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談AI、殺人機器人、中美競爭、火星及創業經歷
按語:本文為馬斯克做客共和黨重要政客,德克薩斯州參議員特德·克魯茲(Ted Cruz)的播客節目的摘選。節目在白宮進行(馬斯克在白宮有辦公室),整個訪談大約一小時。前面部分主要介紹“政府效率部”(DOGE)的工作,後面開始閒談其他的內容,從人工智慧到火星到馬斯克的創業。本文主要包括除了華盛頓政治以外的其他內容。以下是部分要點:
1. 十年後,人工智慧會超過最聰明的人類
2. 十年後,90%的汽車行駛里程將由自動駕駛完成(5年後為50%)
3. 有10~20%的機率會出現殺害(乃至毀滅)人類的機器人
4. 決定中美人工智慧競賽的是先進晶片;先進晶片90%在臺灣生產。如果發生臺海衝突,中國大陸統一臺灣,競爭就“結束”了
5. 見過的最聰明的人:Larry Ellison(甲骨文)、Larry
Page(谷歌)、Jeff Bezos(亞馬遜)
6.人類可以在2029年登月,最晚再推遲2~4年
7. 20年內可以在火星建立自給自足的定居點。可以支援100萬人殖民
8. 創業初期在PayPal和Peter Thiel有矛盾。後來和好了
9. 成立SpaceX的初心是登上火星,當時做成公益,主要是為了激勵公眾,讓NASA下決心啟動登上火星的專案
10. SpaceX的早年,還到俄羅斯去買火箭(洲際彈道導彈)
11. 智慧財產權保護/專利屬於弱者。除了少數領域(例如藥物研發)外,應該都廢除。
12.為什麼注重執行力:搞製造業企業逼出來的,為保證質量和效率,不能外包,都選擇自產
13.一天睡6個小時,所有醒著的時候都在工作
14. 不吃社交飯局。吃飯時都開會。
15.回憶了一下第一次創業時睡辦公室的時代
(全文約10,0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Verdict with Ted Cruz”播客
2025.3.19
正文:
1.人工智慧的發展
特德·克魯茲(Ted Cruz):我想問一下,人工智慧方面,在未來10年,對於普通人而言,人工智慧會讓生活發生哪些改變呢?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嗯,10年是很長的一段時間。以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10年後,人工智慧在認知層面上做任何事可能都比人類更出色。我覺得10年後,人工智慧可能會比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同時,還會出現大量機器人,也就是人形機器人。
··· ···
(全文約10,000字)
馬雲押注AI戰略助阿里巴巴“東山再起”
按語:本文為海外權威媒體《金融時報》對中國科技領軍企業的深度觀察,基調正面,客觀報道了阿里巴巴戰略專注AI賽道成功轉型的積極樣本,也展現了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人工智慧浪潮中的戰略定力、發展潛力及長期競爭力。2025.3.19
(全文約5,3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How Jack Ma's pivot to AI rehabilitated Alibaba
The Chinese tech giant is establishing a lead in a fiercely competitive sector, and
its billionaire founder is back in favour
馬雲押注AI戰略助阿里巴巴“東山再起”
中國科技巨頭在激烈競爭的行業中確立領先地位,億萬富翁創始人重獲青睞
撰文/Zijing Wu & Eleanor Olcott
載於/Financial Times
日期/2025.3.17
正文:
2022年最後幾周,就在中國解除為期三年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之際,馬雲正處於低谷期。
Salesforce與Manus顯示了智慧體的成本高企
按語:載於The Information的一則關於Manus的報道,指出團隊推出的產品一開始主攻美國市場,沒想到意外在中國社媒爆紅,也引發監管關注。其在國內的應用將需要本地化的人工智慧。此外,結合Salesforce可以看出,智慧體的成本仍然不菲。2025.3.18
(全文約1,6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Salesforce and Manus Show the High Cost of Agents
Salesforce與Manus顯示了智慧體的成本高企
撰文/Juro Osawa
載於/The Information
日期/2025.317
正文:
Manus這款能夠接管使用者的網路瀏覽器來執行諸如預訂旅行行程和進行股票分析等任務的人工智慧軟體,讓開發它的中國初創公司陷入了困境。該公司滿足對這款產品(也被稱為智慧體/智慧代理)需求的能力,既受到其伺服器容量的限制,也受到龐大運營成本的制約。
··· ···
(全文約1,600字)
Manus的時代:人工智慧實驗走向臺前
按語:本文載於《經濟學人》,報道了一下Manus這款中國AI工具的推出及影響;1)以Manus為代表的自主智慧代理正在推動AI實驗從實驗室轉到現實場景,並且可期很快就會推到更廣泛的公眾;2)在AI技術已經進入新的臨界點,技術和商業競爭不斷加速;3)同時,舊有的安全機制及治理框架卻在瓦解——無論來自大企業的自律(關起門來慢慢測試),還是來自監管(關注人工智慧風險);4)未完全成熟的技術也在快速推向市場,留給競爭對手的時間也不多了,迫使各方加速產品迭代,搶佔領先地位,而AI風險必然也隨之放大。2025.3.18
(全文約1,4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With Manus, AI experimentation has burst into the open
The old ways of ensuring safety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rrelevant
Manus的時代:人工智慧實驗走向臺前
傳統安全防護機制加速失效
載於/The Economist
日期/2025.3.13
正文:
看著Manus人工智慧代理的自動操作在十幾個瀏覽器視窗中滾動,著實讓人心裡發毛。如果你給它一項可以在網上完成的任務,比如搭建一個社交媒體賬號的推廣網路、研究並撰寫一份策略文件,或者為一場會議預訂機票和酒店,Manus會制定一份詳細的計劃,生成一個自身的執行版本去瀏覽網頁,並盡最大努力完成任務。
··· ···
(全文約1,400字)
美國經濟“不敗金身”何以破滅
按語:本文載於英國《金融時報》,指出美國經濟的“不敗神話”和“例外論”正在特朗普治下破滅:1)年初時市場一片為美國經濟叫好,現在全部“傻眼”;2)特朗普反覆無常、自相矛盾的關稅政策超出市場預期、導致市場混亂,帶來了各種不確定性,導致企業陷入迷茫,無法做出規劃與投資;3)貿易戰升級衝擊全球供應鏈,推高企業成本、引發國內通脹,導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4)政府機構大規模裁員引發法律糾紛與社會動盪;5)關稅也未必能導致產業迴流,更有可能只是抬高價值;6)消費者信心指數暴跌已顯示經濟預期的惡化;7)美國經濟光環褪色,重新引發投資者對歐洲和中國市場的興趣;8)現在回顧,特朗普政府開局時經濟尚可,市場預期良好,但憑藉一系列的“自毀”政策,打爛了一手還算不錯的牌。2025.3.20
(全文約3,5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How the US economy lost its aura of invincibility
Tariffs and cuts to the federal workforce are raising uncertainty and sapping confidence, while investor exuberance has faded
美國經濟“不敗金身”破滅之謎
關稅政策與聯邦裁員加劇不確定性,市場信心持續流失;投資者狂熱情緒同步退潮
撰文/Sam Fleming, Harriet Agnew & Gregory Meyer
載於/Financial Times
日期/2025.3.14
正文:
週二,特朗普在一群企業高管面前表示,隨著企業釋放出數千億美元的投資,他感受到美國企業界正湧動著一種“新的活力”。這位總統在商業圓桌會議上補充道:“關稅正在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
··· ···
(全文約3,500字)
美元會繼續貶值麼?
按語:本文作者Jim O’Neill為高盛資產管理公司前董事長、英國前財政大臣、“金磚國家”概念的提出者。他認為,美元或將步入長期貶值通道。1)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非但不能支援強美元,而且會對實體經濟形成衝擊;2)美國已經展現出經濟衰退訊號,通脹預期飆升,未來可能陷入“滯脹”;3)全球還在加速推進“去美元化”程序,透過貨幣協定與貿易結構調整減少對美依賴(也部分歸因於特朗普關稅)。作者認為,美元疲軟恐怕已經不是短期市場波動的結果,而有周期性、系統性、結構性原因。如果美元繼續貶值,則可能動搖整個美元體系的地位。2025.3.19
(全文約1,8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Will the Dollar Continue to Fall?
美元會繼續貶值麼?
撰文/Jim O'Neill
載於/Project Syndicate
日期/2025.3.19
正文:
“不僅存在週期性因素,還有結構性甚至系統性因素,這些都可能使美元更有可能持續走弱。美國經濟的警示訊號正在閃爍紅燈,而大多數其他國家都在迫切尋找方法,降低本國經濟對唐納德·特朗普治下美國的依賴。”
··· ···
(全文約1,800字)
為何以色列終止加沙停火協議
按語:以色列終止加沙停火協議並重啟軍事行動,本質上是其戰略意圖的延續及外部條件成熟的結果。1)停火談判第二階段的核心矛盾在於:以色列拒絕接受哈馬斯對加沙未來的安排,尤其反對全面撤軍與終止戰爭,導致協議框架坍塌;2)以方長期擔憂哈馬斯利用停火重建軍事能力,借情報預警為重啟攻勢製造必要性的藉口;3)以色列透過有限軍事行動與撤離指令試探局勢,為後續全面地面進攻埋下伏筆;4)特朗普政府無條件支援以色列,其默許姿態打破前任拜登時期的制衡格局,為以方提供了政治庇護。多重因素交織下,以色列最終撕毀協議,將短期戰術打擊與長期“消滅哈馬斯”的戰略目標捆綁推進,而人質危機與地區和平則淪為這場博弈的犧牲品。2025.3.18
(全文約2,9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Why Israel has ended the ceasefire in Gaza
Stalled deal with Hamas causes collapse of peace as Israel resumes its military action
為何以色列終止加沙停火協議
與哈馬斯的協議停滯導致和平程序破裂,以色列重啟軍事行動
撰文/Henry Bodkin
載於/The Telegraph
日期/2025.3.18
正文:
以色列在經歷了近兩個月的平靜後,重新開始對加沙地帶進行轟炸,且有跡象表明隨後將重啟地面攻勢。
··· ···
(全文約2,900字)
歡迎加入「兔主席的寶藏」,這是兔主席/tuzhuxi和朋友們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定位: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風格:理性、邏輯、簡單、通透
持續: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內容:國際臻選(整理註釋評論、全網稀缺高質量內容)/快評(觀察、視角、心得、影書評、圖片)
點選下方
“閱讀原文”
可快速加入
【兔主席的寶藏】知識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