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惹蔣欣


這麼多年了,蔣欣還是喜歡向上擦眼淚,在《小巷人家》中,她擦眼淚的動作與在《甄嬛傳》中的華妃一樣,都是向上的、倔強的。
人們這才意識到,原來向上擦眼淚的不是華妃,是蔣欣。
蔣欣,又將普通人演繹到一個新的境界。
最近熱播的影視劇《小巷人家》,沒有苦大仇深的時代悲憫,對焦於普通人家裡的瑣碎溫情。
在時代奔湧下,普通中年女性的角色值得被看見、被體會,蔣欣將宋瑩身上潑辣的、熱氣騰騰的、世俗的特質,演得鮮活。
蔣欣與那些平淡背後的深情,那些家長裡短、雞毛蒜皮背後的珍貴,有了良好的共振。
這些年,蔣欣一直在拍戲的路上,很多人認為她不會保護自己的羽毛。
對此,她沒做出過多解釋,繼續秉持著演到老的願望詮釋著,肆意著,享受著。
演戲這條河流,蔣欣可以流淌得更加遙遠。
這並非蔣欣第一次與《小巷人家》的導演張開宙合作,10年前,她就出演了張導執導的史詩大劇《老農民》。
喬月一角,讓31歲的蔣欣拿到白玉蘭的最佳女配角提名。
十年之後,年過不惑的蔣欣再次與導演張開宙合作。
張導對她非常瞭解,邀請她出演《小巷人家》時說:“宋瑩這個角色就是你。”
最初,蔣欣還納悶,導演為何會如此自信篤定,在看完劇本後又去讀了小說,她信服了。
“宋瑩的性格跟我真的還蠻像的,就是大大咧咧、風風火火的,有點刀子嘴豆腐心。”
電視劇《小巷人家》宋瑩(蔣欣 飾)劇照
《小巷人家》豆瓣評分8.1,最近頻上熱搜,演員與劇情受到廣泛討論,正午陽光出品的劇集,群像塑造相當飽滿。
20世紀70年代末,剛剛恢復高考,蘇州棉紡廠家屬區一條尋常小巷裡住著莊、林、吳三家尋常人家,時代變遷讓三家人的命運都發生了鉅變……
其中宋瑩的扮演者蔣欣,塑造了一位為人仗義、直率、刀子嘴豆腐心的善良女性形象,能靠吵架解決的事情絕不忍氣吞聲,她是有些虎妞氣質在身上的。
宋瑩是棉紡廠廠花,是一片灰藍人群中最亮眼的存在,她是一個幸福的女人,老公體貼,兒子活潑機靈,家庭氛圍和睦,她有足夠的底氣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電視劇《小巷人家

宋瑩(蔣欣 飾)與林武峰(李光潔 飾)劇照
當然,並非所有女人都如宋瑩這般幸運,小巷的另一位女性,閆妮飾演的黃玲性格溫吞,習慣在家庭中隱忍,丈夫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愚孝不作為。
丈夫的所作所為,直接導致黃玲總是被婆家欺壓。她與女兒筱婷是婆家的透明人,不受待見。公婆重男輕女,筱婷從小去爺爺奶奶家就要幹活,比她大的哥哥卻可以坐著什麼都不做。
婆婆生日宴,黃玲忙裡忙外做了一桌子豐盛飯菜,準備吃飯時,黃玲與女兒卻不允許上桌,只能忍氣吞聲到廚房吃飯。
電視劇《小巷人家》黃玲(閆妮 飾)劇照
看到敢說敢做、刺頭的宋瑩,黃玲逐漸覺醒,開始改變,找回自我的主體性,她也要捍衛自己的利益,要帶著女兒上桌吃飯。
臨近黃玲女兒生日,宋瑩悄悄規劃了一個瞞過兩家所有人,娘仨下館子吃大餐的活動,她特意囑咐黃玲要穿好看的新衣服。
這不僅僅是吃大餐,更是良好的精神狀態:女人對自己好點,不犯法。
宋瑩這樣的女性形象,顯得超越其所處時代,具有先鋒性。
電視劇《小巷人家
宋瑩(蔣欣 飾)與黃玲(閆妮 飾)劇照
很多觀眾追這部劇,大多是喜歡看宋瑩與黃玲的戲份。
這對鄰居姐妹沒有血緣,更似姐妹,她給她家孩子補褲衩,她幫忙照顧她家孩子擁有一個幸福童年。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她們互相懂得,宋瑩理解黃玲對公婆的寒心,黃玲理解宋瑩對孩子的愧疚。
她們兩人就像是珍珠與綢緞般柔軟、明亮、細膩,分別時分,這對時代姐妹花的真誠敘事令觀眾感動,也慨嘆於蔣欣、閆妮兩位女演員的完美塑造,窺到時代浪潮下,宋瑩、黃玲鮮活的人生片段。
一切就如導演所說:“溫暖可以療愈一切,向前可以戰勝一切。”
電視劇《小巷人家
宋瑩(蔣欣 飾)與黃玲(閆妮 飾)片段
宋瑩與黃玲這對好姐妹,是建國後女性在思想、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成長縮影。
中生代實力派的演技讓人放心,年代劇中的婦女形象信手拈來。
宋瑩無疑會成為蔣欣的新代表角色,在被問到是否會擔心這部劇之後媽媽的形象,影響她接觸其他角色。
她回答:“都這把年紀了,還渴望演少女嗎?只要是角色吸引我,不在乎她是老是醜是惡是癲。”
電視劇《小巷人家
宋瑩(蔣欣 飾)與黃玲(閆妮 飾)劇照
蔣欣,一直很清醒。
姐從未有過年齡焦慮,女演員的中年危機在她這裡不存在。
前幾日,41歲的蔣欣參加《小巷人家》劇組路演活動,只見身穿黑色皮衣與藍色牛仔褲的她,在舞臺上隨意扭動,明媚又可愛。
這不禁讓人想到蔣欣自己所說:
“姐胖過卻沒有醜過。”
蔣欣只主動爭取過兩個角色。
17歲那年,蔣欣父親在報紙上看見導演周曉文在招女演員,建議女兒主動聯絡人家。
蔣欣要面子,猶猶豫豫,父親說:
“你不是喜歡演戲嗎?喜歡就要為了夢想做些什麼。他們要求身高1米7,長相清秀,年齡在16、17歲左右,有表演基礎,這不就是你嗎?你為什麼不去試呢?”
蔣欣哭著給中國兒藝的老導演倪美玲打去了電話,“我爸讓我給你打電話,非說讓我找周曉文,我根本就不認識,又不好意思……”
後來,蔣欣試戲透過,出演了《大腳馬皇后》裡馬皇后的丫鬟秋菊。
少女時期的蔣欣
十年後,《甄嬛傳》的華妃一角,是蔣欣第一個真正被大眾熟知的角色,也是她親手從導演鄭曉龍那裡爭取到的角色。
蔣欣原本出演曹貴人,她不知道哪兒來的勇氣,對導演鄭曉龍來了句:“我覺得她演得不對,我想試試!”
“你不行。”
“你沒看我演怎麼知道我不行?”
“你沒有她跋扈。”
“你沒看我演怎麼知道我不跋扈?”
“那你試試吧。”
蔣欣那句“哭哭哭就知道哭”一齣口,原本低著頭的鄭曉龍感覺自己如觸電般抬起了頭,看著蔣欣愣住了。
電視劇《甄嬛傳》華妃(蔣欣 飾)片段
她演完之後,也沒當回事,只是覺得讓姐來告訴你們這場戲還能有這樣一個層次。後來,她笑著稱自己當時這一舉動“好賤啊”。
幾天後,蔣欣接到劇組通知,華妃由她出演。
一切彷彿是冥冥中的安排,這兩部作品在蔣欣的演藝生涯中,幾乎成為重要的轉折點。
拍完《大腳馬皇后》後,17歲的蔣欣決定北漂,父母也願意陪著女兒一同到北京尋找表演夢。有家人的陪伴,她沒有太大的不安與壓力。
11年後,華妃讓蔣欣成為火遍大江南北的角色,《甄嬛傳》與她不可分割。
或者可以說,她是《甄嬛傳》裡最明豔的那一抹亮色。

電視劇《甄嬛傳》華妃(蔣欣 飾)劇照
平日裡的蔣欣,講起話來頓挫有致,無事不驚慌。
身為童星的她,3歲就模仿電視機裡的劉曉慶,演得有模有樣。
在從新疆去河南的綠皮火車上,蔣欣在各個車廂轉悠,唱歌跳舞表演,陌生大人們可喜歡她,往她的衣服口袋裡塞滿糖果,她心滿意足。
小小年紀,倒有幾分賣藝的架勢。
1991年,年僅八歲的蔣欣,出演了自己人生中的首部電視劇《墜子皇后》,她在劇中扮演童年時期的喬清秀,之後又參演了幾部作品。
出演電視劇《墜子皇后》童年時期喬清秀時的蔣欣
小時候一直在拍戲的蔣欣,被視為“河南童星”。她在學校很出名,是風雲人物,每次拍戲掙了錢,就在學校請大家吃東西。
蔣欣感慨,那可能是自己這輩子最虛榮的幾年。
她真正感受到自己熱愛表演,是在成年之後。
2001年,拍《大腳馬皇后》這部劇時,周曉文與唐國強、呂麗萍對蔣欣有過一次激烈辯論。
身為知名導演的周曉文認為蔣欣,不需要像其他小演員那樣先進入表演學校、再出來拍戲,他主張蔣欣多拍戲多實踐。
呂麗萍與唐國強,認為蔣欣應該去讀專業表演學校,學習理論知識,掌握聲臺形表的功課,再出來拍戲。
蔣欣去考了中戲,失敗了,從小到大被認為很有表演天賦的她,受盡打擊。
“我滿懷信心,條件在裡面也不錯的,很奇怪。一下子就失落了,氣餒了。我放棄了,跟自己賭氣。我很倔強,知道自己失去了這次機會,可能再試一次我會得到這樣的機會,但我不要了。”
年輕時的蔣欣
“中戲”夢碎後,驕傲的蔣欣變得自卑,她與父母一同回到老家。她感到無所事事,一頓思想鬥爭後,決定北漂,父母表示支援,隨女兒一同來到了北京。
因一紙文憑,非科班出身的蔣欣,在跑劇組時備受打擊。
很多劇組希望找學院派演員,導演往往問:“你哪兒畢業的?”
“我不是科班出身的。”
再就沒了下文。
這樣的對話多了,骨子裡驕傲的蔣欣開始憤怒,有一回又有人問她是哪個學校畢業的,她氣沖沖地回答:“你要找學院派嗎?別找我,我不是,你就算找我試戲我也不拍!”
改變發生在2003年,蔣欣出演了張紀中版的《天龍八部》中的木婉清,騎著一匹黑色駿馬,她身著一襲黑衣配黑紗蒙面,眼裡滿是柔情。
哪怕她出場的時間很短,依然成為那個年代很多觀眾心中的白月光。
這年,蔣欣20歲。
電視劇《天龍八部》木婉清(蔣欣 飾)劇照
在這之後,她相繼出演了《仙劍奇俠傳》中的女苑、《歡天喜地七仙女》中的綠兒、《危情杜鵑》中的路曉娜……
這些角色都是配角,也沒能逃過不溫不火的命運,直到華妃來敲門。

電視劇《仙劍奇俠傳》女苑(蔣欣 飾)劇照
一直想得到皇帝寵愛的華妃,終其一生都執著於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愛情美夢。
華妃本名年世蘭,家世顯赫,鳳儀萬千,她在後宮掌有協理六宮之權,地位僅次於皇后,因而恃寵而驕,跋扈囂張。
宮鬥劇裡,聲量越大越愚笨,無奈華妃身上就是有一股憨勁,在蔣欣的演繹下,多了些悲情色彩,她不過是一個單純的女人。
面對皇上時的嬌羞、對皇后的挑釁、對其他嬪妃們的不屑,三種眼神的來回切換,活生生地演活了華妃。
電視劇《甄嬛傳》華妃(蔣欣 飾)劇照
為了演好這一角色,蔣欣與鄭曉龍深入討論過華妃的感情動機。
鄭曉龍認為,華妃知道皇上是因為哥哥年羹堯才對自己好,愛屋及烏。蔣欣不認同,她覺得皇上是因為愛自己才對哥哥好。
這是華妃所有行為的根本邏輯。
只有這樣,她才愛得痴,為皇上的喜而喜,為他的悲而悲,最後卻成為皇權的犧牲品,蔣欣自始至終都將她視為一個可憐人。

電視劇《甄嬛傳》華妃(蔣欣 飾)劇照
華妃臨死前,終於悟徹皇上的無情與涼薄,她靜靜地一個人坐在悽清冷宮最陰暗的角落。
那含淚一笑,是一位後宮痴情人的絕望。
“皇上,你害得世蘭好苦啊”讓年世蘭這個悲劇人物的絕望在臨死前,達到頂點,聲嘶力竭地喊完這句話,她重重地撞在牆上,死得慘烈。
華妃的血肉骨,是由蔣欣自己去填滿的。在她的演繹下,觀眾們深刻感知到華妃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可憐人。
電視劇《甄嬛傳》華妃(蔣欣 飾)片段
《甄嬛傳》殺青那天,蔣欣拖著行李箱離開了華妃生活過的地方,那天北京是陰霾天,灰色的烏雲糾纏在一起,像是濃稠的痛苦。
當年拍完《甄嬛傳》後,蔣欣一直鬱鬱寡歡,情緒低落,她用了很長一段時間與華妃告別。
她喜歡華妃直率、風風火火的性子,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她們的性格中有著些許相似,就像最初蔣欣親自從導演鄭曉龍那裡爭取到“華妃”這一角色。
那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蠻勁兒,何嘗不是本色出演。
蔣欣成就了華妃這個角色。

電視劇《甄嬛傳》華妃(蔣欣 飾)片段
直到6年後,她才有了第二個被大家熱烈討論的角色,《歡樂頌》裡的樊勝美,這一角色甚至成為一種型別的女性代稱。
虛榮與善良在這個人物身上掙扎,那種被原生家庭壓榨、重男輕女家庭下被壓迫的無助與委屈,在蔣欣流淚苦笑的演繹下,這個人物的複雜性值得深思。
“樊勝美”是歡樂頌五美中最不好詮釋的一個角色,她看起來是一個拜金、虛榮的,絞盡腦汁想要嫁入豪門的鳳凰女,另一方面她又是不斷被親生父母迫害的可憐小鎮女兒。
電視劇《歡樂頌》樊勝美(蔣欣 飾)片段
蔣欣認為“樊勝美”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角色,演起來非常難把握,而且她是自己不太喜歡的那一類人,不上進,永遠想要保住眼前的利益。
蔣欣從不擔心演這種不討喜的角色會被觀眾謾罵。
事實證明,她是對的。
很多人在樊勝美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她太多面化了。

電視劇《歡樂頌》樊勝美(蔣欣 飾)片段
回顧這些年,蔣欣飾演的幾乎都是些不討喜的,世俗中人的角色,《小捨得》裡瘋狂壓榨自己兒子的田雨嵐,《我們的婚姻》中的女強人董思佳。
她似乎很擅長將一個人物演繹得可恨、可憐、可愛。
蔣欣的臉是渾然天成的,有點美豔,有點心機,這讓她整個人鮮活,熱氣騰騰。
她的表情大多來自眼角與眉心圍成的區域,只需要稍作調動,就可以演繹得意、輕蔑、傷心等情緒,俗稱“惡女”的魅力。

電視劇《小捨得》蔣欣 片段
八十年代出生的這一代獨生子女,共同面臨的一個問題,便是如何在成長過程中尋找到精神上的同輩至親,心對心地共同面對成長路上的困頓甚至命運的相似困境。
《小巷人家》中,宋瑩與黃玲惺惺相惜,那種細膩、珍貴的友情格外動人。
蔣欣生活裡最親密的朋友,是韓紅。
兩人相識於韓紅髮起的“百人新疆活動行”公益活動,同樣是直率又雷厲風行的性格,讓她們成為多年的好友。
蔣欣在青海做公益
受到韓紅的影響,蔣欣對公益愈發熱忱,她不再僅僅滿足於捐款,還與好友一起走進偏遠山區搬運物資、搭建帳篷,從未缺席。
從青藏高原到雲貴山區,蔣欣始終衝在最前頭,能量滿滿,自2014年起每年都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作為摯友,韓紅高度評價蔣欣為親人,“她就像是我的家人一般,始終在背後默默奉獻”。
蔣欣在青海做公益
韓紅欽佩蔣欣的真誠、善良與坦率。
蔣欣直言自己拒絕“潛規則”,曾講過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那是2007年,她去劇組探班看見很多女演員的資料像山一樣堆放在導演的工作臺上。
她聽到副導演指著一堆照片中的其中一張,用輕浮的語氣對導演說:“哎,這妞兒不錯。”
蔣欣當時覺得特別受辱,她在採訪中表示如果當時那位導演拿的是自己的照片說這話,她一定會過去給他一巴掌。
韓紅與蔣欣
在追求處事圓滑的娛樂圈,蔣欣能混到現在實屬難得,她不懂經營圈內關係,甚至果敢地揭開這個圈子一些骯髒現象的底褲。
人們愛蔣欣的演技,也愛她的真性情。
好友韓紅曾說:“在娛樂圈,我從未見過像她這樣的人,她真的很直接。沒有人敢潛規則蔣欣,因為她會抽你一大嘴巴。”
那些在圈子裡的苦與樂,是輕易無法與人分享的時刻,卻有人可以在當時與你共同經歷。這樣的不可替代,成為蔣欣與韓紅後來親密無間的緣由。

蔣欣與韓紅
最近,蔣欣因在《小巷人家》精湛演技頻上熱搜,觀眾們稱她的演技已封神,生活感拉滿,一人千面,不外乎是。
很多人看完這部劇,集體表示“內娛欠蔣欣一個獎”。
六年前,樊勝美這一角色讓蔣欣首次提名白玉蘭和飛天的最佳女主角,這也是她離大獎最近的一次,最終孫儷憑藉《那年花開月正圓》拿下飛天獎,白玉蘭則被《雞毛飛上天》的殷桃斬獲。
這些年,人美戲好的蔣欣很拼,拍戲從未中斷,可是拿獎運氣一直不太行。

蔣欣什麼角色都想演,她認為演員就是一塊柔軟的橡皮泥,需要反覆被揉捏成各種模樣,“越跟我不接近、越是難拿捏的角色,我就越想去拿捏它”。
蔣欣對自我的要求,有一種更加具象無邊的顯像。就這樣,她渡過了這一條河流,繼續淌下一條河流。
這次,總該輪到蔣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