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五屆)類器官大會—類器官與新藥研發在滬順利開幕!

2025 年 3 月 7 日,由生物谷、國際類器官研究協會 ISoOR、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市傷骨科研究所、中國類器官轉化醫學協同創新平臺、上海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上海械谷創新醫療器械產業園區聯合主辦,Journal of Organoid & Bioscience、Organoid Research 作為支援單位的 2025(第五屆)類器官大會 — 類器官與新藥研發(5th OC – ONDD)在上海盛大開幕。本次大會匯聚了眾多國內外頂尖專家學者,圍繞類器官及器官晶片領域的前沿技術、創新應用與發展趨勢展開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大會開幕式:大咖雲集,共啟盛會

大會主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主任、上海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國家轉化醫學科學中心 ( 上海 ) 生物醫用材料與器械中心主任,長三角生物醫用材料與器械產創聯盟理事長蘇佳燦教授率先為大會致開幕詞。他強調了類器官行業的重要性,並對未來發展寄予厚望,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加速類器官在生命科學技術領域的程序。

蘇佳燦教授致辭

隨後,Professor Peter E. LOBIE(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Professor, Tsinghua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Chairman,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Organoid Research (ISoOR)) 發表致辭,分享了國際上類器官研究的前沿動態與發展趨勢。

Professor Peter E. LOBIE致辭

最後,大會共同主席、主辦方代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被遴選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 Fellow、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理事崔文國教授上臺致辭,表達了對大會成功舉辦的美好祝願。

崔文國教授致辭

主旨報告:精彩紛呈,展現前沿成果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主任、上海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蘇佳燦教授首先帶來主旨報告《骨類器官賦能骨衰老轉化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吳際以《性腺類器官發育特徵與調控機制及其應用前景》為題進行報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研究員崔文國教授則帶來《可注射水凝膠微球在治療骨關節炎中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研究員蔡志偉教授帶來《Application of Organoid Technology in Prostate Stem Cell and Cancer Research》的報告。

權威標準釋出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Organoid Research (ISoOR)秘書長的 Martin MALDONADO博士解讀了即將釋出的《ISoOR 類器官生物樣本庫國際標準》,隨後該標準正式釋出。

類器官與器官晶片行業榜單釋出及頒獎

最後,大會進入激動人心的類器官與器官晶片大會行業榜單釋出環節。經過嚴謹的大資料分析及多方面考量,評選出的榜單在現場大螢幕揭曉,見證了行業的優秀成果與創新典範並舉行了頒獎儀式。

論壇一:類器官及器官晶片技術與藥物篩選

下午,論壇一 “類器官及器官晶片技術與藥物篩選” 由西南交通大學醫學院吳麗娟教授與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吳芬芳教授共同主持。
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李維達教授以《透過多能幹細胞再生人類胰島類器官》開啟報告。
Tecan 公司應用支援許風義先生介紹了《Tecan 類器官培養及高通量藥物篩選自動化系統》。
蘇州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鬍士軍教授帶來《人心臟類器官及應用》的報告。
Promega 中國技術部經理段文娟博士分享了《Promega 3D 培養物檢測工具助力類器官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
西南交通大學醫學院吳麗娟教授帶來《患者來源的腫瘤類器官培養與藥物敏感性檢測技術專家共識》的分享。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助理研究員姚雪瑞博士分享《構建基於中腦類器官的帕金森疾病模型和藥物篩選平臺》的報告。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王旭研究員帶來報告《胰腺癌原代類器官的最佳化構建及其在個性化 TCR – T 細胞治療中的應用初探》。
耀速科技(Xellar Biosystems)科學事務總監葉森博士帶來《AI 驅動的高通量器官晶片技術在機制研究、藥物研發和精準醫療中的多場景應用》的分享。
本次論壇為類器官及器官晶片技術在藥物篩選方面的研究與應用提供了交流平臺,促進了相關領域的發展。

論壇二:類器官與疾病建模

論壇二 “類器官與疾病建模” 中,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Organoid Research (ISoOR) 秘書長Martin MALDONADO 博士和ISoOR副秘書長周軼博士共同主持了該論壇。
韓國科學技術院院士、五邑大學特聘教授 Nam – Hyung Kim分享《Human Stem Cell derived organoids for biomedicine》。
艾名醫學 Ariel Xing 博士帶來《類器官技術:驅動腫瘤精準醫療與創新藥物研發的下一代平臺》的報告。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龔宇博士分享《Reconstruction of Eye-Brain Neural Connections: The Organoid Bridge》,展示了眼類器官在神經連線重建中的應用成果。
默克生命科學細分市場專家崔曉語女士介紹《默克,您身邊的創新型類器官培養專家—維度的一小步,細胞功能研究的一大步》。
Opentrons 中國區市場經理羅蘭女士帶來《全自動移液工作站在類器官疾病建模中的創新應用》。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 Nathan Godde 博士分享《Establishment of a new Organoid facility in Australia》。
重慶大學三峽醫院臨床研究中心主任 Mingzhu Yin 教授帶來《Applying organoid technology to reconstruct tumor vasculature》
格拉斯哥大學癌症系統生物學 Ram DasGupta教授分享《CAN-Scan: A phenotype-driven precision oncology (PDPO) platform for target and biomarker discovery》。

論壇三:類器官及器官晶片生物製造與工程化

論壇三 “類器官及器官晶片生物製造與工程化” 由浙江理工大學孔祥東教授和南開大學生物活性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楊軍教授共同主持。
南開大學生物活性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楊軍教授帶來《組織特異性生物材料在類器官構建中的應用研究》。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呂宏旭研究員分享《無機生物活性材料用於類器官培養》。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陳靜宏教授帶來《基於SB及其複合支架構建骨轉移性腫瘤類器官及其軟骨類器官的應用研究》。
美谷分子儀器(上海)有限公司產品經理蘇園園博士帶來《創新引領,AI 賦能:新一代高內涵成像分析系統加速科研與轉化》。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生物智慧製造和活體列印研發中心副主任陳建偉博士帶來《生物 3D 列印類器官及其應用探索》。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孔祥東教授分享《類器官模型在生物材料和藥物評價中的應用》。
西南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王垚磊博士帶來《Customized gel microspheres for in vitro 3d cell culture and organoid construction》。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徐銘恩教授分享《生物智造的關鍵技術裝備與醫療應用》。
本次論壇圍繞類器官及器官晶片生物製造與工程化展開深入交流,推動了該領域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明天精彩繼續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在熱烈的討論和深入仍然在進行中,本次 2025(第五屆)類器官大會 — 類器官與新藥研發為類器官及器官晶片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同仁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臺,促進了學術成果的分享與合作,為推動類器官技術在新藥研發及相關領域的應用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
明日9:00,精彩前沿內容繼續!
【關於大會】
2025(第五屆)類器官大會 — 類器官與新藥研發是類器官及器官晶片領域的重要學術盛會,旨在促進學術交流、推動科學發展,併為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個分享經驗、探討合作的平臺。大會的成功舉行,不僅加強了學術界與產業界的聯絡,也為類器官及器官晶片的研究和應用開闢了新的道路。
【聯絡方式】
如需瞭解更多資訊,請訪問大會官方網站或聯絡大會組委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