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4月13日報道,美國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輪番加徵畸高關稅已經淪為笑話。紐約特朗普大廈的紀念品商店裡還有沒有“中國製造”呢?央視記者在當地時間4月12日探訪特朗普大廈商店,發現裡面有許多“Made in China”的標牌被價籤遮蓋住了。

特朗普以減少貿易逆差之名,對全球各國發起貿易戰。然而當美國自身的服務貿易產業面臨被拉入貿易戰的風險時,美媒立刻拉響警報:美國就業在貿易戰中岌岌可危。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這篇文章標題所提到的“關鍵商業領域”正是指的服務貿易領域。其表述“與他國存在巨大貿易順差”,也所言非虛。

△當地時間4月11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發表題為《這一美國關鍵商業領域與其他國家存在巨大貿易順差,美國就業在貿易戰中岌岌可危》

淪為貿易戰犧牲品
美國小企業主:看不到未來
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擾動全球正常貿易秩序,許多美國小型企業也正淪為貿易戰中的犧牲品。有小型企業經營者表示,貿易戰讓他們的企業面臨生存危機,自己看不到美國經濟的未來。

美國小型企業經營者:這不是簡單說一句話的事情,“我們不從這個國家進貨了”“我們去另一個國家進貨”,尤其是這個國家是中國的情況下,我們庫存產品有很多都是中國製造的。

美國小型企業經營者:貿易戰引發了不確定性和混亂,白宮或者別的部門每天都搞出新亂子,出於現在的這些不確定性和混亂,我們很難對未來的事情進行計劃和預測。

美國小型企業經營者:如果貿易戰持續下去,我們可能在一年到兩年內關門,很不幸的是,我真的看不到美國零售業或者經濟的未來。

曾擔任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經濟學家伯恩斯坦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經歷過通脹高企、物價飆升的美國民眾來說,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無疑又是一記重擊,他認為美國發動貿易戰是對美國經濟的自殘行為。

美國經濟學家 賈裡德·伯恩斯坦:我認為剛才這些普通人說的話切中了當前發生的事情的核心,美國普通民眾正在設法挺過貿易戰,他們已經被高物價壓迫了好多年,他們正在看著貿易戰將對自己造成什麼影響,這讓他們的精神更加緊張。不管你是生產者,還是投資者,或者消費者。你知道貿易戰會影響商品價格,剛才你說了,貿易戰會讓每個美國家庭的年均支出多出接近5000美元。對於這場貿易戰來說,這還只是我們目前能算出來的,現在我說的是大多數經濟學家的意見。特朗普想讓其他國家在他這裡鬥作一團,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貿易戰的根本原因完全是無稽之談,所以這就是對美國經濟的自殘行為。

“美國貿易吃虧論”站不住腳
去年服務貿易順差近3000億美元
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報道,美國揮舞“關稅大棒”,試圖縮小貨物貿易逆差,這只是貿易全域性的一部分。儘管美國貨物貿易存在逆差,但涵蓋從線上訂閱到金融服務的服務貿易領域情況正相反。美國政府在計算關稅時沒有把服務出口考慮在內,現在這一領域正被拖入貿易戰。
數十年來,美國與世界其他地區形成特殊交易模式,即其他國家把所生產的汽車、服裝和食品運到美國,作為回報則從美國得到國債、軟體和管理諮詢服務。

資料顯示,2023年,美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突破1萬億美元,佔全球服貿總額的13%。在這一領域,美國與大多數主要經濟體都存在貿易順差,2024年順差總額接近3000億美元,遠高於2000年的770億美元。此外,美國在高價值服務領域優勢更加明顯:其中,智慧財產權使用費和許可費年收入逾1440億美元,遠超其他國家;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美國的服務貿易出口支撐起410萬個高薪崗位,平均時薪較製造業高出25%。

服務業已逐漸成為美國經濟的主導力量。微軟、字母表和摩根大通等公司已取代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成為經濟支柱。軟體和金融產品變成美國主要出口類別。對一些服務業巨頭而言,海外市場現在比美國市場更重要。
世貿組織總幹事伊維拉專門發表《美國是貿易大贏家》一文,駁斥了美國總統特朗普所謂“美國貿易吃虧論”的說法,力陳美在服務出口領域存在巨大優勢。
儘管其他國家和地區無法輕鬆地對美國服務徵收關稅,但可以對美國公司徵稅、罰款甚至發出禁令。
美國政府惹惱外國消費者也讓美國服務出口面臨風險,很多外國客戶可能選擇抵制美國的銀行、資產管理公司等服務機構。美國關稅政策激起的反美情緒導致外國遊客減少赴美,而他們的酒店住宿和機票都被計入美國的服務出口。外國客戶可能反感美國的品牌,關稅衝突導致的經濟增長放緩也將抑制服務需求。

美服貿領域恐被拖入貿易戰
美媒警告:美就業岌岌可危!
基於美國在服貿領域的巨大優勢,當中國的反制措施對準美國電影產業並引發多家美國電影股票大跌時,美媒的預警自然合乎情理。畢竟,在這一領域優勢有多大,遭到反制時,受到的打擊就有多劇烈。
一旦針對美國服貿行業的廣泛反制措施被多國採取,極端情況下,全美非農就業人數中的84%都會面臨失業風險,涉及美國的零售商、大小餐館、酒店、軟體行業、電信及網際網路服務商、航空公司及卡車貨運的物流業、電影製品廠、媒體、學校、醫療保健行業、法律服務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等。

文章認為,即便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能夠實現一定的製造業迴流,其帶來製造業工作崗位也無法彌補美國可能因為服貿行業會遭受的反制打擊而流失的就業。


中國率先發起對美電影行業反制
下一個可能是歐盟
4月10日,中國率先宣佈擬對美服貿領域的電影行業發起反制,將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在這一舉措公佈後,美國多家電影公司的股價大幅下跌,華特迪士尼和華納兄弟探索公司的股價當日分別下跌6.79%和12.53%。
無獨有偶,歐盟方面也正在考慮限制美國銀行在當地的運營,以及對美科技公司處以鉅額罰款。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0日就曾表示,如果歐盟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失敗,除了針對美國商品貿易施加反制措施,美國的科技巨頭等服務行業也將作為反制目標。
不過,在這之前,美國大多服務行業從業者可能早就因為關稅政策引發的經濟衰退陷入入不敷出、失業下崗的困境了。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馬克·贊迪表示,我們是服務型經濟體,所以服務業首當其衝。醫療保健、教育、金融服務。每個行業都會陷入衰退。

美國政府的“神操作”:
大張旗鼓加稅,偷偷摸摸豁免
在多方發出預警後不久,特朗普此前“朝令夕改”的關稅政策再次調整。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4月11日晚宣佈,聯邦政府已同意對智慧手機、電腦、晶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

海關與邊境保護局釋出的檔案顯示,這些產品被排除在政府對貿易伙伴實施的所謂“對等關稅”之外。檔案顯示,豁免的產品適用於4月5日以後進入美國的電子產品,已經支付的“對等關稅”可以尋求退款。
彭博社報道指出,該措施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美國消費者面臨的漲價壓力,同時有利於包括蘋果公司和三星電子公司在內的電子巨頭。金融分析師侯賽因·庫貝西指出,這標誌著美國政府在關稅政策上“180度大轉彎”。
據新華社4月13日報道,美國政府相關網路平臺11日晚悄然釋出上述資訊,與此前高調宣佈一系列加徵關稅政策不同,這一引發輿論廣泛關注的“重磅新聞”是在週末深夜釋出,官網不見連結,記者求證不應,檔案內容繞口……當局的一系列“神操作”值得玩味。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並未在其官網上釋出這一資訊,而是透過一個資訊釋出平臺,該平臺後被確認是供美國政府機構使用的平臺。相關檔案顯示的資訊釋出時間為美國東部時間11日晚10時36分,為週五深夜。記者4月12日早些時候核實官方資訊時發現,白宮方面並未就此公開表態,此後向白宮、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方面求證,也未能得到回應。
不起眼的時間,不起眼的平臺,再加上繞口的公文表述,這彷彿是一則“故意低調”的資訊釋出。
一名資深貿易專傢俬下對記者表示,美國政府這種做法非常反常,用非常低調、非常隱晦的方式,宣佈了影響非常廣泛的關稅豁免,涉及金額或高達數以十億計美元。檔案措辭不清晰、不明確,政策釋出可謂“拐彎抹角”。
與之相比,美國2日高調宣佈所謂“對等關稅”,有白宮的精心佈景,有鋪墊的長篇講話,也有各級官員的“宣介”,可謂大張旗鼓,可還沒到10天就悄然讓步。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是,美國各界對關稅政策的強烈反對聲浪,已對政府形成巨大壓力。
根據貿易逆差隨意計算的所謂“對等關稅”,已引發金融市場劇烈震盪。股市遭遇暴跌,美債遭到拋售,凸顯投資者對於美債和美元作為“避風港”地位的質疑。
此外,包括聯邦參議員特德·克魯茲、蘭德·保羅和前副總統彭斯在內的共和黨內重量級人物公開批評關稅政策,反映美國國內正形成強烈的反對聲浪。
美國民眾對物價可能飛漲、衰退陰雲籠罩的擔憂加深。弗吉尼亞州阿靈頓郡居民帕克斯頓·貝克此前告訴記者,他擔心關稅會引發經濟衰退。如果人們擔心漲價,就會減少消費,企業銷售下滑就會減產,進而裁員,最終可能拖累整個經濟。“照這個趨勢下去,恐怕真的會迎來一段非常黑暗的時期。”他說。
最新的豁免措施又引發更大質疑。共和黨前聯邦眾議員喬·沃爾什在社交媒體發文反問:“如果提高關稅這麼好,為什麼要有這麼多豁免?”
《紐約時報》報道認為,如果這一“重大關稅豁免”措施得以持續,蘋果、英偉達等美國科技巨頭將基本避開原本可能大幅壓縮利潤的懲罰性關稅,而一些已開始搶購的消費者也將免於承受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等電子產品大幅漲價的壓力。此外,這些豁免措施還有助於緩解通脹壓力、穩定市場預期,一定程度上減輕經濟衰退風險。
分析人士指出,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等電子產品的產業鏈早已深植於亞洲,要想將製造工廠轉移回美國,除了時間挑戰,還面臨著政策不確定、成本高昂和技術工人不足等問題。
美國政府的這次“偷偷摸摸豁免”,或許能夠反映出其搬起的石頭確實砸到了自己的腳。
編輯|程鵬 蓋源源 杜恆峰
校對|金冥羽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