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器官與器官晶片專題系列講座提供了一個專注於探討該領域內理論和技術進步的線上平臺。在此係列講座中,我們將詳細解析類器官的歷史淵源、演變過程、實際應用以及它在生物醫學研究中帶來的革新。
類器官及器官晶片系列大講堂是由生物谷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臨床幹細胞中心(仁濟-Med X臨床幹細胞研究中心)、中國類器官轉化醫學協同創新平臺、上海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等多家科研機構、高校及行業領先企業共同發起的。生物谷作為一個專注於生物科學領域的專業平臺,一直以來致力於推動生物技術的交流與發展。本次講壇的舉辦,旨在匯聚國內外類器官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類器官技術的最新進展和未來趨勢。
即將舉行的第五期專題講座,主題為感覺系統類器官,將於2025年3月28日19:30至20:30進行線上直播。屆時,來自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的劉慧副研究員將發表題為《類器官技術驅動的視網膜再生與靶向治療研究》的專業報告,Bio-Techne 的黃秀豔現場應用科學家將帶來專業報告《感覺系統類器官培養進展與前沿應用》,兩位報告嘉賓也將線上回答觀眾的問題。
趕快掃碼報名吧!


本期嘉賓簡介

劉慧 副研究員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
劉慧 副研究員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醫學博士,長期致力於視網膜疾病與再生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幹細胞與視網膜再生:首次在人視網膜睫狀緣區鑑定出具有再生功能的新型視網膜幹細胞hNRSCs,系統解析其生物學特性及治療潛力;2)新型視網膜類器官開發:利用基因編輯多能幹細胞開發首個視網膜母細胞瘤類器官,揭示腫瘤細胞起源;3)幹細胞乾性調控機制:克隆並命名新幹性基因ESRG,闡明其在多能幹細胞中的調控機制。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專案、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及青年專案、高校科研業務費重點專案等課題。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Sci. Transl. Med、PNAS、Int J Biol Sci、Stem Cell Res Ther等國際期刊發表SCI論文十餘篇,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多項。

黃秀豔 現場應用科學家
Bio-Techne 現場應用科學家
黃秀豔,現為Bio-techne現場應用科學家。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的暨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藥理學與實驗神經科學)聯合培養博士,香港大學博士後,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共發表中英文研究論文14篇,以專案負責人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C)、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Innovation Fund for Technology-based Firms)和香港“醫療衛生研究基金”(HMRF)等。
類器官及器官晶片系列大講堂
該系列大講堂將涵蓋19周的系統課程,我們將側重從類器官的基本概念、設計原則,到各類器官系統的具體應用,以及工程化製備、評價手段等方面,全方位解讀類器官技術。在這裡,您將緊跟領域發展趨勢,拓寬視野,為我國類器官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歡迎加入類器官及器官晶片系列大講堂,共同探索這一激動人心的科學領域!

發起單位(更新中):生物谷及多家科研機構、高校及行業領先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