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斯卡影后到諾獎得主,為什麼成功背後總覺得自己「冒名頂替」?

冒名頂替綜合症在當今社會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女性群體中。康奈爾大學和華盛頓州立大學的一項心理研究顯示,女性出現自我懷疑的機率明顯高於男性。許多知名的成功女性也坦言經歷過冒名頂替綜合症,從奧斯卡影后查理茲·塞隆到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再到 Meta 前營運長謝麗爾·桑德伯格和諾貝爾獎獲得者 瑪雅·安吉洛,她們都承認有時會覺得別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1978 年,臨床心理學家寶琳·克勞斯與蘇珊娜·艾姆斯首次提出「冒名頂替現象」的概念。他們的研究物件是一群高成就女性,這些女性儘管非常優秀,卻始終認為自己不夠聰明。無論獲得多少外界認可,她們都傾向於將成功歸因於運氣或他人的誤判。這類人的典型想法是:「別人眼中的我,比真實的我更聰明」。
隨著研究深入,冒名頂替現象在 1991 年被正式定義為冒名頂替綜合症。這一改變主要是因為研究者發現該現象涉及更多臨床診斷維度,比如長期的自我質疑、由失敗恐懼驅動的行為等。
冒名頂替綜合症還有一些其他顯著特徵:患者往往無法接納他人的讚揚,不斷尋求外部反饋,傾向於討好他人。在展示成就或進行公開演講時,他們通常表現出明顯的自信缺失。此外,他們會追求完美主義,導致過度工作。即便是最微小的缺陷也會讓他們擔心暴露自己的不足,而當無法達到所謂的完美標準時,又會嚴厲地否定自己。
畢馬威的一項研究發現,75% 的女性高管在職業生涯中都經歷過冒名頂替綜合症,其中科技行業從業者的自我否定程度比傳統行業高出 3 倍多。
 5 種常見的「冒名頂替綜合症」型別 | 圖源:The Vector Impact
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榜樣,或者說缺乏有相似背景且在相同領域取得成功的女性。
這可能會讓女性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這是一個惡性迴圈,越缺乏榜樣,就越不相信自己能做到。高階職位上缺乏女性榜樣不僅加劇了刻板印象,還可能會造成這樣一種觀念,就是女性的成功有時只是一個意外。
原因之二,偏見加劇了懷疑情緒。
不得不承認,現在世界依然充斥著各種對女性偏見的聲音,比如,女性不是好的領導者,她們太情緒化,女性不擅長數學或科學,等等。這些偏見,在潛移默化中會更容易讓女性產生對自己的懷疑情緒,進而影響職場表現。
原因之三,缺乏上級的支援。
在工作中,一個好的上級應該能經常給你提供反饋,並且能儘可能提供各種機會去讓你展示自己能力。但如果缺乏這樣的上級角色,成功將變得更困難。
最後一個原因,薪酬不公平。
有統計資料顯示,在相似的崗位上,男女薪酬差距很大。皮尤研究中心 2022 年的一個平均收入分析裡面提到,女性平均收入約為男性的 82%。
首先,冒名頂替綜合症會讓我們處於一個脆弱的位置,讓我們依賴外部的認可。
患有冒名頂替綜合徵的人對別人的負面意見和評價非常敏感,但同時又常常會對他人的積極反饋做出負面反應。而這種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損害我們的人際關係,也會進一步導致自己在工作中處於滿意度成就感較低的狀態。
其次, 冒名頂替綜合症帶來的懷疑和壓力也會限制我們參與重要專案,導致最終放棄重要的機會。
有研究顯示,由於對自己的表現和潛在的未來能力,往往會給出不太有利的系統評估, 很多女性只有在自己滿足所有條件時才會去申請某項工作,而男性只需滿足 60% 的條件,便會申請。
而斯坦福大學的實驗也同樣揭示了這個殘酷現實——在面對同等挑戰時,女性退出競爭的機率比男性要高出 41%。羅盛諮詢的報告還顯示,2024 年第一季度全球 CEO 的離職率激增,其中過去五年裡,女性 CEO 在任命後兩年內離職率高達四分之一,而相比男性只有十分之一。
▲ 在世界500強企業的執行長和董事會層面,女性領導者的數量有了顯著增長 | 圖源:Bain & Company,資料來源:皮尤研究中心
那面對這樣的困境,福布斯雜誌給出了幾個步驟。
步驟一:識別消極的想法,改變內心的對話
福布斯的文章提到,有冒名頂替綜合症的人經常會這樣跟自己說,「我做不到,每個人都會發現我做不到」。這時候,你可以試著用「我內心很緊張,為什麼我會緊張?」這樣的話去替換前面的對自己的否定。改變自己內心的對話,將事實上的自己與感受之間建立一種良性的分離。
步驟二:提醒自己的長處和取得的成就
欣賞自己的長處,一點兒也不容易。我們通常被教育:不要在公開場合表達驕傲,這樣會看作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人。所以,長久以來,我們主要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短處上,而習慣了忽視自己的成績。
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作出該改變,比如在每天用便利貼記下當天順利做好的那些事情,貼在我們經常出現的地方,這樣微小的行動也可以幫助我們保持積極態度。
聯合利華前首席人力資源官,莉娜·奈爾(Leena Nair),就深深體驗過這種微小行動帶來的長期好處。她在聯合利華工作早期,經常發現自己身處的房間很少有其他女性,這讓她感到害怕,不敢開口說話。於是她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在每次發言後,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畫一顆星星。如果開口 5 次,那麼就畫下 5 顆星星。如果提出了一個引發強烈共鳴的觀點,那麼就給自己打雙星。透過這樣的方法,她養成了對自己負責的習慣。離開聯合利華後,她接任了香奈兒的執行長。
▲ 越來越多的女性期望並相信自己能夠走向職業巔峰。調查顯示,在職業不同階段(入職期、職業中期和高階階段),女性對於能夠在中大型公司達到管理層的期望值與信心都有顯著提升。以高階階段為例,從2014年到2024年,期望值從35%上升到81%,信心值從29%提升至91%,十年間分別增長了46和62個百分點。這一趨勢表明,女性在職場發展方面正展現出更強的抱負與自信。 | 圖源:Bain & Company
步驟三:坦誠地與身邊人談論自己的感受
前面我們有提到,產生過冒名頂替綜合症想法的人絕對不在少數, 所以公開坦誠地去談論自己有冒名頂替的想法一點也不羞恥,也許你很快就會發現一個在你看來很優秀很自信的人,也有跟你一樣的想法,公開談論本身,就能減輕一定的焦慮,而在談論中或許又能多一位能給予更多你支援的人。
步驟四:明天再試一次
精密診斷公司 Olaris 的創始人伊麗莎白·奧黛博士曾經分享過,她作為生物科技領域的一位年輕女性科學家和CEO,每天都會遇到非常多挑戰,包括投資者提出的一些荒唐或帶有侮辱性的質疑。她說,面對工作中這些不公平的挑戰, 她經常提醒自己美國作家瑪麗·安妮·拉德馬赫(Mary Anne Radmacher)說過的一句話,「勇氣並不總是大聲疾呼,有時只是在一天結束的時候安靜平和地跟自己說一句:明天再試一次。」
如果今天暫時還沒做到,那就明天再試一次,再試一次識別自己的消極想法、再去提醒一次自己的長處和成就、再試一次坦誠地與身邊人談論自己的感受。在一次一次的嘗試中,逐步積累自己的正向反饋。
在遇到需要鼓起勇氣面對挑戰的時候,希望我們無論是否正在被所謂「冒名頂替綜合症」困擾,都能擁有接納自己的勇氣和能力。
如果你也有在職場上的困惑,歡迎投稿給我們,說不定也會出現在「咖啡豆不定期的職場回覆系列」裡,你的問題或許能引發更多有趣的討論!
以上內容整理自
聲動活潑旗下播客「聲動早咖啡」
想更多瞭解 冒名頂替綜合症
歡迎點選收聽
也可在各大音訊、播客平臺搜尋本期節目
原創/「聲動早咖啡」
排版/Riley
運營/George
更多有趣問題
歡迎來聲動活潑找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