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億,今年最大IPO來了

估值一年內從20億美元飆升至了230億美元。
作者:喜樂
來源:東四十條資本
又一家巨無霸IPO來了。
訊息顯示,由英偉達支援的雲計算公司CoreWeave最早於本週在納斯達克上市,該公司計劃籌集40億美元,市值達到350億美元(2530億人民幣)左右,這使其將成為近年來最大的IPO之一。
不僅如此,它還是這輪生成式AI熱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數字總是能給出最直觀的答案,比如,CoreWeave的估值一年內從20億美元飆升至了230億美元,再比如,三年內其收入增長了近120倍,去年同比增長737% 。
這樣的標籤和處境,也讓CoreWeave在公佈IPO訊息的第一時間就備受業界關注。
這裡插播一條廣告:
【思維破局 產業重做丨杭州大課重磅來襲】
2025年,全球格局加速重構,產業與技術革新交織,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如何在極其不確定的環境中錨定戰略方向?如何抓住時代先機,做對決策破局增長?如何在紅海廝殺的市場裡找到屬於你的獨特定位?如何在確定性中探尋AI帶來的“可變性”?
4月11日-13日,黑馬大課第二站持續輸出高價值課程內容,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天圖投資創始合夥人&CEO馮衛東、升級定位諮詢創始合夥人快刀何等黑馬導師將齊聚杭州,從戰略升級、模式創新、流量獲取、營銷增長、AI賦能等維度,為企業提供系統性破局方法論與轉型的實踐路徑。
報名2025黑馬杭州大課,讓我們一起走出去,看對方向,跟對人、做對事,掌握未來10年財富密碼。
掃碼諮詢報名
(翻到底部瞭解詳情)
01
三位金融人,從挖礦到AI
乍一看CoreWeave的估值和收入增長速度甚至有些戲劇性,但這只是這家公司的發展歷史中,傳奇色彩的一小部分。
故事從2016年說起,當時出於興趣和好奇,也是為了賺取額外收入,CoreWeave創始團隊的三個人:Michael Intrator,Brian Venturo和Brannin McBee,購買了第一張GPU。
隨後他們為它插上電源,放在了曼哈頓下城辦公室的檯球桌上,並挖掘了以太坊網路上的第一個區塊。後來他們越買越多,華爾街的辦公桌上堆滿了GPU。
這樣的體驗為這三個金融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要知道當時的背景是,他們同時供職於專注於天然氣的對沖基金Hudson Ridge Asset Management,“挖礦”只是他們的一個愛好和副業。
很快,在2017年,他們將副業正式變成了一家公司,公司名字最初與加密貨幣相關——Atlantic Crypto(後改名為CoreWeave),挖礦地點也從檯球桌變成了新澤西州的一個數據中心。
顯而易見,挖礦並沒有成為一個持續的好生意。
2018年加密貨幣迎來了崩盤,價格暴跌,電力成本上升,挖礦利潤驟減,接著就是成批挖礦企業的倒下,
CoreWeave趁這個機會不斷抄底顯示卡,數百張變成了數萬張,資料中心增加到了七個,並在當年年底就已部署超過50000個GPU,佔據了以太坊網路算力的1%以上,成為北美最大的以太坊礦工。
後來漫長的加密寒冬讓CoreWeave不得不為閒置的伺服器尋找新的用途,他們關注人工智慧、媒體娛樂和生命科學三大領域,早期為《權力的遊戲》等影視作品提供渲染服務,疫情期間還向斯坦福大學捐贈6000臺GPU算力,支援新冠病毒研究。
同時,他們還開始逐步採購企業級英偉達GPU晶片,構建專門的雲基礎設施。因為他們發現,傳統雲廠商提供有限的算力選項還壟斷價格,讓大規模的業務擴充套件變得非常困難。而據CoreWeave官網介紹,他們從伺服器到儲存和網路解決方案,比公有云快35倍,成本低80% 。
2020年,該公司全面轉向構建CoreWeave雲平臺,現在看來,這是一個幸運且正確的決定。
緊接著ChatGPT在2022年底帶著洶湧的AI浪潮來襲,潑天的富貴也開始降落到了CoreWeave的頭上。
首先,加密貨幣方面的經驗磨練了CoreWeave部署GPU和管理高能耗計算叢集的技能。這些技能在AI計算中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其次,作為一家純人工智慧公司,其叢集是從頭開始構建的,是針對AI最佳化的GPU叢集,可以讓GPU的使用更高效,所以它在某些方面的表現甚至比英偉達還要出色。
截至2024年底,CoreWeave在全球部署了32個數據中心,這些資料中心共運行了超過25萬個GPU,而在2023年他們僅有10個數據中心。2024年其員工數也迎來了暴漲,從2023年的200多人升至了881人。
值得一提的是,CoreWeave的存在讓人們相信高額的資本支出正在帶來高收入和高回報。
比如CoreWeave在2024年的8.63億美元折舊幫助釋放了19億美元的收入。再比如,按第四季度的年化運營率計算,即使受到15億美元折舊成本的影響,該公司的營業利潤為4.51億美元,營收為30億美元。
02
英偉達、微軟和OpenAI給的底氣
CoreWeave能夠抓住這波市場機會,歸根結底,離不開英偉達的助力。
2023年初,當英偉達晶片成為AI市場唯一的硬通貨時,英偉達選擇在四年內花費13億美元從 CoreWeave租用自己的晶片,檔案顯示,這項交易讓英偉達成為2023年僅次於微軟的第二大客戶。
也是在同期,英偉達參與了CoreWeave的B輪融資,金額為1億美元,據招股書顯示,這筆交易讓英偉達擁有了CoreWeave 5.97%的股份。
這種緊密的聯絡,CoreWeave第一時間能夠擁有最新和最好的英偉達GPU,據悉,它是首批推出英偉達H100和H200系統的雲之一,實際上是最近第一個推出基於英偉達GB200 NVL72例項的雲。也有人猜測英偉達很可能使用CoreWeave來執行其軟體產品,並可能測試AI應用程式。
無論怎樣,CoreWeave獲得英偉達源源不斷的晶片供給是其在AI時代能夠有一席之地的最強壁壘。
當然,在商業語境中,只有供不應求才能顯出價值,而CoreWeave的價值是微軟給的。
2023年開始,微軟就與CoreWeave達成了合作,主要圍繞AI算力需求展開。雙方簽署了多份合同,總價值達170億美元,涵蓋2023年至2030年的GPU伺服器租賃服務。
這也導致2024年,CoreWeave收入的62%僅來自一家公司:微軟。儘管微軟每年也在自己的雲基礎設施上花費數百億美元,但微軟一直在從CoreWeave租用閒置的GPU容量來補充其Azure雲。
不過,客戶的高度集中也讓外界對CoreWeave的可持續增長存疑。該公司與微軟和英偉達的合同將在2027年至2029年之間到期,這兩家公司去年的銷售額佔該公司總銷售額的四分之三以上。
與此同時,憂慮還來自於CoreWeave的擴張是建立在80億美元債務和150億美元的資料中心和辦公樓長期租賃合同上的。其上市的部分原因是為了抵消用於資助其資料中心擴張的不斷增長的債務。
然而,正當外界對其質疑聲滿滿時,OpenAI送來了及時雨。近日,CoreWeave宣佈與OpenAI達成了一項為期五年、價值 119 億美元的協議,根據該協議,OpenAI將從 CoreWeave購買雲服務。
作為雲協議的一部分,OpenAI還將獲得CoreWeave的股份,預計該公司上市時價值3.5億美元。這筆交易將使CoreWeave在此期間每年獲得約20億美元的額外收入,從而減少對英偉達和微軟的部分依賴。
需要指出的是,據The Information此前報道, OpenAI曾對自己的投資者表示,預計到2030 年,星際之門將支援其執行和開發AI模型所需四分之三的計算能力。
03
創始人在爭議中套現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雖然三位創始人都有豐富的金融背景,但CoreWeave在2020年之前幾乎沒有進行過融資,而是選擇求助於貸方和少數投資者,像是家辦和加密貨幣企業家。
2021年,CoreWeave完成了5000萬美元融資,用於資料中心擴建和GPU採購。
這也讓它開始成為風險投資的寵兒,2023年4月,其完成了Magnetar Capital領投的2.21億美元的B輪融資,並在5月進行了2億美元的B輪延期融資,累計融資5.765億美元。
同年8月,它透過抵押英偉達AI晶片作為擔保,完成23億美元債務融資,由黑石、Magnetar Capital、貝萊德等機構參與。
2024年,CoreWeave在資本市場的動作更加兇猛,5月完成75億美元債務融資,11月又獲得了由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投行提供的6.5億美元信貸額度,為IPO前的資本運作鋪路,甚至還透過二級市場股票出售,吸引思科、貝萊德等機構投資。
從招股書來看,該公司最大的機構投資者是另類資產管理公司Magnetar Capital,該公司似乎持有該公司34.53%的股份。其他科技投資者包括英偉達以及 Altimeter、Lykos Global管理層和前谷歌執行長埃裡克的家辦。
現在來看,CoreWeave的故事就相對清晰了——“誤打誤撞”進入AI行業,並在短短三四年間成為有名有姓的AI巨頭。
而這樣的演變似乎也讓創始團隊有些始料未及,對於精明的金融人來講,沒有什麼比落袋為安更實在的了,於是創始人們在IPO前進行了一次套現。
根據招股書,創始團隊在IPO之前各自出售了至少價值1.5億美元的股票。儘管如此,他們仍能保持多數投票控制權。
另外,此次股票出售可能使其他CoreWeave股東受益,因為這些股票的買家包括了投資公司富達管理等投資者,他們可能會在IPO中購買更多股票。
*免責宣告:本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這裡認真推薦你:
報名2025黑馬杭州大課,我們一起走出去,看對方向,跟對人、做對事,掌握未來10年財富密碼。
費用:4980元/人,現在報名,可享黑馬大課年度會員權益,會員核心權益:全年8場線下大課,任選3場參加。
活動詳情如下
↓↓↓

掃碼諮詢報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