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人一句話,14萬彩禮結婚;父母一句話,丈夫自殺妻子溺亡…

點選👆王耳朵先生👇關注我,加星標★
01
這個故事,看得人挺感慨。
小王和小薛,都是甘肅靈臺縣人。
兩家同村,二人自小認識。
去年2月底,媒人牽線,父母點頭,到了適婚年紀的小王和小薛很快就在老家訂了婚。
訂婚時,小王父母拿了14萬塊錢給小薛,當作彩禮。
兩個月後,兩個年輕人順利舉行婚禮。
但不知為何,沒有領證。
婚後小王和小薛住在一塊,摩擦也隨之而來。
小王發現,小薛酗酒、抽菸,兩個人常常發生爭吵。
估計是覺得不能再這麼吵下去,過完勞動節,兩人從老家開車回到了湖南益陽,小王上班的地方。
可到達出租屋後不到兩天,小薛又“無緣無故吵鬧”。
小王打電話告訴父母,父母勸他“忍一忍”。
悲劇在一個月後發生。
6月15號晚上,小王和小薛再次吵鬧到凌晨,小王一時想不通,於次日凌晨1點多,跳江自殺身亡。
小王自殺五個月後,小薛在桂林市灕江溺水身亡。
兩家的孩子都沒了,長輩也對簿公堂。
王家起訴薛家,以小王和小薛“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不符合結婚的形式要件”為由,要求薛家如數返還彩禮。
但考慮到小王去世後,小薛這方參與處理了小王的喪葬事宜,花去兩萬多塊錢,這部分費用可以酌情在彩禮中扣除。
最終,法院判決薛家返還剩餘11萬元彩禮。
一樁速成婚姻,葬了兩條人命。
還是一個村裡的,村頭村尾的閒言碎語也少不了,這以後的日子,對兩家人都成了一道邁不過去的坎。
對局外人而言,這樁悲劇,也給很多父母敲響了警鐘。
02
逢年過節家族聚會,飯桌上少不了家長裡短的話題,我問過姑啊嬸兒姨們,最想找什麼樣的女婿。
她們的答案挺多,但最終歸為一句話結尾:
“人好,老實,要是一個地方的就更好了。”
這是不少丈母孃的想法,女兒離開家鄉打拼,找物件要是能在工作城市找個同省的就是抽到了上上籤,本市的最好,要是家門口的,再加上是高中、初中同學,無異於天定姻緣。
覺得知根知底,覺得女兒不會受委屈。
哪怕受了委屈,一個巴掌十分鐘就能拍到對方臉上去。
這是老實話,現代社會想深入瞭解一個人的成本太高了。
大多數男孩父母也是,希望兒媳婦是本地的。
同一個地方,大差不差的家庭狀況,稍微打聽一下就知道對方大概情況。
孩子本人咋樣,父母為人處世如何,一頓飯的工夫就摸清了。
家門口的孩子,是一張安全牌。
但我要說,婚姻裡,不存在知根知底。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關起門後,各人有各人的隱秘。
多少父母沒往更深一層想過,你可能連自己孩子的真實內心都不清楚,怎麼能僅憑住得近就一廂情願認定對方孩子單純無害,是個好歸宿?
你只能摸到對方的根,探不到他們的底。
像小王和小薛,兩人雖然打小認識,但也是結了婚住在一塊後,才知道小薛抽菸、酗酒。
認識,打過交道,不代表知道那個人的內在是什麼樣子。
茶會涼,人會變。
別因距離和交情給感情加濾鏡,一視同仁,多接觸考察,給雙方都多留一點餘地。
03
再一個,小王和小薛的不幸,是催婚和閃婚的結合。
兩個月就結了婚,少不了親戚煽風點火,父母耳提面命。
倆孩子一合計,都家門口的,小時候就認識,能差到哪兒,結吧。
而事實是,一段錯誤的婚姻,弄不好,人生滿盤皆輸,甚至會要了你的命。
去年,23歲的楠楠被家裡不斷催婚,絕望地在平臺發洩,說:“想跳樓”。
男方是舅舅戰友的兒子,條件很好,但楠楠無感,不想這麼早結婚,可父母和家裡親戚同一戰線,逼她結婚。
她不願意,說無愛婚姻不會長久。
她父母不聽:
“什麼喜歡不喜歡,久了就喜歡了。”
“你死了,爸媽也不獨活。”
“你自己談談不好,永遠不會談到這樣條件的。”
“明天見見,把事定下來。”
只是不願和陌生的男人結婚,生病的媽媽每天給她發嘔血和脫髮的照片。
她說:“再逼我,我現在就去自殺。”
他們撕破臉皮,言辭越來越激烈:
“白眼狼,因為你,你媽沒能再生個兒子,你對得起我們家嗎?”
“就是缺乏教育才讓你成這樣。”
“媽媽今天準備壽衣了,你就在外面待著吧,等我哪天嚥了氣,你就是罪人。”
“這輩子你永遠過不好。”
一項項罪名被扣在楠楠身上。
她想逃離,便假裝妥協去相親,提出父母返還她的實習工資。
提到錢,父母從鬆了口氣又變成如臨大敵,一分也不願掏。
楠楠借了錢逃離這個窒息的家,但父母催婚的資訊總是和幽靈一樣,陰魂不散。
“為什麼我離開家了她還是控制著我?”
發完這最後一條帖子後,楠楠再沒開口。
而是楠楠朋友用她的賬號,釋出了一條訃告。
楠楠不堪重負,喝下一大瓶白酒後,吞了不知道多少片頭孢。
她以這樣慘烈的方式離開人世,而她的父母,只顧著翻找女兒的銀行卡。
04
雖然我不想這麼說,但婚姻就是一場豪賭,為什麼非要催孩子以身入局?
想起餘華老師總結的中國式父母的催婚:
“愛不愛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婚結了。
過得幸福不幸福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婚結了。
有錢沒錢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婚結了。
父母催你結婚的意義就在於,你只要成家了,他們做父母的責任就盡完了。”
像小王。
有人說,他結婚證都沒領,為什麼要想不開呢?
換位思考一下,和不瞭解的人過了兩個月,吵鬧了兩個月,但父母讓他“忍”。
他應該訴了很多次苦,沒用,不是沒勇氣離開,而是有一道無形的牆壁把他封閉起來,離開這一次,還有下一次。
在那一刻,他想到的只有死,才能讓他徹底解脫。
如果不是那句“再忍一忍”,兒子的命,不會丟。
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明白:
婚姻這東西,是一種選擇,而不是一種必須。
以前那年代結婚,是因為傳統責任和生活習慣擺在那。
可現在不一樣了,大家都有自己的認知,尤其現在現實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不想那麼早進入婚姻,非常能理解。
哪怕催成了,結了婚,看著兒女生活不幸福,心裡也過意不去。
放他們自由,也讓自己自由吧。
05
很早以前,看過一個人把婚姻形容成蘋果。
大意是說,有時候看著外面紅彤彤的模樣,可能心已經壞了,它會慢慢從內到外,不斷腐爛。
面對這樣一個蘋果,要做的就是趁早丟掉。
而大部分蘋果,雖然看起來個頭不大,沒那麼紅,偶爾還有點磕磕碰碰的傷痕,有陽光留下的曬斑。
但只要切掉不好的地方,剩下的部分依舊美味可口。
或者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誰家的蘋果會一直完好無損。
有的只是,面對蘋果,我們是什麼樣的態度。
催熟的果子,爛得也快。
自然生長的果子,可能不好看,但經歷了風吹日曬,會很甜,品嚐它的人會很幸福。
再說點現實的。
對所有人來說,婚姻是一次可選擇的投胎。
它不在於經濟和階層的轉變,而是會讓人生髮生巨大變化,且不可逆
一旦選錯了,浪費的不止時間和金錢,最怕是摧毀心境。
尤其是失敗的婚姻。
毀掉的不只是正常的生活秩序,還有對愛情、人性的信心,又或是陷入自我懷疑。
最怕是出走半生,回過頭看,原來那段糟糕的日子不是我們必須經歷的。
說句可能會招罵的話:
結婚要盡晚,離婚要儘早。
當然,世事無絕對,只是如果你初上路就覓得良人,就好好經營;如果發現自己走錯了路,也要有勇氣及時回頭。
而做父母的,不要推著他們走,也不要堵在路盡頭。
人生那麼長,我們各自有路要走。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往期好文 
點選藍字即可跳轉

|北京老頭地鐵耍流氓犯下眾怒:公交車上林黛玉,超市打折趙子龍?!

|高考3年後,“土豬”少年慫了:活著挺好,死了也沒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