遊戲,中方將不予理會。倘若美方執意繼續實質性侵害中方權益,中方將堅決反制,奉陪到底。

海外大事件
特朗普在亞馬遜上開了一家店
特朗普近期在亞馬遜平臺開設了一家店鋪,店鋪內主要銷售與他本人相關的各類產品,其中包括棒球帽、T恤、馬克杯等,產品種類多達54種,且均於4月2日上架。
一款印有“讓美國再次偉大”字樣的棒球帽成熱銷商品,“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簡稱MAGA)”是特朗普在2016年大選時正式提出的口號。之後該口號被註冊為服務商標。MAGA小紅帽,是特朗普政治生涯的重要符號。

整體而言,該店鋪商品售價普遍較高。以這款熱門棒球帽為例,其售價高達47美元。還有一款印有“45”和“47”兩個數字(分別代表特朗普的兩屆任期)的圓領運動衫,售價82美元。在亞馬遜平臺的常規價格區間內,一件圓領運動衫價格大致在18至50美元。
此外,店鋪內還有售價28美元的“MAGA”馬克杯、36 美元的“特朗普45 – 47”旗子、45 美元的特朗普大頭照海報。此外,特朗普還推出了個人運動鞋品牌 TRUMP SNEAKERS,爆款是一雙名為“Never Surrender(永不投降)”的金色高幫球鞋,定價高達399美元。
這並非特朗普首次試水電商。早在2019年,其自營獨立站“shop.donaldjtrump.com”就以“MAGA”系列產品走紅,該網站目前由其競選團隊與共和黨全國委員會聯合運營,月均流量穩定在7萬人次以上,商品多聚焦於政治主張和個人形象延展。
沃爾瑪加入TikTok競購
據報道,沃爾瑪在近日加入了競購TikTok的隊伍。沃爾瑪競購的目的或許是出於自身業務的考慮。不過沃爾瑪否認了這條資訊。
不過無風不起浪,創業邦分析,此前傳沃爾瑪想收購TikTok,目的性業務很明確,一是,過去一年,沃爾瑪線上銷售增速的12%落後於亞馬遜的20%,如果能收購TikTok就可以觸達Z世代,在美國,TikTok使用者中18-34歲佔比60%,這是一批消費能力很高的群體。沃爾瑪可能需要TikTok完成O2O場景革命。

另一方面,TikTok代表著興趣電商、短影片直播購物,這在未來會是一個很重要的消費趨勢,背後是多供應鏈、傳統貨架電商的顛覆,沃爾瑪收購TikTok一定程度上也能完善自己的供應鏈。
不過一切基於競購成功的基礎上,挑戰還是很大的。沃爾沃也不是第一次參與競購。最早在2020年,沃爾瑪曾與TikTok有過聯絡,當時它正考慮在兩家聯手收購TikTok。所以此次沃爾瑪競購TikTok的訊息未必是假。
TikTok的其他競購方還有亞馬遜、甲骨文、移動技術公司Applovin、矽谷風投巨頭Andreessen Horowitz、黑石集團,甚至還有由知名網紅MrBeast牽頭的財團等。在TikTok禁令的最後一天,特朗普再次宣佈延長TikTok出售禁令。特朗普更傾向於成立一家新公司來收購TikTok。
東盟決定不對美國實施報復關稅
兩日前,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舉行了線上的經濟部長特別會議。就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東盟各國一致同意“不實施報復性關稅”,將尋求與美國政府進行談判,同時促進東盟地區內外的貿易,試圖緩解影響。

會後發表的聯合宣告將美國的新關稅政策表述為“UNILATERAL TARIFFS (單邊關稅)”,而不是“對等關稅”。此次會議還同意建立一個討論經濟和地緣政治問題的專家平臺。聯合宣告表示擔憂稱,美國的關稅和反制措施“存在提高資本流動和匯率波動性的風險”。各國一致同意,如有必要,將應對市場波動。
馬來西亞的總理安瓦爾在4月10日舉行的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表示,“我們將繼續與特朗普總統以及各國總統和總理保持密切聯絡”。不過東盟也將擴大區域內及與其他地區的貿易。
東盟於1992年建立了東盟自由貿易區(AFTA),一直在推進區域內的貿易自由化。區域內的平均關稅率自2011年以來下降到不到1%,但東盟對區域內的出口僅為20%左右。截至2023年,美國佔東盟出口總額的約15%。
關稅壓力下的亞馬遜:限制賣家發貨,VC賣家訂單被取消,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在4月2日特朗普宣佈對中國等108個國家和地區加徵關稅之後,亞馬遜已經取消了在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生產的多種產品的訂單。這其中包含沙灘椅、滑板車、空調等商品的訂單。
據悉,被取消的訂單基本都是“直接進口訂單”,也就是亞馬遜產品生產地區以批發的形式進行採購,再將產品送到美國的倉庫;在整個流程中, 亞馬遜是進口商,是需要承擔關稅的。
除了賣家的訂單被取消之外,部分賣家們還發現在亞馬遜後臺無法建立發貨訂單。對此客服表示,由於發貨建立量過大,約有50000名賣家在嘗試建立部分ASIN發貨時將受到限制,並且這些ASIN已經有較高的庫存,超過正常補貨水平,所以暫時限制了這類商品的發貨建立,預計會在4月25日以後才恢復。
亞馬遜CEO安迪・賈西近日表示,公司仍在消化美國總統特朗普全面徵收關稅的影響,但預期第三方賣家或會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賈西稱,亞馬遜看到部分消費者為了預期價格上漲而囤積商品,公司亦已進行戰略性前瞻性庫存採購,並希望重新協商部分採購訂單的條款,以保持其網站上的低價。
亞馬遜Haul開始銷售美國本地庫存商品
據報道,隨著美國即將對中國商品加徵新一輪關稅,亞馬遜正在調整其Amazon Haul平臺的運營模式。據瞭解,亞馬遜已開始在Haul平臺上引入在美國倉庫中已有庫存的品牌商品,包括Adidas、Levi’s和Gap等知名品牌。

這一平臺原本模仿Temu等超低價電商平臺,以極其便宜的商品和較長的運輸時間為賣點,吸引使用者購買定價低於20美元的服裝、配飾、家居用品等商品。如今Haul轉而展示“Brand Faves(最愛品牌)”專區,銷售Under Armour、The Children’s Place和Vera Bradley等美國消費者熟悉的品牌產品。
此外,亞馬遜Haul桌面版也已經上線,此前Haul只能在移動端使用。Haul在去年11月推出測試版,此前僅透過亞馬遜購物應用程式提供。Haul主打“超低價格、通常一到兩週送達”的產品,價格均在20美元及以下,並享有亞馬遜的“A-to-z保證”。

投融資
日本電商運營商Zozo收購英國購物平臺Lyst
英國購物平臺Lyst宣佈,已與日本時尚電商平臺運營商Zozo, Inc. 達成最終協議,以1.54億美元被其收購成為其全資子公司,交易預計在本月底前完成。此次收購由羅斯柴爾德銀行提供諮詢,完成後Lyst將成為Zozo的全資子公司,但將繼續作為獨立品牌在倫敦運營,執行長Emma McFerran繼續留任。

Lyst自2019年以來憑藉其季度品牌和產品排名成為時尚行業的重要趨勢風向標,其平臺擁有1.6億年度活躍使用者,近1000萬件現貨產品,與2.7萬個品牌和零售商合作,上一財年商品交易總額超過6億英鎊。
Zozo公司成立於1998年5月,於2000年上線了電商平臺Zozotown,是日本最大時尚電商平臺,由前澤友作創辦於1998年,目前已經是雅虎日本(Yahoo! JAPAN)的子公司。2011年,ZOZOTOWN曾以“走走城”作為中文名進入中國市場,並在天貓開設了官方旗艦店,但是隻經營一年多便退出。
2019年,ZOZOTOWN再次宣佈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成立名為“上海走走資訊科技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同年12月正式推出ZOZO,主打日本直郵體驗,隨後在2022年退出中國市場。
舊金山生成式AI公司完成總額為8300萬美元的多輪融資
近日,Krea 近日宣佈完成了8300萬美元的多輪融資,是把種子輪、A輪和B輪都一起算進來公佈。本輪融資由Bain Capital Ventures領投、a16z 、Abstract Ventures、Andreessen Horowitz等參與投資。宣佈融資後,Krea的估值來到了5億美元。

Krea是一家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初創公司,專注於為設計師和視覺創意人員提供生成式AI工具。按照 2025年2月全球AI生圖web榜單的排名來看,Krea月訪問量在622w,在所有AI圖片生成類web裡面排在第8位。Krea官方賬號表示,過去14個月,他們做了50多次的產品大更新,自然增長下積累2000w+使用者,收入增長了20倍。
美國AI監控公司Flock Safety以75億美元估值籌集到2.75億美元新資金
近日,美國AI監控公司Flock Safety以75億美元估值籌集到2.75億美元新資金,本輪融資的迴歸投資者包括Andreessen Horowitz、Greenoaks、Meritech Capital、Matrix Partners 和 Y Combinator等。

Flock Safety成立於2017年,總部位於亞特蘭大,開發了計算機視覺驅動的影片監控技術,該公司以其自動車牌識別技術最為知名,同時也為學校提供槍聲檢測技術,並最近收購了公共安全無人機公司Aerodome。
迪拜跨境支付公司Fuse完成660萬美元融資
跨境支付公司Fuse近日宣佈,完成一筆由Northzone領投的660萬美元融資,Flourish Ventures、Alter Global以及包括Flutterwave等機構參與投資。

傳統上,企業進軍中東和北非地區時會面臨高昂的成本和巨大的複雜性,因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監管要求和銀行系統。Fuse透過為企業提供簡單可靠的統一API來彌補這一差距,覆蓋的區域有中東和北非地區所有主要市場的支付功能,包括阿聯酋、沙烏地阿拉伯和更廣泛的地區。
如今,Fuse提供最後一英里支付和第一英里收款解決方案,這使公司無需設定本地賬戶即可進行即時跨境和本地支付。目前已為Deel(承包商)、Airbnb(房東)和Etsy(賣家)等全球品牌提供支援。
易達資本和馬來西亞公務員養老基金達成合作,打造中東—東盟投資樞紐
近日,在由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簡稱PIF)主辦的2025私營部門論壇上,馬來西亞最大公共部門養老基金——國家公務員養老基金(Kumpulan Wang Persaraan,簡稱KWAP)與易達資本宣佈達成合作,旨在加強中國、東盟和GCC之間私募市場的聯絡,併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更多跨境投資機會。
根據2025年官網資料顯示,自2007年成立以來,KWAP的基金規模增長了四倍,年均增長率為9.1%。2025年,其基金規模較2023年增長了9.3%,達到了40.8億美元,國際回報率為9.0%。易達資本已佈局的物流、通訊基建及金融科技等領域投資專案,與馬來西亞在供應鏈樞紐建設、數字服務升級及資本市場對接等發展方向高度契合。未來,雙方將圍繞數字基礎設施與解決方案、物流與消費者賦能、高階製造與能源轉型等關鍵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關於Going Global
這是創業邦推出的出海欄目,對話一線出海人物,講述一線出海故事。交流、合作、尋求報道請新增微信xiaoxiao-jun-。

欄目往期週報:

《2023出海營銷洞察報告》已上線
點選登入睿獸分析檢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