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維舟
來源:維舟
文章已獲授權
王星(左二)被解救
朋友去清邁,上計程車後,司機開始放導航提示,居然還是中文的,她驚異:“你還會中文?”司機說:“不,這是因為你們中國人擔心被噶腰子,我才這樣,好讓你們安心。其它國家的遊客都沒這樣的憂慮。”
演員王星日前在泰緬邊境被綁架的事傳出後,我就想到了這個故事。國內恐怕難免因此強化了“那裡很亂”的印象,但從泰國人的角度來說或許才覺得冤枉,因為那往往是“一些中國人在坑另一些中國人”,只是發生在泰國的土地上,最後卻是泰國的形象被抹黑。

這不是孤立的個案。不止在泰國,在海外各地,坑中國人的往往也都是中國人,對於一個向來把“同胞”視為緊密整體的民族來說,這個真相著實令人難堪,但這究竟是為什麼?
首先的一點,我想是中國人的行為缺乏一種內化的制約。
一個人要在任何地方都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必須將法律或道德的信條內化,哪怕沒人看到,也不至於做出違法犯罪之事。然而這在中國從未深入人心,相反,法律只被視為一套嚴苛而不必要的外部管控,道德則僅限於熟人社會內部(所謂“兔子不吃窩邊草”),出了這個小圈子都無所謂。
其結果,有些人覺得法律和道德都是有空間範圍的,只要一齣國境,自己就“自由”了,可以不受約束地做任何無法無天的事——反過來說,這些人內心原本就是無法無天的,因為他們從未真心認同過法律和道德,只看作是強加於自身的限制,到海外就終於可以拋開了。
多年來,我一直聽到有人說,公海是不受任何國家法律管制的,因此可以自由開賭。這種說法是否屬實,我沒有興趣核實,但我注意到是,很多人談到這種“自由”時是如何的眉飛色舞。這印證了近代一些學者的判斷:中國人平日面臨重重束縛,但內心都是無政府主義者,渴望著可以“不受限制地去做任何事”。
更重要的是,由於道德觀“內外有別”,中國人很容易抱有雙重道德觀:只要你坑害的不是自己人,那你就還是好人。在豫東、皖北的一些村莊,一些人在外發達了回鄉,廣為稱羨,雖然有時明知他們在異鄉可能是乞討,甚或是坑蒙拐騙的勾當,但那又有什麼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海外”就成了一塊“法外之地”——那裡不受中國法律管轄,很多人又無意遵守當地法律,更不必有什麼道德負疚感,反正賺到錢了衣錦還鄉就是了,誰還管你的錢乾不乾淨?

如果是這樣,那又涉及另一個問題:這些人出國後,有本事去坑外國人好了,為什麼選擇對中國人下手呢?
事實上,網上輿論最不能原諒的也是這一點,彷彿同樣是犯罪,禍害外國人也罷了,禍害同胞就尤為令人不齒——這本身也是一種“內外有別”的雙重道德觀。這和那些犯罪者的觀念其實是一致的,只不過彼此對“內/外”的界定不一樣罷了。
對那些嫌犯來說,找中國人下手當然是因為更容易得手了:犯罪也需要找準獵物,知道怎樣才能讓對方入坑,並清楚怎樣才能事後不至於暴露。嫌犯當然更瞭解同胞的弱點,無論是語言技能、社會關係還是後續處理,把控起風險來都比找外國人下手輕鬆多了。
那麼,這些被坑的受害者又為何會上當呢?難道僅僅因為對方是中國人就天然信任了嗎?
前一陣,有人在網上爆出經由作家野夫中介在清邁買房的糾葛,雙方各執一詞,我也不擬判斷是非,我好奇的是:野夫這一方或許做法不規範,但清邁買房的話,規範的當地中介也多的是,為什麼要透過他?
一位居住清邁的朋友說:“當然是因為既不懂英語,又相信大V。這種人不割他韭菜都有點浪費。用小紅書看看資訊也不至於這樣吧。”
語或刻薄,但確實道出一個關鍵點:很多中國人即便到了海外,信任的往往也不是專業,而是熟人關係,似乎只要找對人就完事了。這也不意外,想想看,多少人在國內辦事都習慣了,無論大事小事,第一反應就是“找關係”。
這不是為了“指責受害者”,而是說明一個事實:一些人被坑,原因就在於他們本人缺乏辨別能力,而誤以為“關係”是比“專業”更值得信任的,然而,陷阱往往就埋藏在其中。

現在出了這樣的事,一些人的反應又倒向另一個極端,變得對只要沾上“泰國”就一概不信任。因為傳聞騙王星那個導演也是被騙去才入夥的,現在有的人就覺得所有人只要住在泰國,肯定是被詐騙團伙控制了,想騙別人去。
我那位定居清邁的朋友,前幾天因為知乎有人問“王星事件後還有沒有人敢去泰國”,她說“我就住在這裡,還去了柬埔寨,感覺不錯”,結果被一幫人罵成園區HR,問她是不是要噶腰子。
這些應激反應有多誇大且不論,有一點倒是值得關注:這種“中國人坑中國人”的事對熟人社會的道德觀是一副猛烈的毒藥,越來越多人會提高警惕,知道僅憑“中國人”這個身份或什麼七彎八繞的關係並不足以構成信任的基礎。
實際上,這些年國內社會(尤其女性)最警惕的,就是親密關係中的操控、宰制和剝削。在這方面,家暴、傳銷、海外電詐等種種事件,都在摧毀中國人對“關係”的信任,因為人們赫然發現,那麼多恐怖的事,竟然都埋藏在自己原本信任的人際紐帶中。這不能不讓人醒悟:如果這些都是欺騙性的,那麼個體的獨立自主難道不才是最重要的嗎?
這肯定不容易,但我們畢竟要學著成為一個現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