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立法寒冬”主要源於政治動盪:從歐洲議會選舉、國民議會解散、大選、政府重組,再到年末換總理、預算危機,一連串風暴讓本就複雜的立法機器幾近停滯。
【不只是法律,所有行政法規也在減少】
據法國總理府(Matignon)釋出的資料,2024年法國《官方公報》(Journal officiel)刊登的法規總數——包括政令、法令、通告、備忘錄等——為31,662份,比前一年減少了6%,創十年來最低。而在2021年高峰期,這一數字接近4萬份。
政府秘書長克萊爾·朗代(Claire Landais)4月3日在參議院一場辯論中表示:“這還不是在真正‘減少規範庫存’,但至少我們在去除‘立法通脹’。”
【“少立法”成為政府政策導向】
2024年年初,時任總理加布裡埃爾·阿塔爾(Gabriel Attal)在其政策宣告中就明確表示:“我們將減少而非增加規範”。他曾在一場講話中稱:“上週五我剛宣佈取消10項影響農民的國家規範,後續還將取消更多!”
政府在面對移民法案、養老金改革等高度爭議議題時,也變得更加謹慎:一方面是因為議會無絕對多數,推進立法寸步難行,另一方面也是主動“降溫”,避免更多政治衝突。
【立法主導權:政府首次讓位於議員】
2024年一個引人注目的變化是:政府提出的法案數量(13項)首次低於議會提案數量(26項),這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曆史上頭一次出現如此比例的“反轉”。
從2002年到2020年,政府主導的法案數量幾乎是議會提案的兩倍。而2024年,形勢逆轉,議會掌握了更多主動權。這種轉變也體現出憲法改革的長期影響:2008年的憲法修正案擴大了議會立法權,使其在議程安排中擁有更多話語權。
不過,《世界報》指出,需要注意兩點:
政府法案的影響力往往大於議會提案。例如,2024年政府主導的法案包括將“墮胎權寫入憲法”以及一項特殊財政法案,以保障在無預算情況下國家得以繼續運轉。
一些議會提案其實是政府“幕後推動”的結果,換句話說,是政府“借殼發聲”。
【“2024年將寫入共和國最動盪的歷史”】
《世界報》一篇專欄文章稱:“2024年堪稱‘災難年’(annus horribilis),恐怕是第五共和國曆史上最糟糕的一年之一。”
這一年,法國政府不僅立法癱瘓,還在年末首次出現無預算進入新年度的局面,堪稱歷史性時刻。
在接連更換三位總理(加布裡埃爾·阿塔爾 → 米歇爾·巴尼耶 → 弗朗索瓦·貝魯)的動盪中,法國的“規範機器”陷入低效甚至停擺。
這場立法寒冬是否預示著法國即將迎來新的政治重構?抑或只是一次“短暫低谷”?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