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開年以來,由於資金面持續緊張,市場不斷修正對於貨幣政策的預期。本文將比較透過不同利率品種測算市場降息預期的方法,選取合適的方法作為後續定期跟蹤市場降息預期的工具。
一是IRS Repo和FR007的利差。該指標反映了對於未來一年資金面鬆緊(FR007中樞)的預期,間接反映對於政策利率的預期。2025年以來,IRS Repo-FR007的倒掛幅度一度從2024年末的30-40bp走闊至50bp左右,近期已經修正至30bp左右。
二是浮息債和固息債到期收益率的利差。該方法優點在於計算過程簡單,結果較為直觀;缺點在於標的債券的數量有限、成交活躍度偏低,需要定期更換標的。截至3月10日,浮息債隱含的1年LPR降息幅度在未來0.85年和1.83年分別回落至7bp和16bp,較上年末分別回落14bp和21bp。
三是LPR利率互換隱含的遠期利率。優點是利率互換交易的掛鉤利率是1年LPR和5年LPR,反映的LPR降息或加息預期較為直接;缺點是當前LPR利率互換的成交活躍度下降,部分期限無成交,導致定價資訊的有效性下降。2025年2月,LPR利率互換在多數期限無成交,最新測算結果隱含降息路徑的參考性偏弱。
綜上,在當前市場條件下,使用IRS Repo利差和浮息債利差來跟蹤市場降息預期變化相對可行,LPR利率互換隱含降息預期的有效性下降。
2024年12月以來,市場降息預期較為強烈;開年以後,由於資金面持續緊張,市場不斷修正對於貨幣政策的預期。2025年,外部不確定性增加,對於降息潛在空間和節奏的把握,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之一。
那麼,如何高頻跟蹤市場預期的降息幅度變化?我國市場上目前沒有直接交易政策利率的利率期貨,例如芝加哥交易所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我們在2025年1月的貨幣政策月報中曾經分析了IRS Repo的隱含降息幅度,以及不同情景下的市場降息預期的演繹路徑。
本文將比較透過不同利率品種測算市場降息預期的方法,選取合適的方法作為後續定期跟蹤市場降息預期的工具。
一、IRS Repo和FR007的利差
我們在1月貨幣政策月報《降息預期“搶跑”的三種演繹》[1]中使用了IRS Repo和FR007的利差來測算市場降息預期。上述指標的優點是IRS Repo交易較為活躍,可以較為靈敏地反映出市場預期的變化;缺點是FR007本身可能出現短暫的季節性波動,此時即使市場對未來一年利率的預期未發生變化,二者利差也將變化,透過對FR007進行移動平均處理,可以改善這個問題。
嚴格來說,該指標反映了對於未來一年資金面鬆緊(FR007中樞)的預期,而非直接反映對於政策利率(7天逆回購)的預期。由於IRS repo的浮動端以7天為週期重置、按最新的FR007計息,IRS repo的定價反映了投資者對於未來一年FR007中樞的預期。從利率互換浮動端和固定端的計息天數來看,IRS FR007的兩端均為365天,因而此處直接使用IRS固定端和浮動端的利差衡量市場預期;而掛鉤LPR的利率互換兩端計息天數不同,在下文計算時需要考慮這種差異。
我們在1月貨幣政策月報中指出,在降息預期在短期內落空的情景下,IRS Repo-FR007隱含的降息幅度可能收窄。從最新的利差走勢來看,市場對於降息預期進行了修正,2025年以來,IRS Repo-FR007的倒掛幅度一度從2024年末的30-40bp走闊至50bp左右,近期已經修正至30bp左右。


二、浮息債和固息債的利差
由於浮息債的票面利率需要跟隨掛鉤基準利率重定價,在降息預期下,浮息債相較於可比固息債的價格下跌、收益率上升,二者的利差可以視為市場預期降息幅度。
我們主要使用浮動利率的政策性金融債券作為標的債券,近年來發行的債券以LPR、DR007掛鉤較為常見。我們選取2024年以來,每個月都有成交的浮息債,作為活躍券標的,考慮到剩餘期限較短的債券,利率波動較大,剔除到期日在半年以內的債券,保留了4只債券,其中包括2只掛鉤1年LPR的債券和2只掛鉤DR007的債券,均為按季度付息;同時,選取發行日和期限接近、發行人相同的固定利率債券,計算浮息債和固息債的收益率利差,作為浮息債券隱含降息幅度。以3月10日為例,掛鉤1年LPR的剩餘期限為0.85年和1.83年的浮息國開債隱含降息幅度分別為7bp和16bp;掛鉤DR007的剩餘期限為0.99年和1.85年的浮息國開債隱含降息幅度分別0bp和18bp。
這種方法的優點在於計算過程簡單,結果較為直觀;缺點在於標的債券的數量有限,由於臨近到期日的浮息債跟蹤偏差放大,需要定期更換標的債券,如果一段時間內無新發浮息債券,可能導致缺少跟蹤標的。我國債券市場上浮息債標的偏少、成交活躍度也偏低,也對這種方法的適用性形成制約。
從浮息債隱含的降息幅度和LPR報價的實際走勢來看,2024年1月,浮息債隱含的LPR降息幅度為20bp,2024年全年,1年LPR實際降息幅度為35bp,超過了市場預期;在2024年9月24日央行宣佈降息後,市場開始交易LPR降息幅度,浮息債和固息債利差最高達到29bp,10月21日LPR降息落地後,浮息債利差回落。2024年12月,結合2只不同期限的掛鉤1年LPR的浮息債收益率,浮息債隱含的1年LPR降息幅度在未來1年、未來2年分別為21bp、37bp。2025年1月以來,浮息債隱含的降息預期不斷修正,截至3月10日,隱含的1年LPR降息幅度在未來0.85年和1.83年分別回落至7bp和16bp,分別回落14bp和21bp。



三、LPR利率互換
理論上講,透過不同期限的LPR利率互換的定價,可以測算出市場預期的LPR降息幅度和降息節奏(相關研究請見《LPR利率互換隱含降息預期》[2])。這種方法優點是利率互換交易的掛鉤利率是1年LPR和5年LPR,反映的市場對於LPR的降息或加息預期較為直接;缺點是當前LPR利率互換的成交活躍度下降,部分期限無成交,導致定價資訊的有效性下降。
自2019年8月LPR報價改革後,LPR利率互換成交量曾經一度上升,2020年4月,單月成交量曾經超過1000億元;然而,此後LPR利率互換的成交活躍度已經再度下降,2024年全年,掛鉤LPR1Y和LPR5Y的利率互換交易名義本金分別為716億和100民幣。以2025年2月為例,掛鉤LPR 1Y的利率互換合計成交21筆,名義本金131億元,期限為9M、5Y和其他期限的分別成交1筆、15筆和5筆,由於並非所有期限都有成交,沒有可供參考的最新活躍成交價格。
根據2025年2月的LPR報價,1年LPR和5年LPR分別為3.10%和3.60%。以3月10日的利率互換定盤曲線來推算隱含遠期利率,未來3個月、6個月和9個月的1年LPR分別為2.52%、3.04%和2.58%,對應著1年LPR未來3個月降息超過50bp、未來6個月降息不足10bp、未來9個月降息超過50bp;未來3個月、6個月和9個月的5年LPR分別為3.20%、3.19%和3.01%,對應著5年LPR未來3個月降息40bp、未來6個月降息超過40bp、未來9個月降息接近60bp。考慮到2025年以來,LPR成交活躍度偏低,並非所有期限都有成交,LPR利率互換定價隱含降息路徑的參考性較弱。



綜上,IRS Repo和資金利率的利差可以作為對資金面變化預期的跟蹤指標;LPR利率互換可以直接反映市場對於LPR的降息或加息預期,但使用時需要關注其成交活躍度;浮息債的利差可以作為1年LPR或DR007預期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張漪,推動銀行間衍生品市場高質量發展,金融市場研究,2022年9月
注:
[1]何帆,郭於瑋,魯政委,降息預期“搶跑”的三種演繹,2025-1-6[2025-3-11],https://app.cibresearch.com/tiptap_web/index.html#/shareUrl?id=6943de019af8ad2f9167e4a8066a65e6&from=app&appVersion=533
[2]顧懷宇,何帆,魯政委,LPR利率互換隱含降息預期,2021-8-29[2025-3-11],https://app.cibresearch.com/shareUrl?name=000000007ae2490e017b9111842321ec&appVersion=533
★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