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川普和其副手萬斯均要求停止烏克蘭戰爭,並提出以“割地換和平”以來,這似乎成為不可選擇的方案。畢竟烏克蘭主要靠美國金錢和軍援,離開美國援助,恐怕一天都支撐不下去。
南越、阿富汗的經驗表明,美國這個靠山靠不住。
最新民調顯示,在烏克蘭,願意對領土讓步,以換取和平的人數增加。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KIIS)23日公佈的民調顯示,32%烏克蘭人願意對俄羅斯做出某種形式的主權讓步,以換取戰爭迅速結束,與去年相比增長至3倍多。不過,大多數人依然反對放棄任何土地。
俄羅斯發起全面軍事行動以來,佔領了大約18%的烏克蘭領土,包括2014年併吞並的克里米亞半島,以及2022年以來佔領的頓內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熱爾扎。烏軍去年反攻未能取得重大進展後,一直呈現劣勢。
《路透社》報道,這是5月16日至22日期間,在烏克蘭控制領土上,針對1067人所做的調查。32%民眾願意“境內換和平”,與一年前的10%及年底的19%相比,都有顯著增長。
這次民調沒有詢問受訪者,“願意對哪些領土、或者多少領土做出讓步?”
IIS釋出民調結果時宣告,不一定認為“讓步”等於“承認領土歸俄羅斯”,“有些人準備拖延解放被佔領領土,直到未來更好的時機。”
IIS執行主任赫魯雪茨斯基(Anton Hrushetskyi)也表示,烏克蘭人依然支援“不計代價”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
呵呵,可憐的烏克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