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一仞
來源 | 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春節期間,除了看春晚,看電影亦是不可或缺的視覺盛宴。
《蛟龍行動》作為春節檔電影之一,是繼《紅海行動》後,又一部把中國海軍推向銀幕的軍旅大片。
它還是6部春節檔電影中,唯一接受點映的電影。
演員張涵予曾發帖稱:“片子真硬,才敢這麼幹。”
一看演員陣容,有一個熟悉的名字映入眼簾:段奕宏。
在官方曬出的花絮中,他身著海軍制服,一臉嚴肅地看著鏡頭,正為拍攝定妝照做好準備。

縱觀段奕宏的影視作品,軍旅片讓人記憶猶新。
2006年,他在《士兵突擊》中飾演A大隊中的隊長“袁朗”;2009年,他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飾演團長“龍文章”。

編劇蘭曉龍曾評價:“因為看了段奕宏飾演的袁朗,我才放心寫了《我的團長我的團》裡的龍文章。”
段奕宏精湛的演技常被人稱讚,誇他是天生的演員。
他也許不是最有天賦的演員,但他是個敢拼命的演員。
正是抱著“戲瘋子”的態度,他三獲影帝,成為別人眼中的天才演員。

考入中戲,把熱愛做出了成績
在演戲上,段奕宏一直懷揣著一股狠勁兒。
他戲稱自己是個自虐型演員,甘願成為戲奴。
2010年,在拍攝電影《西風烈》時,有一場戲需要他在疾馳的兩輛車之間縱身跳躍。
這個動作對專業的武行演員來說都頗有難度,稍不注意就會被捲入車底。

導演建議他用替身,他卻選擇親自呈現這段“跳車大戲”。
段奕宏連續跳了兩次,身上已經滲血淤青,但他還嫌不夠。
“剛才兩車距離太近,沒有危險度,我們得保證鏡頭的價值。”
為了幾秒鐘的鏡頭,他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去演戲,驚得網友直呼他為“戲妖”。
與他合作過的導演陳正道曾感慨:“他讓導演們的壓力很大。”
聽到有關他“難搞”的傳聞,段奕宏的回應一如既往地犀利:“不是我難搞,是創作本身就難搞。”
“只有置身於近乎絕望的境地,我才能逼自己迸發出一個新的氣質。”
回望他走過的路,這種為戲執著的性格,與他的家庭緊密相連。
1973年,段奕宏出生於新疆伊犁的一個工人家庭。

小時候,他常被父母帶著一起看電影。
漸漸地,他開始嚮往熒幕裡的生活,一向調皮的他,只有在看電影時才能安靜下來。
他的父親曾是一名軍人,正直善良,而且從來不服老。
路遇壞掉的井蓋,父親頂著腰傷,也要搬起青石板蓋在井上。
這種精神,在無形之中影響了段奕宏。
段奕宏的追夢之路,始於在學校表演的一個小品。
那次演出,正好被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的一位教授看到了。
他託話劇團團長給段奕宏帶話,鼓勵他去考藝術院校的表演系。
一席話宛如一顆火種,燃起了他心中的演員夢。
他坐了四天三夜的火車,來到了北京。
來到北京的第一年,他就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
但他黝黑的皮膚、木訥的眼神、一副憨憨的模樣,實在不招評委老師的喜歡。
20分鐘的面試,以一句“不夠高,不夠帥,文化課一塌糊塗”宣告了他的落榜。
第二年,段奕宏的學校來了一位中戲老師,他幻想著能遇到第二位伯樂,但他錯了。
對方看完他的表演後,直言不諱:“孩子,退一萬步,你也考不上中戲,別考了。”
果然,第二次考中戲,他依然落榜了。
段奕宏開始懷疑自己不是演戲的料。
但他沒有放棄,選擇了最笨的辦法——努力學習。
他不信命,第三年還要報考中央戲劇學院。那段時間,他每天只睡3個小時,把全部精力花在備考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他成功了。
1994年,段奕宏以西北片區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中戲表演系。

渴望被愛,卻不敢將暗戀宣之於口
邁進夢中的學府,段奕宏很快意識到,自己只是拿到了進場的門票,遠遠談不上融入中戲。
身邊的同學大多來自大城市,見慣了新事物。
反觀他一身土氣,說話帶著口音,顯得呆呆的。

當別人探討某部電影時,段奕宏只能站在一旁,一句話都插不上。
他害怕被同學看不起,總是裝作不在乎,容忍著對方的打趣。
有次活動,大家坐在一起,暢想未來的戲路。當時,彼此都很客氣,誇對方能走偶像派路線。
唯獨到他這兒,師哥師姐卻調侃道:“這孩子以後適合走農村路線。”

大一那年,是段奕宏最自卑的一年,他甚至動了輕生的念頭。
他覺得學校的一切都與他格格不入,彷彿陽光都不願在他身上多停留片刻。
在他最無助的時刻,熱情開朗的陶虹走進了他的世界。
陶虹形容那時的段奕宏:“就像一根繃緊的繩子,隨時可能會斷掉的樣子。”
出於對他的關心,陶虹給段奕宏帶了芒果。
他先前從未吃過芒果,不知道要剝皮去核,直接一口咬上去,硌了牙。
令他感到溫暖的是,陶虹並沒有笑話他。
相反,她耐心地為他剝皮,一步步教會他如何吃芒果。

陶虹在剝開芒果皮的同時,也剝去了段奕宏自卑的外衣,他久違地感知到,原來有人是在乎自己的。
芒果事件發生後,緊隨其後的年夜飯事件,更是令他感動不已。
因為要省車費,大學4年段奕宏沒回過一次家。
陶虹知道後,硬是把他拉回家一起吃年夜飯。
這些看似稀鬆平常的事,令段奕宏難以忘懷,一顆暗戀的種子也就此種下。
但面對國家運動員出身的陶虹,他還是膽怯了,沒能及時說出那3個字。
20多年後,在某個頒獎後臺,段奕宏開玩笑地在鏡頭前告白:“我暗戀的人在後面,我們班的陶虹。”

也許是不想讓已為人妻的陶虹難堪,他馬上找補說:“那個時候青春懵懂,見到優秀、漂亮的女孩,就會有暗戀的情愫產生,很正常!”
這讓網友頓時嗑起了“段憶虹”的糖。
不過正如段奕宏所說:“一件事如果沒有成全它的胸懷,最後一樣也得不到。”
錯過的感情固然可惜,但他依舊在努力尋找自己的真愛。
畢業後,他入職了中國國家話劇院。
這期間他曾談過一段長達7年半的戀情。
可惜的是,他的精力一直在事業上,偏偏又是個不懂浪漫的人,兩顆心越走越遠。
那段時間,因遲遲等不到新的話劇演出,段奕宏還面臨著揭不開鍋的困境。
迫於生計,他開始拍影視劇,卻未料到,竟有一朵新的愛情之花,在他眼前悄然盛開。

因戲生情,13年丁克恩愛如初
告別了7年的戀愛後,段奕宏的內心無疑是痛苦的。
在一個節目中,主持人問他:“經歷七年之痛後,你還相信愛情嗎?”
段奕宏堅定地回應:“我相信。”
2002年,在拍攝《記憶的證明》時,他認識了女演員王瑾。
王瑾出生於內蒙古,初中曾去國外留學。
2001年,她回國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就讀表演系。

論資排輩,王瑾還得喊段奕宏一聲“師哥”。
在遇到王瑾前,段奕宏一直認為自己不會討女孩的歡心。
直到遇見了王瑾,他才彷彿開竅了。
有一次,他給王瑾打電話,謊稱自己在外地拍戲,請她幫忙取個包裹。
結果,到了取包裹的地點後,王瑾見到了段奕宏。
歷經了9年的戀愛長跑,兩人在2011年6月12日,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王瑾的父親上臺致辭時,毫不掩飾對女婿的讚賞:“我感覺段奕宏這個孩子做事有毅力、認真、不怕吃苦,對王瑾很好、很專一。”
段奕宏更是難掩激動:“有你們在,有心情、有韌性、有動力、有意義。長相守,我們能!”
儀式結束後,二人擁吻下臺,將一時的牽手化作一世的牽心。

有媒體曾問他,是否享受當下的婚姻生活。
段奕宏給出了肯定的答覆:“我一直很享受生活中的一切。”
自從嫁給段奕宏後,王瑾就回歸了家庭,很長時間不曾拍過戲。
一直到2021年,段奕宏作為主演兼監製,才再度與王瑾合體出演《雙探》。
網路上,王瑾高調曬出夫妻恩愛合影,積極為段奕宏宣傳新劇。

事業蒸蒸日上的同時,兩人何時要孩子也是家人朋友頗為關心的點。
2015年,主持人曾問段奕宏什麼時候生孩子,他只是笑著回了一句:“正在努力。”
後來,有知情人爆料,段奕宏遲遲未要孩子,是因疼惜妻子所致。
原來,王瑾對生育之痛有較深的恐懼,兩人深思熟慮後,打算不要孩子,做丁克一族。
當被問道:“沒有孩子維繫婚姻,老了不怕寂寞嗎?”
段奕宏毫不在意,稱他有愛妻,二人一起變老才是最浪漫的事。
是啊,幸福的婚姻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保持知足,生活才能更接近幸福。

擁抱家庭,與自我和解
前半生追求生命深度的段奕宏,後半生逐漸關心起生命的溫度。
2020年10月,他在接受採訪時,深入談起對家的感受。
曾經他拼命想要逃離的故鄉,如今每回去一次,就喜悅一次。
自從父親去世後,他更加重視母親的身體健康,生活重心也從事業上逐漸往家庭上靠。

他反思自己,以前總是以工作忙為藉口,沒能肩負起照顧父母的責任。
但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如何用更多的時間陪伴老人和妻子,是他一生的必修課。
隨著他花在家庭上的時間變多,近年來,有關夫婦倆恩愛出行的鏡頭也越來越多。
2022年11月23日,有媒體拍到段奕宏陪伴愛妻在商場購物。
王瑾負責在貨區挑貨,段奕宏則靜靜守在一旁,配合妻子挑選款式。

2024年11月17日,電影《風流一代》的首映禮線上下開啟,段奕宏帶著王瑾一同現身。
他將手搭在妻子手上的細節,讓粉絲狠狠磕了一波糖。

不得不說,雖然兩人很少在公眾面前刻意秀恩愛,但這並不表示他們的感情不濃烈。
段奕宏結婚至今,緋聞為零的記錄,就是最好的證明。
拼搏半生,這個為演戲奔波一生的男人,開始放慢腳步,重新思索生命的意義。
他早已與自己達成了和解,不再為長相而自卑。
與其讓觀眾覺得長得漂亮,他更願意讓觀眾覺得演得漂亮。
也許正如他結婚時所說,享受生活中的一切,便是生命的意義。
參考資料:
1.南方人物週刊:段奕宏 無所顧忌
2.三聯生活週刊:破牆者 段奕宏
3.新京報:段奕宏 別逼我走那條喧鬧的路
4.人物:段奕宏 站在水中央
5.新天地:封面人物段奕宏:是我們離不開父母

*作者:一仞。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中國家庭幸福生活引領者,專注女性成長與婚姻幸福,探討如何更好地愛自己、愛家人。


資源領取
資源領取
○ 加州小學教材1-6年級全套
○ 60集自然拼讀動畫
○ 兒童運動影片《Little Spor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