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人員透過替考、洩題、幫簡歷造假等方式協助應聘者作弊,近百人捲入黑色產業鏈。
作弊者筆試有“槍手天團”協助,面試會提前拿到明碼標價的考題。
而成功入職後,推薦人會拿2萬“人頭費”,每月從工資中再抽取3000,連抽一年。

有人光靠賣考題,一年躺賺20萬。
網傳涉案人數達2900多名外包員工、100多名正式員工,金額約6700萬元。

訊息一齣,有網友直呼:
“原來我面試不過,是因為沒交保護費?!”
儘管華為重拳出擊,光速追責數十名高管,開除上百名涉事員工,但還是無法撫平求職者的心酸。
別人拼命準備應試,有人卻靠“鈔能力”躺贏。
網友“求職小透明”說:“去年秋招投了30份簡歷石沉大海,後來咬牙花了2萬買內推,結果HR連我專業都不看就直接安排了面試。”
當大廠招聘變成“金錢遊戲”,普通人努力刷題、熬夜改簡歷的意義何在?

網上有博主吐槽,他以筆試第一的資格,成功進入某公司“五進二”(五人進面試,最終錄用兩人)的面試。
他辛苦準備面試,刷題庫、羅列各種可能遇到的問題,並想出思路和答案、熟知公司的前世今生……為此徹夜複習。
在面試官面前,他拼命剋制“激動的心情、顫抖的手”,燒乾腦細胞應對各種問題。
而有一個面試者,進去一分鐘就獲得了全場最高分。
最終他和這個面試者成功拿到offer,入職後,還沒來得及高興,上司一句話震碎了他的三觀。
上司指著那個面試者對其他同事說:
“這是自己人。”
那一刻,他突然想哭,為另外三個被刷掉的人不值。
那些被頂替掉的普通人,可能是村裡第一個大學生,可能是熬夜改程式碼的程式設計師,也可能是在出租屋裡刷了半年題的年輕人。
他們在被面試環節刷下去時,估計不會想到,自己始終在和一個看不見的“敵人”賽跑。
當“花錢買工作”成為潛規則,普通人還能相信努力的價值嗎?

某大廠內部論壇曾經有個熱帖《我的努力像個笑話》引發共鳴。
發帖人控訴:
“我苦練三個月透過13輪面試,隔壁工位的人卻連TCP/IP協議都說不清。”
該帖獲得2.3萬次轉發,最終被管理員刪除。
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沒有公平,人類會失去仰望星空的能力,社會將淪為一場荒誕的賭局。”
公平被破壞,幸運兒獲得的每一份饋贈,都在蠶食著社會的未來。
當寒門再無貴子,命運的枷鎖世代相傳,“希望”兩個字終將成為笑話。

前幾年,山東農家女陳春秀被頂替上大學的事震驚全網。
2004年,山東冠縣農家女陳春秀望眼欲穿,沒有等到她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這個曾徹夜複習的姑娘不會想到,自己用血汗繪製的未來藍圖,在某個隱秘的角落被隨意塗改。
陳春秀高考成績546分,離本科分數線差3分。

她填報了三個志願,前兩個上海的學校沒有考上,被第三志願山東理工大學錄取。
只可惜陳春秀知道這個結果時,已是16年後。
當年一直沒有等到錄取通知書,她以為落榜了,便外出打工,先後在食品廠、電子加工廠做過工人,還做過拉麵館的服務員。
工作辛苦不說,每月的工資極其有限,經常工作到凌晨,算上加班費,最多時也只有1000元左右。
直到結婚後,她在縣城幼兒園找到幼師工作,狀況才稍微好轉。

由於想重圓大學夢,她2019年參加了成人高考。
第二年,陳春秀在學信網查學籍資訊時才發現,原來自己16年前已經“上了一次大學”。
細查之下,她驚恐地發現,那個2004年在山東理工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專科)入學就讀的“陳春秀”,除了照片不是她本人,其餘包括身份證號碼在內的所有資訊都是她的。
直到進一步走訪調查,陳春秀才知道,一個叫陳雙雙的女孩當年冒名頂替她入學。
陳雙雙父親用2000元買了陳春秀的學籍給自己女兒。
陳雙雙頂替陳春秀上了大學,畢業後順風順水被分配到街道辦做審計工作,平時上下班開著轎車,日子過得舒適愜意。
反觀陳春秀,卻一直磕磕絆絆在底層辛苦掙扎。
雖然此事經有關部門調查核準後,冒名頂替者受到了停職的處罰,但是陳春秀十幾年失去的人生卻再也無法找回。
用2000元改寫他人的命運,這對“公平”二字真是莫大的諷刺。

有網友說:
“我們不怕競爭,只怕競爭規則被私下交易。”
公平是社會未來的根基,時代前進的動力。
如果特權化作隱形的助跑器,規則淪為任人揉捏的橡皮泥,這場人生馬拉松註定不會有贏家。
我們需要的不僅是幾個擾亂公平秩序的人受到懲罰,更需要肅清一切僭越道德底線的行為。
當有人試圖用金錢掠奪別人的未來時,我們至少應該做到:
不讓任何一個努力的身影,在黑暗的角落裡無聲熄滅。

▽
▼
來源:有書(ID:youshucc)。

”。


喜歡戳【在看】,好看的人都點了【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