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S停工的兩個多月裡,她唯一的綜藝《小姐不熙娣》由吳姍儒代班。

節目組原計劃由吳宗憲女兒吳珊儒代班至小S半年後迴歸,但這一調整與收視資料的反差令人意外。
吳姍儒代班期間,節目收視率不降反升,3月6日的一集更以1.87%的收視率創下歷史新高,尤其在25-49歲女性觀眾中表現亮眼。

但首月收視亮眼後,節目廣告贊助商卻突然大規模撤離,製作費捉襟見肘,被迫將一週5集的錄製量砍至4集。
據臺媒報道,廣告商因小S缺席大規模撤資,導致收入腰斬。
某美妝品牌負責人坦言:“品牌投放基於小S的獨特風格,換人後效果大打折扣。”
吳珊儒代班後廣告效益走低,印證了“只認小S”的殘酷現實。
而吳珊儒被問及是否後悔代班時,僅回應“不會想那麼多,都很感謝”,並坦言“要小S短時間內走出來很困難”,暗示自己並無退場計劃。

儘管吳姍儒以知性風格贏得部分觀眾好評,甚至出現“讓賢”呼聲,但其代班未能留住核心廣告客戶。
臺媒直指吳珊儒的“穩紮穩打”與小S的“跳脫辛辣”風格差異太大,既留不住老觀眾,也吸引不了新群體。
而吳珊儒在節目中幽默喊話前贊助商“快來贊助”,也無意間暴露了廣告位的尷尬空缺。

面對質疑,吳珊儒否認節目“入不敷出”,稱錄製集數本就“有時4集有時5集”,更直言“習慣被黑”,暗示輿論存在不實攻擊。
但製作組的窘境肉眼可見:為撐到小S半年後迴歸,製作方不得不縮減開支,甚至被業內痛批“惡劣操作”(臺灣綜藝通常將一週內容集中在一天錄製,砍至4集等於成本壓力逼近極限)。
吳姍儒的加入雖帶來新鮮感,卻也觸動小S粉絲的敏感神經,部分網友直言:“節目是S家姐妹的心血,外人再好也是過客。”
節目班底私下坦言“擔心撐不到她回來”,畢竟《小姐不熙娣》不僅是小S重返金鐘獎的“救命稻草”,更承載著大S生前的心血。
據悉,這檔節目由大S一手促成,她鼓勵妹妹振作工作,親自參與策劃並定名,堪稱姐妹倆的情感紐帶。
如今節目陷入危機,小S的復工壓力陡增:既要面對媒體對大S之死的追問,又需平衡外界對“冷血”或“脆弱”的審判。
製作人B2受訪時反覆強調“是小S讓我們等她回來”,表面誇讚其有情有義,卻被質疑“提前甩鍋”——若節目真停播,責任似乎全在小S未能及時復工。
小S團隊多次闢謠稱其“正努力調整情緒,爭取早日復工”,但外界猜測她對節目存亡的焦慮或促使提前回歸。
值得關注的是,小S主持費據傳高達每集30萬新臺幣,而吳姍儒作為代班費用或不足其一半,將財務壓力歸咎於“主持費過高”顯然有失公允。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風波本質是“代班陷阱”——吳姍儒表現越出色,越易被視作對小S地位的威脅,進而引發粉絲對立。

此外,小S個人生活亦添變數。
其丈夫許雅鈞近期頻被曝與異性約會,婚姻狀況再受質疑,若家庭與事業危機疊加,恐令節目前景更加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