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了幾千元學擺攤,結果虧了幾萬塊錢。”


文|鄭穎
編輯|李唐
來源|紅餐網(ID:hongcan18)
封面來源|Pixabay
最近,“賣滷菜月入10萬”的擺攤收徒陷阱刷屏了!
在抖音上,僅“揭秘擺攤賣滷菜月入10萬騙局”這一次條就有約277.9萬次播放,還有多家權威媒體報道。
比如“法制日報”就指出,一批憑藉擺攤“大鍋滷菜”等品類在網路迅速躥紅的博主,打著“收徒”旗號收取各種費用,讓不少想擺攤創業的人紛紛中招。
“月入十萬”的擺攤造富神話,終究是一場專門為擺攤創業人群設計的陷阱。

師傅的別墅寶馬不是擺攤賺的,
“全靠我那2980元學費”
家在鄭州的周敏(化名)向紅餐網表示,近期她的姑姑刷在短影片平臺發現一門號稱能“輕鬆賺錢”的擺攤生意,便讓她向影片裡的博主學習。
該博主自稱擁有“祖傳配方”,只需繳納2580元報名費,就能到線下直接跟博主學習擺攤,還稱“一天能賺一兩千元”。待業在家的周敏有些心動,果斷繳費報名費。
然而在“學習”結束時,周敏卻被告知,製作滷味的底料必須從師傅處進貨,一桶底料的價格為240元。這筆捆綁式的買賣,讓周敏對這個擺攤生意產生質疑。
而後,周敏在購置二手器材時,賣家大東(化名)的一番話,讓她如墜冰窟:“現在餐飲擺攤並不好乾,你的師傅可能是個騙子”。
原來大東跟周敏一樣,也曾師從另一位短影片博主,學習其所謂的“滷味擺攤”。由於實在不好乾,所以才考慮轉手自己的擺攤器材。
當大東將自己得到的調料配方分享給周敏時,她驚覺,自己花三天時間學習所謂的“祖傳配方”,竟然與大東的配方毫無差別。此時周敏才開始意識到,自己被“割韭菜”了。
實際上,像周敏這樣被“割韭菜”的人,不在少數。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
有博主發帖記錄擺攤經歷稱,“我發現師傅騙了我,她的別墅和寶馬不是擺攤賺來的,全靠我那2980元學費。”
另據法制日報報道,河北的閆柯夫婦看到網上大鍋滷菜賣得火熱,於是遠赴安徽學藝,交了2980元學費,3天學成後又購置了三輪車、滷菜大鍋、食材等裝置和原料,在老家城區一路口支起了攤。結果擺了20多天,生意一直沒有起色,大多數時候一天只賣出去五六十元,收回成本都遙遙無期。
在官方媒體揭露這些擺攤割韭菜的騙局後,社交平臺上,出現了不少有類似經歷的網友現身說法:
-
“花幾千元學費,結果虧了幾萬塊”
-
“我老公花了3000多學的,每次忙活一整天只賣300元左右,這點收入第二天還不夠買菜買肉,現在快開不下去了”
-
“要是早知道是個陷阱就好了,但已經學了又不得不堅持下去”
……

擺攤“暴富”三部曲:
僱人排隊、收學費、捆綁銷售
實際上,早在2024年,這批“擺攤收徒”賬號就已開始活躍在各大短影片平臺。
這類短影片賬號,大都聚焦在小吃領域。儘管這些賬號在釋出的短影片中一般不直接強調“收徒”,但這批賬號的名稱,有不少都掛著“收徒”的字尾,又或是在主頁上寫著“技術可教,+v”等關鍵詞,明裡暗裡都在告訴網友可新增其私人聯絡方式諮詢學藝。
具體來看,這批博主的套路主要分為以下三步。
首先是營造生意火爆的假象,以吸引網友關注。法制日報指出,社交平臺上一些“生意火爆”的博主,他們的流量大多是花錢僱人排隊的產物。
這批網紅擺攤博主賬號,在運作之初會先在網上建群,號召群內成員排隊,以此製造線下攤位排隊火爆的假象。然後批次複製”生意火爆“的影片和文案,釋出到相關的短影片矩陣賬號上,並花錢將賬號打造成有一定流量的網紅博主。
只要這些矩陣賬號的流量有起色了,就開始透過賬號,利用具有誘惑性的“暴利”話術招收學員。比如在影片開頭就丟擲類似“負債四十萬,我擺攤三個月就能還清”等話術,讓不少人認為,只要自己交了學費,學了其中擺攤的門道,就能借此發家致富。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
為了讓學徒堅信擺攤能發家致富,這些博主在吸引網友交報名費後,就開始線下教學給報名的學徒開始“洗腦”。
周敏在向紅餐網分享其學習擺攤的經歷時就表示,在學習的過程中,師傅經常透過嘮家常等方式,在不經意間向他們灌輸生意很簡單,很輕鬆,很容易賺錢等話術,“確實很上頭。”
在完成“授課”後,對原料進行捆綁銷售,通常是這些博主的最後一步。
有網友披露,儘管有部分博主宣稱低價教學,並承諾毫無保留地傳授配方,但由於配料被研磨成粉末,學員必須從師傅處購買,否則就做不出所謂的“正宗味道”,這也就相當於把學員變成了師傅的“長期提款機”。
相比於“月入十萬”這類短影片噱頭,真正的餐飲擺攤並不是一場“投機”的斂財遊戲,而應該是奮鬥者的生存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