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美的集團2024年清倉小米股票
美的集團3月28日晚間公佈了2024年年報。年報顯示,2024年,美的集團出售了超過9億元的小米集團股票,並徹底清倉,合計套現近20億元。2020年美的集團套現了小米集團8.76億元;2022年、2021年美的集團都對小米集團沒有相關操作;2023年美的集團出售小米集團股票金額為 5918 萬元。

評價:美的集團2024年清倉小米股票的決策,本質上是財務投資與戰略競爭的雙重邏輯驅動。自2015年首次入股以來,美的累計套現近20億元,尤其在2024年小米股價突破萬億港元之際選擇獲利了結,體現了資本運作的精準性。更深層的動因在於雙方業務重疊加劇:小米加速佈局空調、汽車等領域(如武漢空調工廠139天封頂),與美的形成直接競爭,而美的同期在智慧家居、機器人等賽道投入超2000億元研發,需聚焦主業。
2、吉利CEO稱不會退出燃油車市場
吉利不會退出燃油車市場,我們認為客戶需求一定是多元化的,吉利將始終秉持滿足使用者不同需求的企業宗旨。”29日,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在2025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期間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淦家閱告訴中新經緯:“當國內新能源市佔率達到60%時,我們同步具備支撐40%燃油車市場份額的體系能力。吉利將根據市場動態持續最佳化產品佈局,不會實施漸進式收縮策略。”

評價:吉利CEO淦家閱“不會退出燃油車市場”的表態,本質上是對市場需求多元化的精準回應。在新能源滲透率突破50%的背景下,吉利仍以近六成燃油車銷量(2024年達128.9萬輛)穩居行業第一梯隊,在三四線城市和海外市場,燃油車仍是主流選擇。若能在混動領域實現突破,吉利或將成為全球車企中“傳統與創新平衡”的典範。
3、使用者吐槽小米su7ultra試駕雷軍秒道歉
3月29日,有網友發文稱使用者試駕小米SU7Ultra遇到問題,在群裡面吐槽,沒想到雷總親自道歉,並表示馬上安排改進。
聊天截圖顯示,有人吐槽,“剛才去小米亦莊超級工廠店試駕ultra,遇到一個挺生氣的事情。前面服務其實都還挺好,停車場到展廳有300米,需要擺渡電瓶車拉。
試駕結束了出來,本來準備坐電瓶車回停車場,才剛剛下午兩點鐘,結果過來的電瓶車說今天沒有擺渡車了”,並稱“這種服務細節很傷人。”
暱稱為雷軍的人馬上回復,“非常抱歉,這是我們沒有安排好。”“我馬上安排改進。”吐槽的人表示,“沒想到雷總回覆這麼快,感謝感謝,可能也是一些小細節,確實剛才有點生氣,但是也確實希望小米持續改進。”搜尋發現,吐槽的使用者暱稱為“杜宏字節跳動”,疑似是抖音集團人力資源副總裁杜宏。

評價:雷軍對小米 SU7 Ultra 試駕爭議的快速致歉,展現了其 "使用者體驗至上" 的戰略思維。在 SU7 Ultra 三天突破 1 萬輛銷量的背景下,這一危機公關不僅化解了服務細節引發的信任危機,更透過 CEO 親自下場強化了品牌溫度。
但事件背後暴露出的服務體系短板 —— 如上海售後排隊半個月、湖北車主跨城修車,與智慧駕駛系統頻發故障形成映象,折射出小米在快速擴張中 "重營銷輕品控"的隱患。若不能在服務標準化與技術可靠性上實現突破,這場看似成功的危機應對或將成為高階化程序中的 "美麗泡沫"。
4、誰在為宇樹機器人“掏腰包”:高等院校招標數量佔比最高
記者梳理天眼查公開資訊發現,近日,宇樹科技產品的中標資訊密集公示。據不完全統計,今年3月以來,宇樹科技中標的專案有十數個,應用場景包括高校、科技場館、智慧巡檢等領域。
總體來看,在不完全統計的招標資訊中,來自高等院校的招標數量佔比最高,科研機構的招標數量也佔有一定比例,企業及其他單位的招標數量相對較少。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人形機器人市場一直處於高需求低供給的情況中,高智慧化水平機器人有望在較為標準的ToB場景中率先應用。
開源證券機械團隊釋出報告稱,隨著人形機器人技術不斷突破與創新,應用場景日趨豐富多元,國產人形機器人有望在危化防爆、礦山、冶煉、核電、電網、消防應急、救援等領域率先落地。

評價:高校作為科研與人才培養的核心陣地,對人形機器人的採購需求源於教學實踐、科研專案及前沿技術探索。這一趨勢既反映了高校在推動人工智慧教育普及中的先鋒作用,也凸顯宇樹產品在價效比和技術適配性上的市場競爭力。此外,高校採購資料(近八年超 30 所高校貢獻千萬級規模)也為宇樹積累行業口碑、拓展工業場景(如巡檢、消防)奠定基礎,形成 "教育反哺產業" 的良性迴圈。
5、博世高管稱特斯拉FSD斷代領先國內方案
博世智慧駕控系統中國區總裁吳永橋在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表示,1月份自己在美國CES上試駕了特斯拉的Cybertruck。“6米長的車,試駕完非常震撼,給我帶來三個特點,極度自信、極度安全、極度舒適,三大差異化是國內所有智駕方案無法給我體驗的。在我看來,很多人不一定認同,特斯拉一段式端到端的基座模型演算法水平是斷代式領先國內所有的智駕方案,至少領先一到兩年”。

評價:儘管國內方案在某些方面仍有差距,但也在不斷進步和創新。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的競爭,國內方案有望在某些領域實現突破,縮小與特斯拉的差距。智慧駕駛技術的發展不僅需要技術上的突破,還需要考慮使用者體驗、法律法規、商業模式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才能推動智慧駕駛技術的全面發展。
6、蘋果被曝正在開發AI醫生,最早明年推出
蘋果公司計劃將人工智慧和健康應用深度結合。當地時間3月30日,知名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爆料稱,蘋果正在開發代號為“Mulberry”的健康應用程式,全新健康應用及AI醫生服務計劃最早於明年春季或夏季隨iOS 19.4一併推出,古爾曼稱其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取代真正的醫生。
具體來說,升級版的健康應用將繼續從iPhone、Apple Watch、耳機或第三方裝置收集健康資料,然後AI醫生將分析這些資訊提供有關改善健康方法的定製建議。
目前,蘋果正利用其內部醫生的資料來訓練AI助手,希望能夠部分代替實際的醫生。

評價:蘋果的AI醫生專案不僅代表了其在智慧硬體上的技術革新,也對整個醫療行業提出了新的挑戰。透過AI技術,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獲得個性化的健康建議,無需去醫院排隊掛號,這將極大地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然而,AI醫生目前的功能還非常有限,它只能根據收集到的資料提供一些基礎的建議,無法進行復雜的診斷。因此,AI醫生更像是一種輔助工具,而不是完全替代傳統醫生。
7、哪吒2距全球第4就差10億了
目前,《哪吒之魔童鬧海》全球票房(含預售及海外)已接近155億元,距離全球影史票房第4位的《泰坦尼克號》還差不到10億元。

評價:《哪吒2》票房距全球第4僅差10億,這一成績令人矚目。影片全球票房已突破154億元,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名,距離第4名的《泰坦尼克號》僅一步之遙。影片在中國大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觀影人次突破2億,同時在北美、澳大利亞、紐西蘭等海外市場也表現不俗。《哪吒2》的成功不僅代表了中國動畫電影的崛起,也展示了中國文化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
8、好書推薦:中年人的雞娃焦慮《我的教育觀》
現在教育內卷,家長們焦慮、孩子們疲憊,似乎大家都在為了分數而戰。再加上,各種AI產品橫空出世,重塑各行各業,過往學習模式和學習觀念似乎越來越跟不上時代了。這種情況下,怎麼才能找回教育的初心,同時和現實平衡?今天,給大家帶來一本能夠重塑教育觀的書——丘成桐的《我的教育觀》。
直擊中國教育痛點
打破填鴨式桎梏
重塑獨立思考與創新精神
為教育者與家長提供破局之鑰
直達教育的新時代解法!
原價79元,金錯刀今日特價:59元!
點選下方瞭解更多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The End
|主編 |張一弛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