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特朗普又雙叒叕搞突襲了!這次挨刀的是越南。
據彭博社爆料,上週特朗普突然宣佈,越南已同意對輸美商品徵收20%關稅。訊息一齣,越南領導層直接懵圈——他們原本以為自己能爭取到10%-15%的優惠稅率,結果被特朗普直接"抬價"到20%,這波操作堪稱"極限施壓2.0版"。
更絕的是,特朗普這次連招呼都沒打,直接在"真實社交"上甩出訊息,把越南政府晾在一邊。越南官方媒體集體裝聾作啞,外交部只能打太極:"談判代表還在努力協調細節。"
(二)
越南這次真是"啞巴吃黃連"。
作為美國貿易戰名單上的"新晉選手",越南去年對美貿易順差高居世界第三,僅次於中國和墨西哥。特朗普早就盯上這塊肥肉,今年7月2日突然在社交媒體上宣佈關稅決定,第二天越南外交部才慢悠悠回應:"我們還在談呢!"
但問題是——特朗普根本沒給談判留餘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透露,這20%關稅將直接疊加在現有"最惠國待遇"關稅上,實際稅率可能突破20%。換句話說,越南商品出口美國成本將大幅飆升,製造業優勢直接被打折扣。
(三)
越南的應對堪稱"教科書式打太極"。
總理範明政緊急喊話:"我們要多元化出口市場!"外交部則反覆強調"談判仍在進行"。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越南現在就像被特朗普拿捏的軟柿子,一邊嘴硬說"不怕施壓",一邊偷偷讓談判團隊加班加點,試圖把關稅從20%往15%甚至10%壓。
不過現實很骨感。特朗普的談判風格大家都懂:先獅子大開口,再象徵性讓步,最後還得按他的條件來。越南這次恐怕難逃"被割韭菜"的命運。
(四)
這場關稅鬧劇背後,藏著特朗普的"老套路"。
1. 極限施壓:先扔出20%的高價碼,再假裝"大發慈悲"降到15%,讓越南產生"賺到了"的錯覺。
2. 社交媒體治國:繞過外交渠道直接發推,把越南政府晾在一邊,最大化談判籌碼。
3. 製造業狙擊:瞄準越南這個新興製造中心,防止其取代中國成為美國供應鏈新寵。
(五)
越南的困境給全球提了個醒:
1、特朗普的貿易戰沒有"贏家",只有"誰輸得更慘"。
2、對美出口依賴度高的國家,必須早做準備——要麼學中國搞產業升級,要麼學墨西哥抱緊美國大腿。
3、社交媒體時代,外交博弈越來越像"閃電戰",反應慢半拍就可能被"割肉"。
總之,現在壓力全在越南這邊了。是繼續硬剛特朗普,還是乖乖認栽?這場關稅博弈的結局,很可能決定未來東南亞製造業的格局。
PS:特朗普的下一刀會砍向誰?印度?馬來西亞?還是……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