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這麼說?看圖。





(圖片可上下滑動)
我們常說,商業顧問有兩個最重要的工作,思考和尋找。而尋找比思考重要得多。
所以,前段時間,我和問道中國的企業家們來到了湖南長沙,在我的好朋友黃碧雲老師的講解之下,一起逛了四方坪夜市。

碧雲老師是著名的零售專家,常年在一線調研,出沒在各個夜市裡,為此還落下了工傷,胖了整整6斤。她還特地把這一路的見聞,寫成了一本書,叫做《擺攤式創業》。
我們一邊走,一邊聽,一邊問,一邊吃。收穫頗豐。當然,收穫到的,不僅僅是美食,還有一些商學院裡收穫不到的智慧。
今天,請允許我帶著你,一起逛逛四方坪夜市。


抬眼看去,遠遠的,天上有碗臭豆腐。
走近一看,才發現這是攤主設定的招牌。好讓你大老遠就知道,哎,這有臭豆腐賣。

黃碧雲老師說,在四方坪夜市的300 多個攤位裡,每個攤位的招牌,都儘量照顧到了消費者的習慣。
例如,燈光。為了吸引顧客,遠處能看到的招牌燈光,更亮。但為了防止晃到顧客的眼睛,攤前的燈光又會更暗。
同時,因為招牌面積有限,但為了讓顧客看到,字又要大,所以資訊就只能精簡精簡再精簡,只放顧客最關心的資訊。
比如,賣什麼,賣多少錢。又比如,買一斤送半斤。現做現賣。滿滿的膠原蛋白。想方設法,刺激顧客購買。又或者,老闆自己的名字。尹記鐵板豆腐,楊媽糯米飯烤生蠔,讓老客一眼就能認出自己。


(圖片可上下滑動)
優秀的招牌,就是你一眼看過去,重點資訊一個不落。
而且,還有個細節。很多招牌,都是豎長一條,很適合被手機豎屏拍下來。

這不是偶然,而是商販們在經營中摸索出來的竅門。這樣,最有利於被遊客拍下來線上傳播。
有意思。可是,看著看著,我也有了疑惑。之前看到很多商品的定價,都是六塊九,九塊九,十九塊九。因為,這樣能讓人感覺到“更實惠”。九塊九,就是感覺比十塊錢便宜。
可是,為什麼在這裡,大家似乎都是整數定價?


很少有尾9定價
雖然平常在網購和超市購物的時候,我們常能看到9.9、6.9、7.9這樣的定價方式。但這在小攤上,卻並不適用。
為什麼?
這首先是因為,小攤前的人流量很多,尤其是四方坪這樣的網紅夜市。很多人還是成群結隊來,一買一大兜。如果你用尾數帶9的定價方式,賬就特別難算,算著算著就亂了。
所以,把價格定成整數,更有利於攤主快速交易,效率更高。

並且,如果定價上多放一個9,就意味著放其他重要資訊的空間就少了。牌子上的“9”數量多了,一眼看上去反而顯得貴了。又由於掃碼支付的原因,大家對於“抹零”也沒那麼敏感了。
最後,大家就拋棄了尾9定價的方式,都用整數定價。

忍不住再次感嘆,商業的底層,果然是效率。當流量太多,抓住顧客的注意力,提高轉化率,就成了主要任務。
所有看似不合理的細節背後,都藏著“順理成章”的邏輯和智慧。
不過,這裡招攬客人的手段,遠不止一個招牌。
比如,你看。
前面,有一塊掛在鉤子上的牛肉。它還在跳動,還散發著熱氣。


跳動的牛肉
牛肉在跳,可不是因為裡邊有寄生蟲。
這是因為剛宰殺不久、牛肉非常新鮮,雖然中樞神經已經死亡,但肌肉周邊的神經末梢,還沒完全死亡。

這樣的畫面,就很直觀地傳遞出了“我很新鮮”的訊號。而每當有人想買肉串,攤主現切現串,又再次加深了肉質鮮嫩的印象,讓你更放心。
類似的例子,還有椰子蛋。攤主一刀一刀把椰子的硬殼劈掉,用牛角軟刀,像剝雞蛋一樣,完整地取出椰肉。這,也是在傳遞“我很新鮮”的訊號。現削現榨的甘蔗汁,也一樣。

這,就是“視覺營銷”。除此之外,還有“香氣營銷”。
比如,我們剛才看到的現烤牛肉串。半熟的肉串被壓在鐵板上,洋蔥、迷迭香、辣椒一上,香氣撲鼻,讓人口水直流。

仔細一看,這攤子上烤牛肉串的小哥,也很帥。蓬鬆的頭髮,犀利的眼神,濃眉大眼小臉。
這年頭,烤串都要高顏值了?


高顏值的烤串小哥
是的。烤串,也要高顏值。聽碧雲老師說,顏值這塊,他們招人有專門的要求。就要帥的小哥哥。
不光顏值高。他們烤串的流程,也有講究。
黑色料理手套一戴,一板一眼,手法又急又快,讓人眼花繚亂。
手上不停,他們又開始喊:“來,念口號!”“王中王,蓋中蓋,誰來都是 15 塊”、“轉一轉、搓一搓,竹圈都能烤入味”、“紙巾拿在手,肉串包著走”、“怕辣的不要緊啊,這是廣東寶寶辣、廣東人也能吃”……
帥氣的小哥,眼花繚亂的動作,幽默風趣的口號。這一切,都很適合拍攝短影片,在線上傳播。
真是處處有設計。看著看著,我不禁感嘆:太有絕活了。
碧雲老師一笑,這才哪到哪!有絕活的,遠不止他們一家。能開在這裡的攤位,都有絕活。
什麼意思?


能開在這裡的,都有絕活
四方坪夜市,足足有340個攤位。而在主街街道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流量格外好。
不光是線下的人流量,還有線上的傳播流量。不僅是來這裡拍攝的網紅,很多遊客,看到有趣的好玩的,也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機,拍下來,發到網上。
真是好位置。所以,租金會很高嗎?
並沒有。碧雲老師說,想在這裡租一個好攤位,門檻確實高。只不過,這個門檻,並不是高昂的租金,而是你有沒有“絕活”。
絕活的意思,就是你表現力強不強,是不是能說會唱,是不是能直播,能拍短影片。
這就是長沙夜市和其他地方特別不一樣的地方:流量意識。
就連攤主招員工,都是“會拍攝剪輯,工資另談”。
不拘泥於“好位置多賣錢”。好位置,要用來打造整體流量。流量起來,勢能才會越來越好。
而經營者的智慧,也不僅僅體現在流量意識上。整個四方坪夜市,有一百多種小吃,在刻意篩選下,重複的很少。同種小吃,可能最多接受四家攤位入駐。
這就像我們之前在年度演講中提到的,東京下北澤街區。經營者透過刻意創造的豐富性,從而給消費者更好的消費體驗。
不過,既然這麼豐富,這麼有絕活,互相不會搶風頭嗎?


不同攤位,打起了配合
我們不“搶風頭”,我們“打配合”,攤主笑呵呵地說道。
什麼意思?
如果仔細觀察,你可能會發現,在這裡的攤位,不光互相之間重複的很少,而且大多和臨近的門店有著巧妙的組合。
據介紹,管委會規定,一條馬路,以臺階為界,臺階上歸門面所有。門面的業主,就可以把這個空間出租出去。
這樣一來,這裡便出現了兩組業主。一組,是管委會,負責管理出租路沿臺階下方的空間,另一組,是門面的業主,可以出租臺階上面的空間。
可是,租給誰呢?租給互補的小攤。比如,如果門面裡是喜茶在租,業主可能就會選擇把這個空間,租給賣烤魷魚的商家。吃完烤魷魚,覺得嘴裡發鹹發乾,就很可能會想要再買一杯茶飲。

不光是品類互補,還可以時間段互補。
你上午賣得好,我下午賣得好,我們倆一塊,互相都能沾沾光。早餐店門口開個滷味攤,就能很好地彌補早餐店下午過後一直到晚上的低峰期。
碧雲老師說,這就有點像樂而樂超市的邏輯。因為樂而樂不賣生鮮,所以它會把門口的位置開放給菜攤,門口熱鬧了,也能給門店導流。
不同的門店和攤位組合,互相導流,1+1>2。
有意思。可是,擺過攤的都知道,過了10月份,擺攤的淡季就到了。椰子蛋清涼可口,夏天賣得很好,可是冬天買的人少很多,如果租金還是和夏天一樣,攤主不太能回本。
入不敷出,怎麼辦?要不然,我就不出攤了吧?
沒事,你來。租多大地方,我收多少錢。
什麼意思?


你租多少,我收多少
四方坪夜市的攤位出租,是按米來算的。1米,1500元/月。
這意味著,你可以按照自己攤上的品類,按需租攤。
比如前邊提到的椰子蛋,夏天攤位長度是3米,冬天就可以把攤位長度變成2米。這樣,就可以節省下每月1500元的租金。
反過來,也一樣。冬天特別好賣的小火鍋和麻辣燙,就申請大一點的攤位。

採用這樣靈活的管理方式,四方坪夜市就能在一年四季,都能保持一個最吸引人的狀態。一個隨時都能讓遊客發出“哇,我從這頭走到那頭,根本吃不完啊”感嘆的狀態。
而到了生意淡季,除了可以少租1米攤位,你還可以:讀大學。


這裡,有所夜市大學
這裡說的讀大學,不是回學校讀書。而是去“夜市大學”,學怎麼做夜市。
四方坪夜市的經營方說,一開始,他們也沒想著做“夜市大學”,畢竟這聽起來口氣有點大。只是覺得淡季嘛,大家生意也不多,不如一起交流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心得分享。
比如,你是做鐵板的,我也是。火候怎麼掌握,器具、材料有沒有什麼用著特別順手的?
再後來,大家就開始商量,怎麼做出個品牌出來?要知道,夜市裡不缺品類。可是做來做去,沒幾個出名的品牌出來。
最後,這個本來只是用來交流的平臺,承載的功能越來越多。乾脆,今年直接請來了15個有絕活的夜市攤主,做第一批夜市大學導師。
趁天晴,修屋頂。
整個夜市的生態,就會越來越完善。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攤位發展出來,做自己的連鎖攤位。
擺攤,也能連鎖?


擺攤,也能連鎖
四方坪夜市的不少小攤,都做成了連鎖。
比如,“小二炒飯”。

它為什麼可以連鎖?因為銷量大、易於標準化。把配料比例和順序設定好,就很容易複製,對於下午5點開市的長沙夜市來說,很多下班族的晚餐選擇,就是一碗炒飯。
此外,炒飯的損耗也很低。米飯加熱後再冷藏,不怕壞。配料,又大多是醃製菜,如酸菜、醃蘿蔔,再加雞蛋蔥花。都不需要當天必須賣完。
同樣不需要當天賣完的,還有“一元壽司”。一元一個起賣。賣不完,冷藏一下,第二天也能賣掉。而壽司,還不需要座位,邊走邊吃。

還有,前邊提到的“大牛忙”牛肉大串。有趣的是,就在同一條街上,他們還開了“小牛忙”,專門賣2元一串的小串烤牛肉。並且,互相還不打架。
因為,大牛忙主打男性消費者,大口吃肉。小牛忙呢?主要是女性消費者,優雅品嚐。

所以,你看。哪怕是開一個小攤,也能全城連鎖。
夢想,從來都不分大小。重要的是,你願不願意在平凡中堅持,在細節裡較真。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四方坪夜市,越發“熱氣騰騰”。
街口,人群來來往往。有剛下班,就急匆匆打包晚餐的白領,有挽手散步的情侶,有帶著孩子來嘗美食的年輕父母,還有揹著相機四處拍攝的外地遊客。
看著這些興致滿滿的顧客,攤主們忙的更起勁兒了。手凍紅了,也要把肉串烤好。腿站累了,也要把大餅攤薄。眼燻疼了,也要把蘑菇炸酥。每一碗腦花,每一塊臭豆腐,都發揮出了此生的最佳水平。
真好。真熱鬧。真有煙火氣。
真不愧是長沙。
這裡處處生長著,在商學院裡很難看到的,來自泥土裡的智慧。
而此時此刻,在中國的千千萬萬個街角,一定也還有無數這樣的人,在堅持。還有這樣的市井,在生長。他們,或許只是一個小攤販,卻用自己最勤勞的雙手,支起了一個小攤。他們,或許只是普通人,卻用自己的脊背,撐起一個家庭。
這,就是中國經濟最深處的韌性。
它不是寫在報表裡的數字,而是千千萬萬個普通人用汗水澆灌出來的希望。
只要還有人在為夢想打拼,還有人相信生活會更好,這片土地上的經濟,就永遠充滿力量。
永遠,充滿力量。
P.S.
是的。尋找,比思考更重要。
所以,2025年,我們會繼續走在路上。
繼續問道中國。繼續問道全球。
因為,一個人的成就,大不過他的夢想。一個人的夢想,大不過他的所見所聞。
現在,我也想邀請你,與我同行。
如果,你也對這樣的一線遊學感興趣,歡迎你掃描下方圖片中的二維碼聯絡我們。
讓我們一起,行萬里路,問道中國,問道全球。

*文章為黃碧雲獨立觀點,僅供參考。

觀點 / 黃碧雲 主筆 / 景九 編輯 / 二蔓 版面 / 黃靜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2496篇原創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