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藝人爆未成年交往爭議父母如何與早戀孩子討論戀愛話題?「四步驟對話」自然分享價值觀

日前,韓國男星金秀賢被爆料,曾與當時僅15歲的女星金賽綸交往,兩人年齡差距達15歲,引發社會熱議。
面對這則新聞,不帆心家庭教室創辦人趙老師提醒家長:「這正是與孩子討論『戀愛價值觀』的絕佳時機。」他強調,家長的第一反應和溝通方式,將決定未來親子關係深度廣度
分享四步驟溝通法,期盼幫助家長,在子女首次提及戀愛話題時,能妥善處理、維持親子關係,並傳遞正確價值觀。
青少年戀愛觀的形成與改變
「這世代孩子的早戀,其實源自於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來自於網路的流行文化。」
現在青少年對戀愛的理解與動機與過去大不同:「他們並不像我們以前是以深入認識、或要成為終身伴侶為角度,比較多是尋求陪伴有人聊天為出發點。
觀念的改變,讓許多青少年提前進入戀愛關係,卻缺乏足夠的情感教育準備
「家長們一定要在孩子高年級,女生可能要再早一些,就提早、主動聊『情感教育』的議題。」趙逸帆強調。
四步驟溝通法,深化親子關係
當孩子主動提出想談戀愛的想法時,我們要提供親子間四個溝通步驟
1. 先感謝孩子願意分享
「當孩子來跟我們問『可不可以交男女朋友』時,其實大部分他們可能都『已經』正在進行了。」「他們來問我們,不是要問我們同不同意,而是試探我們的態度,決定之後願不願意跟我們分享更多。
建議,家長的第一反應可以表達:「謝謝你願意跟我說」「很開心你願意跟我分享」。如此回應,能讓孩子感受到被接納,而非立即被否定。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弗6:4
2. 詢問更多資訊以瞭解狀況
第二步,是蒐集更多資訊。
「我們可以問孩子:他現在幾歲?他是怎樣的人?你喜歡他哪個部分?你為什麼想在這個時候談戀愛?」這階段的目標,是瞭解孩子的價值觀,以及他們互動的物件。」
不要與惡人作伴,也不要走壞人的路。
—箴4:14
3. 分享經驗和案例討論
「特別對青少年,教導或阻止都會引發『逆反』,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分享』。」家長可從兩個方向入手:
●     分享自己的戀愛經驗:「我們可以分享自己過去交往的經驗,討論什麼樣的特質是我們欣賞的、什麼是不喜歡的。」
●     討論社會時事:「我們可以用一些新聞案件,像金秀賢與金賽綸的例子,詢問孩子的看法:你覺得這樣的年齡差距合適嗎?為什麼媒體會關注這個議題?」
這種方式,能讓家長自然地傳遞價值觀,而非強制灌輸
4. 設立明確界線與規範
最後,強調要清楚設立界線。
「我們還是要設立界線,說明什麼事情不能做。」特別是關於身體界線,他提醒家長,應清楚說明法律規範:16至18歲要發生親密關係,需經過家人同意;16歲以下則是絕對犯罪。
同時要談論時間、金錢分配和交往後果:「如果影響到學習,我們會提醒調整;如果無法遵守約定,可能會有自由時間或零用錢被限制的後果。」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林前10:23
把握時事議題,向孩子建立健康價值觀
事實上,金秀賢與金賽綸的爭議事件,正是父母可與青少年討論價值觀的好機會。
「我們可以問孩子:你覺得一個30歲的成年人和15歲的青少年交往合適嗎為什麼會有法律規範年齡差距?」
親子間這樣的互動討論,能幫助孩子理解界線保護重要性
從教會信仰的角度,家長也可引導孩子思考:「『什麼是真愛?』在情感關係上,主如何看待我們的身體和交往關係?」
成為避風港的重要性
趙逸帆特別提醒,整個溝透過程,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父母是他們最堅實的後盾:「無論你(孩子)遇到什麼事,就算對方欺負你、罵你、打你,你都可以告訴我們(家長),因為我們是最愛你的人,會為你伸冤。」
很多孩子遇情感傷害,家長往往最後才知道。家長的角色不是老師,而是孩子的避風港,「讓他們在困難時,能第一個找到我們。」
此種安全感的建立,讓子女若遭感情受挫,也能有勇氣尋求幫助,而非獨自面對、或陷入更危險處境。
聖經視角下的情感教育
作為基du徒家長,可將信仰智慧融入與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對話中。聖經中,有許多關於自我價值和健康關係的智慧教導,如:「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4:23)
這節經文提醒你我,情感教育不只是行為上的規範,更是從「心」開始的保守。家長可引導孩子,探討如何保護自己的心,明辨是非,不被一時情感衝昏頭。
我們要忍住擔憂質問的口吻,因為這些負面情緒會讓孩子把心關起來」建議家長在知道孩子的戀情後,可先冷靜幾天,再運用上述四步驟進行親子對話,建立健康的溝通模式。
長按上圖  進入讚賞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