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商城停業了!

5月16日,上週五。
國內為數不多的C2M電商平臺,宣佈停業休息了。
沒有直接說倒閉不幹了。
而是說突然遭遇黑天鵝事件,一下子就堅持不住了。
什麼樣的黑天鵝事件不清楚,但多半是資金不足。
因為在公開信中,畢勝說到,我們將持續與支援方協商,希望早日得到輸血。
從輸血一詞就可以看出,必要缺錢了。
那麼必要,怎麼就突然不行了呢?

01 必要的業務模式

關於電商有很多模式,比如C2C,C2B,B2B,B2BC2。
而必要則是C2M的模式,即幫助消費者直接對接生產製造商。
而必要的商家,主要以各種的大牌代工的廠家為主,以及部分優質的廠家。
這種理論分析上,使用者是有需求。
所謂花小錢,享受更好的產品服務。
而對於廠家來說,直達消費者 ,省去了各種費用。

02 淘寶、京東的圍攻

這種模式在電商平臺大混戰的時候,還能有些機會。
但隨著電商平臺的攻城略地,以及C端消費者的逐漸減少。
大平臺,把自己的手伸的越來越長了。
比如阿里巴巴一個平臺,就幾乎覆蓋了國內的主流電商模式。
1688、淘寶、天貓、直播、賣菜、閃購、外賣、跨境、閒魚。
而且淘寶以及旗下的陶特,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做源頭工廠的百億補貼。
而京東不僅搞了京喜,搞了工廠扶持,而且自己還在做京東製造。
所以,這種本質上和必要的大牌代工,沒啥區別,關鍵淘寶、京東更便宜。

03 拼多多滅絕式的打擊

多數時候殺死你的,一定是你的同行。
拼多多從2020年疫情以後,發展反而更迅速。
因為大家口袋裡沒錢了,所以發現拼多多的質量也能接受。
包括線下最火的業態,也是硬折扣超市。
以前所謂的品質,大牌代工,對於很多人並不需要了。
我在拼多多花19.9買的T恤,和我線上下森馬、優衣庫花69的感覺毫無區別。
所以很多人,都開始用1688和閒魚了。
必要原本希望去打一波中產,但是國內的中產都要下崗了。
我覺得我也算中產,但是去買必要,我覺得是智商稅。
因為我真的覺得拼多多上旗艦店的產品,價格便宜質量還好。

04 做不了唯品會

那麼同樣是主打品質電商的唯品會,就比必要好呢?
連續這麼多年,一直盈利,而且還是在巨頭的圍剿之下。
其一,唯品會還是抱了微信的大腿,在微信服務的9宮格里,佔了一席之地,有了持續的流量。
其二,唯品會沒有打大牌代工,也不是出口尾貨。
而是實實在在的大牌特價,限時搶購。
就像現在,線下有很多奧萊折扣店,各種大牌產品低至1折。
一邊是大牌,一邊是大牌代工,關鍵是價格一點都沒有便宜多少。
如果是我,我更願意在唯品會上消費。

05 錯失短影片的機會

必要錯過了短影片+直播很黃金的3年,我在網上試圖搜尋必要的賬號。
抖音上有個賬號,粉絲僅有100多人。
大家去看看凡客,屬於典型的靠抖音起死回生的。
難道必要沒有凡客這樣的供應鏈資源嗎?不可能。
但我這些年,幾乎很少聽到必要社交媒體上的發聲。
而且我還發現,必要的傳播思路還停留在早期。
比如我在2021、2022年都有接到過第三方的,找我在公眾號上發必要的廣告。
這就是典型的傳播策略的失誤,你們看看拼多多、轉轉、閒魚、得物等,在短影片平臺的投放力度。
沒有持續的流量,靠所謂的老客戶情懷有啥用。

06 註定不會走多遠

另外,我個人覺得,這種在自己產品上,集中式的宣傳某款產品是來自哪裡代工的,是不長久的。
業務小的時候還可以,業務做大了,品牌也會跳出來制止代理商的。
你代理商自己對外搞商務的時候可以,但是你自己搞銷售,還要這麼宣傳,肯定不行。
除非,你以後不想去接品牌的單子了。
尤其是必要在每個商品標題上 ,都標上了某某產品同原料製造商。
還有一個問題,同原料不代表同規格,這本質也是一種誤導。
所以這種如果持續靠蹭大牌來獲取流量和信任的方式,是很難持續下去的。
那麼,你們覺得,必要還能回來嗎?
源 | 十里村(ID:shilipxl
作者 | 長期專業利他 ;  編輯 | 呼呼大睡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