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比頭髮絲還細的摺紙鳥穿越細胞精準執行醫療任務;當機器人觸感能像貓般柔軟也能像鋼鐵般強硬;當 3D 美食印表機能實現“千人千面”的“DNA 級餵養”……這個世界總有那麼一群人默默研究著那些讓人類生活更加美好的科技命題。
上個月在杭州夢想小鎮舉辦的“未來科學π”特色活動之【科學家TALK】場場爆滿,來自國內頂尖高校的科學家和科技行業企業家們帶來了 23 場精彩的科普講座,讓現場觀眾直呼“漲知識”!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所以,本週六【科學家TALK】繼續加場!
硬核π的世界:從微觀世界直抵未來生活場景
「未來科學π」連結大眾,是瞭解前沿科學和科技產品的通道,一項項科技突破,正在小數點後第∞位編織著同一張未來之網。
本期【科學家TALK】,王偉透過微納加工技術製備積體電路控制的仿生智慧微型機器人系統,實現流體輸運、仿生運動等多功能整合;劉清坤將傳統的摺紙藝術和前沿的微奈米機器人技術相結合,讓微型機器人具有變形以及執行精準醫療的“超能力”;李曉文團隊打破剛柔界限,賦予機器人仿生觸覺與自適應形態,讓冷硬的機械臂學會像生命體般與人類溫情協作;王鵬瑞用 AI 與 3D 列印重構飲食底層邏輯,讓科技真正融入個體健康需求的毛細血管……4 月 26 日(本週六)下午 14:00-16:30,來杭州夢想小鎮絡繹科學開放麥,一起見證智慧硬體如何從實驗室的“無限不迴圈猜想”,走向改變世界的“確定性答案”。

分享嘉賓

西湖大學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智慧微型機器人實驗室負責人
王偉,西湖大學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智慧微型機器人實驗室負責人。2015 年本科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力學系,2018 年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力學系,2024 年獲得美國康奈爾大學機械工程系博士學位。之後繼續在康奈爾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2025 年加入西湖大學。王偉教授在微型機器人領域取得了系統的研究成果,在 Nature(封面)、Nature Materials(封面)、Science Robotics 等雜誌發表多篇文章,研究成果被 Nature Physics、Nature Materials、Nature Reviews Materials、Scientific American、MIT Technology Review 等著名雜誌與媒體報道。

上海交通大學積體電路學院副教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
劉清坤,上海交通大學積體電路學院副教授,國家級青年人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浙江大學博士、康奈爾大學博士後。研究方向為智慧微奈米機器人,以第一/通訊作者在 Nature、 Nature Materials、Science Robotics、PNAS 等期刊發表多篇論文。擔任中國微米奈米技術學會分會理事、SmartBot 期刊青年編委。

西湖互動機器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 CTO
李曉文博士,2020 年獲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南方科技大學聯合培養的力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跨越材料科學、計算力學及人工智慧等多個前沿交叉學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國際頂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20 餘篇,擁有多項 PCT 國際發明專利。曾在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及西湖大學工學院從事前沿科研工作,提出的物理監督深度學習最佳化演算法顯著提升了計算效率。現任西湖互動機器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CTO),主導開發多自由度柔性機械臂及人形機器人系統,致力於將前沿理論研究轉化為突破性工程應用,推動智慧機器人技術創新發展。

常青堂創始人
王鵬瑞博士,2019 年畢業於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獲材料工程博士學位,主攻生物材料 3D 列印及組織工程。曾任職植物蛋白食品巨頭 Beyond Meat 高階科學家,主導 3 款創新產品研發並上市,創千萬美元銷售額,產品入選《時代週刊》年度創新榜單。2022 年出任 CTO 食品科技公司 CTO,帶領團隊 3 個月將創新產品登陸盒馬鮮生,搭建從研發到生產的全產業鏈體系。專注生物 3D 列印技術在食品、醫療等領域的產業化應用。
劃重點!
時間:2025 年 4 月 26 日(週六)14:00-16:30地點:杭州·夢想小鎮絡繹科學辦公室名額:限 50 席(手慢無!)
點選下圖報名搶佔本期名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