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特朗普在談話期間突然說到中美關稅談判成果將有利於中國的“統一與和平”,瞬間引發了人們的高度關注。

特朗普的原話是:“我認為,這對中國來說會很棒,對我們也很棒,也將對統一與和平很棒。”特朗普這句話多少有些“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意味,直接把臺灣民進黨當局嚇夠嗆,很快便在13日進行了回應。
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辦公室發言人郭雅慧就在13日表示,按照臺當局方面目前掌握的情況,中美經貿談判的內容並沒有涉及臺灣問題。她還稱,賴清德當局將“持續掌握情勢、穩健應對挑戰”。
臺灣外事部門發言人則聲稱,美方在整個日內瓦會談過程中並未涉及臺灣議題,並稱“美方對臺承諾依然堅定、未曾改變”。

從民進黨當局的回應可以看出,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態度對臺灣的內外政策起著決定作用。不然,也不會出現特朗普剛提及臺灣,嚇的民進黨當局就各種發聲解釋。說白了就是心虛的表現,生怕美國在此次的中美貿易關稅談判中拋棄臺灣。
中美經貿談判到底談沒談臺灣?
雖然目前沒有確切的訊息,但是中美經貿談判商談的核心是關稅,不太可能涉及到臺灣問題。但實際上是,無論談沒談臺灣都不重要,因為美國上趕著與中國談就已經詮釋了一切。
眾所周知,中美關稅大戰是由美方掀起的,目的很明確,一是縮小中美貿易逆差;二是割中國的韭菜,償還美債;三是透過關稅大戰企圖摧垮中國的經濟。

但結果是,中國離開美國還有全世界市場,但是美國卻離不開中國。不然,也不會有美國國內十幾個州州長聯合起訴特朗普政府,也不會有美國民眾大規模囤積中國商品。
也就說,美國新政府的計劃落空了,只能上趕著和中國談,並且關稅最終回到原點。
要知道這與剛開始特朗普政府對華不斷提高關稅的強硬態度截然不同。一場關稅大戰,讓全世界認識到,即便是美國,也奈何不了中國。華盛頓用盡了所有手段,依然是無效的。

這場影響全球,受世界矚目的關稅戰,論影響力,甚至超過了臺灣本身。但美國依然向後退了,那麼臺灣作為中國的內政,還涉及到軍事衝突,那美國政府又如何幹涉?
臺灣當局緊張的原因:關稅戰將美國干涉臺灣的最大底牌扒乾淨了。
臺灣當局之所以緊張特朗普的發言,實際上並不是緊張特朗普的態度,而是當前中美實力的對比。那就是美國已經無法透過任何手段去限制中國的發展。這意味著一旦中國大陸決心統一臺灣,美國將乾瞪眼,毫無辦法。

因為美國干涉臺灣無非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是軍事幹涉,一方面是經濟制裁。軍事幹涉目前看根本不可能,因為解放軍已經建立了全世界最完善也是最強大的“拒止體系”。美國航母哪怕都派到臺灣地區,怕也是有去無回。
經濟制裁就更不可能了,因為無論什麼樣的經濟制裁都無法同此次的中美關稅大戰相比。中美關稅大戰讓臺灣明白,美國已經不可能在經濟上限制中國,更不可能和中國“脫鉤”。
未來臺海一旦有事,美國除了嘴炮幾句,怕是不會有任何行動,畢竟出力不討好的事誰會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