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不是和遠房親戚聚餐,
還真忘了我媽當時在斯德哥爾摩對我說的這句話。
說這句的上一句是,“嬌嬌,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別有後顧之憂”。
當時不以為然,只覺得我媽武俠小說看多了,
而如今這句話的含金量螺旋上升…

時間先拉回年初的飯局,
局上都是舅舅姨姨長輩們,還有我媽閨蜜夫妻倆也一起來了。
總體來說,這飯吃的,又憋又爽

飯還沒上全的時候,氣氛就有點不對,
遠房舅舅率先開始秀自己新買的衣服,對著我說,
”這是你表妹剛給買的始祖鳥,好幾千呢。“
眾人嘖嘖稱讚說道,媛媛剛上班就給你買這麼貴的牌子,指望上了啊。
舅舅又說,
”那可不,好不容易掙錢了,不買點我喜歡的那不白養了嘛。“
原諒我這個土老帽不知道啥是始祖鳥,所以也沒接茬,
查了一下價格果然不低,據說是中年男性彰顯身份的日常穿搭標配。
這時我媽閨蜜的老公嘆了口氣,
“我家這壓根指不上,剛訂了婚,彩禮一分錢也不說給我留點兒,啥也沒買呢,可不就是白養了”
聞言,大家又同仇敵愾似的一頓安撫:
“結婚有了娃就知道父母恩了,以後會好好報答你的。”
飯上桌後,長輩們又開始具體聊起了自家娃都給自己買了什麼東西,每個月打不打錢,
以此判定誰家的孩子更孝順、沒白養。
害,沒想到早早躲開了【催婚催育】局,
卻又早早搭上了【養老報恩】這趟車


當他們問我都給我媽多少錢,買了點啥的時候,我尋思戰火還是燒到了家門口,
怎料我媽直接來了句👇
“這沒有聊的必要,
她給不給我東西,我都沒白養,
生她養她,我從來沒算過收益,也真的沒想過回報,
母女情分是愛一場,
不是投資一場。
讓我幸福,不是嬌嬌的事情”
雖然她有點認真有點上綱上線,有點不圓滑世故,
但當時的我只想說,
“媽媽,抱抱



”
01
生孩子
不需要理由
在我兩年半前生老三的時候,
受到過無數的審判和質疑,甚至被嘲“生育機器”。
所以,到底為什麼要生孩子?
為了有更多的人給我養老?
為了老公更愛我?
不是,都不是。
對我來說,
不生孩子,才需要理由,
生孩子,沒有理由。
如果非要說一個,那就是,我給自己生親人,
給予並收穫更多的愛,陪著他們成長,從而我也獲得成長,
總之,是我發自內心的想,
我享受照顧後的親密,對愛在我和孩子之間流淌這件事樂此不疲。

這麼看來,我是這段關係的發起者,亦是受益者。
因為,孩子是沒有辦法決定和選擇是否出生,生在哪裡的呀。
況且當媽10年,深刻的體會到,
我在他們身上的獲得遠遠大於他們在我身上的獲得
其他不說,
光是孩子獨一份傾盡全部的愛和關注,
就是我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份關係裡都擁有不了的,
這不也是一種恩情麼?

所以,只要他們健康存在,就夠了呀。
孩子是命運饋贈給我最美好的禮物,
而不是我在若干年以後,淚眼婆娑地安頓他:“生恩,你要報答我的生恩。”
幸福只能靠自己成全,
我希望孩子想到我時,內心是充滿力量和溫暖的,
而不是感覺欠了我一屁股饑荒,躲不掉,逃不走。
這是我的初心,相信也是很多寶爸寶媽們的初心,
只不過隨著時間線的拉長,
很多人不能很好地保持,想要的會更多。
可養育的艱辛是選擇生育的必然成本,
不是給孩子的情感高利貸。
咱不能小時候天天告訴孩子我無條件地愛你,
長大後卻又處處唸叨著回報。
這樣的投資心理養孩子,
倘若投資失敗,是撤資還是斷絕關係?
畢業2年的堂妹跟我說,
“自從上了大學後,突然發現父親的存在了,因為一到假期我爸開始要給我做飯了,
並大肆宣揚,親戚朋友都說他愛慘了我,
可我分明從小到大也沒吃過他幾頓飯,平時也沒有關心,沒買過任何禮物,當然,也沒有錢。
愛不愛的我自己不知道麼

還不是看我快畢業了,著急忙慌彌補上,
可這種目的性這麼強的愛,走得進我的心麼?
最多在飯局上吹吹牛罷了”

所以別看我娃小,
我也會告訴經常跟他們說,“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也許現在不懂,
將來,就懂他媽說這句話的含金量了。
02
都自私點
誰也不用給誰不用給我長臉
之前跟你聊過,
自私在我眼裡一直都是中性詞。
但沒跟你說過,我真真切切地希望,將來我的孩子對待自己的大事上,也自私點。
什麼是大事?
無非就是時間,感受,健康,工作,金錢和家庭。
在這些事上,我向他們傳達,
自私點,你的第一順位一定不是我,未來也不會是你們的孩子,而是你自己。
我的幸福,無需你來揹負。
從小培養的主體意識,可以幫他們走很多彎路,
不用等40歲了,被社會撕掉一層皮才驚覺:
”哦,原生家庭是原罪,我要把自己重養一遍。“
我許願,這輩子,有我養你這一場,就夠用了。
雖然我希望你能更好,但也接受你的平庸和平凡,
同樣地,我能給你提供的最好的愛,也就是給你一個還不錯的普通家庭,
咱誰也別嫌棄誰。
也許會有人問,那不需要孝順了麼?
當然不是。
但孝順不是教育出來的,
因為,愛的相互流通是天性,
如果你愛孩子,孝順就是天性,因為他也很愛你,是那種不用特意提出來的好。
相反,如果你沒有好好愛他,
那麼這種自上而下道德綁架式的順從或還債式地孝順,
又有幾分真心,又能維持多久,雙方又是否真的快樂?
當然,以上的所有,僅僅是我認為,你完全可以持相反的意見。
分享出來,是因為發現,
一旦擁有了這樣的心態,養育路上會更輕鬆,人生也會更輕盈,更好過,
因為摒棄了功利心,
因為保持住了初心。
寫到這裡,隱約想起胡適寫給兒子的那段話,
最能表達我心中所想👇
我養育你,並非恩情,只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
所以,我既然無恩於你,你便無需報答我。
反而,我要感謝你。
因為你的參與,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了你的父親,你只是碰巧成為了我的女兒和兒子。
我並不是你的前傳,你也不是我的續篇。
你是獨立的個體,是與我不同的靈魂。
你並不是因我而來,而是對生命的渴望而來。
你是自由的,
我是愛你的。

轉載自公眾號“北歐三寶媽”

「牛娃成長記」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