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訂單潮來臨

繼海南華鐵的公告後,藍耘科技也公告了算力大單
主機板相關的標的是杭鋼股份:阿里算力大單即將落地。杭鋼佔阿里ai算力服務1/3份額。昨晚華鐵公告37億大單,今晚藍耘宮傲37億大單,杭鋼訂單馬上也要落地。另外,杭鋼還跟藍耘有合資公司數耘智算(浙江)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杭鋼佔60%,藍耘40%。
上週這個資訊,含金量還在上升..
1、阿里相關算力訂單進入持續落地階段。海南華鐵公告與杭州某公司36.9億元算力服務合同;宏景科技已公告算力服務訂單15億,後續訂單規模預計70億+。
2、禁令背景下算力租賃模式邏輯持續強化。我們認為未來大廠會有更多開支從自建和租用IDC服務轉向算力租賃服務,一併解決高效能GPU叢集合規來源和價效比,若H20等晶片進一步被限制、邏輯將被強化。
3、H系列卡算力租賃價格上漲。產業鏈反饋,近期包括美國和亞太等全球多地區的H卡租賃價格上漲,反應算力需求持續增加。
4、潤建股份作為已經跑通的阿里算力租賃服務商後續空間巨大,落地節奏方面:去年已上架1000卡H系列,上半年上架萬卡叢集,一期6000機櫃2萬張卡容量、一二三期2萬機櫃13萬張卡容量。26臺卡特彼勒柴發在五象雲谷智算中心已蓄勢待發,目前股價仍只反應到一期階段。
關於今天另一個傳聞:ZJ上修投資預算至2500億
問了一下靠譜的人,最近有上修但幅度沒那麼1500-2500那麼大。CPU伺服器量顯著上修,GPU伺服器量略上修。
問了下火山引擎的朋友,內部口徑也不一,但提升是符合邏輯的:
1、DS霸榜後,位元組在模型本身能力的投入上更加重視,一度超過建立生態推應用的思路。位元組的影片多模態模型,預計在4.1前後釋出,為此準備更多的資本開支是必然的。
2、當前以文字為主的模型已不足以帶動長期持續的高額算力基建,影片模型變成重塑基建邏輯的核心變數,而國內能把影片模型做好的,非位元組莫屬,資本開支提升是這個變數的前奏,值得重視。
大雲廠專家交流takeways:
1、實際2000萬DAU需要約8萬張H100,遠非DS所描述2000張;
2、透過DS開源方法最佳化,可提升存量卡執行效率,理論極限可提升約2.2倍;
3、並未下調資本開支,反而在搶卡,尤其H20。擔心今年供給不足而導致資本開支完不成。
– ALI:雲的需求,春節後的合作會議數量,增長了數倍,需求全面爆發,最核心的原因就是deepseek帶來的增長。雲的收入增長,一季度開始會顯著加速。資本開支情況,在近期季報的時候已經公佈,一季度只是收入加速增長的開端。電商方面,廣告收入的增長一季度可能在8-10%左右,增長開始加速。同時AI已經開始應用於廣告的投放,效果提升明顯。
– TX:與雲計算、模型方面的負責人交流。雲的收入目標已經上調。跟ALI一樣,需求啟動。模型方面,目前主要應用都已經接入deepseek。同時,企鵝自己加速投入開發自己的混元大模型,能力在快速提升。AI已經在騰訊會議、ima、遊戲等領域開始應用並起到提升效果。
總體感受,ALI在AI方面領先TX一步,無論是模型能力,還是AI對主業收入提升上,都已經看到明顯效果。
算力調整完還有沒有機會?
只取決於一個判斷:國內算力CAPEX投還是不投。
1、為什麼調整?1)NV第一次下修CoWoS排產預期,不論什麼原因,下修這個動作是真實。2)DS 2000萬DAU只需2000張H800,引發的算力通縮恐慌。
2、調整完還有沒有機會?中國大陸第一年大規模投算力資本開支,第一年大規模採購國產算力卡,相關公司第一年釋放業績增速,行情是不會在分歧中結束的。後續只需要判斷一個事情,國內4500億資本開支投還是不投,投就會行情,不投就結束。
如何判斷:1)3月19日騰訊如何指引資本開支,經過深思熟慮充分論證後的騰訊要投,比外面所有的分析都有用;2)新的模型,多模態、V4等更新;3)搶卡缺卡。
投,就跟著走,投了才有機會。
回撥歸來,柴發的變與不變:
1、近期變化:價格突破250w、內資排期拉長。目前行業外資排產期到2027年,內資玉柴排產已經顯著改善,2025年現有產能全部排滿、新增產能也被提前鎖了部分量。濰柴已透過百度、阿里,世紀互聯等,正在積極匯入其他雲廠商,二手機正在快速消化,消化完成後價格仍有提升空間。
2、如何看待產能擴張?外資龍頭不擴或極少擴,mtu合資廠擴產幾百臺,康明斯等暫無擴產計劃。內資龍頭想擴未擴,最快明年下半年擴產完成。玉柴、菱重宣稱擴產,但菱重2mw去年剛落地,應用時間遠短於濰柴和玉柴,實際匯入和節奏可能落後明顯。考慮到需求的增長幅度和時間,柴發的交貨緊張至少會到2026年底。雲廠商使用國產會提高冗餘度來保證可靠性,進一步擴大了需求。
3、供需缺口繼續擴大、價格繼續超預期上漲。當前柴發嚴重缺貨現象依然在持續,是完全的賣方市場,下游雲廠商為了儘快鎖定貨量,賦予中游oem廠商極大的定價權。後續漲價空間巨大,參考13年前後4G基站行情,當時柴發單臺價格漲到了300萬以上。產業鏈的利潤從蛋糕分配變成蛋糕做大,估值與盈利戴維斯雙擊。
4、Z巨頭鎖定大量柴發、A巨頭在3-4月即將開啟柴發招標。近期Z巨頭鎖定大量柴發,頭部國產oem均有份額。WC預計將很快在A驗證透過,後續有望中標,核心關注點在於份額和價格。#漲價後的利潤將留在WCZJ體內。國產發動機以WC和YC兩大巨頭為主,格局穩定、其他不具備應用案例的廠商難以進入,供給短缺將至少持續至明後年。
一體機:
3月20日,華為解決方案夥伴精英峰將釋出昇騰DeepSeek一體機

昨晚產業重磅交流,三個結論:
1、企業 DS私有/公有云部署大概是4:6,和成本無關,資料安全和隱私考慮
2、目前最旺盛在32B和70B,8卡4090伺服器價效比最高(一體機的上游)。
3、軟體微調和AI PaaS價值量大,一體機毛利率有50%(微調對人要求也不低)。

對此,您怎麼看?期待您在留言區文明理性發布高見~
全文完,感謝耐心閱讀,順手點個"在看"吧
華爾街學堂會員年卡誠邀您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