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乘用車零售同比增長26%,多重利好助力市場回暖
文|宋立偉
編輯|趙成
受春節假期影響,2025年2月,全國乘用車零售環比下降23%,但依舊佔據歷年同期零售高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預計,隨著春節假期後各行各業快速轉入正常運作,車市將恢復快速增長。
3月10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分會(下稱:乘聯分會)釋出最新統計資料,2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38.6萬輛,同比增長26%。相較於1月乘用車零售同比下降24.5萬輛,2月同比增長28萬輛,從而實現了1月—2月中國乘用車零售累計1.2%的正增長。

其中,就新能源汽車而言,2月其零售滲透率仍未過半。乘聯分會資料顯示,2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68.6萬輛,同比增長79.7%,環比下降7.8%,零售滲透率49.5%,較2024年同期滲透率提升15個百分點。

從月度國內零售份額看,2月比亞迪、吉利、長安等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份額73%,同比增加4.4個百分點;合資品牌新能源車份額進一步下滑至2.1%;理想、小鵬、蔚來、小米等新勢力企業份額增至20%;特斯拉則下降4個百分點,零售份額跌至3.9%。
崔東樹表示,新能源汽車的零售滲透率波動主要受季節影響。1月—2月,受春節長途出行及氣溫影響,消費者對新能源的續航補能更為敏感,因此,新能源滲透率出現顯著回落。隨著天氣轉暖以及二次購車消費人群逐漸增多,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將隨之上揚。
至於2月車市的整體表現為什麼明顯強於以往春節後的低迷走勢?崔東樹分析認為,價格是關鍵。他表示,由於2025年春節在1月29日,2025年2月是春節後的開局月,隨著2025年報廢更新與置換更新政策的逐步啟動,加之車企主動穩定價格預期,這對提升銷量有一定的利好。
當然,這並不代表價格戰已經趨緩。乘聯分會跟蹤市場價格發現,2025年1月—2月,純電動車型新車平均降價幅度高達17%,插混車型新車也達到了10%,燃油車型新車則為11%。
2025年2月,豪華車的促銷逐步達到25.8%的高位,較同期增加5.6個百分點;合資燃油車促銷達21.3%,較同期增加2.3個百分點。
進入3月,作為汽車新品推出的重要時間點,很多廠商的新車在大量推出。僅3月6日—3月10日,就有不少於10款新車上市。分析人士認為,在國家促消費政策推動下,很多省市出臺了相應促消費政策,疊加車展等線下活動的全面恢復也將加速聚攏人氣。由於近期的碳酸鋰等價格處於低位,有利於廠商持續最佳化新能源車型的成本結構和產品迭代,車市關注度也將持續升溫。
2025年汽車行業政策補貼和優惠力度再創新高,成為撬動整體汽車市場繁榮、加快新能源消費過渡到大眾普及階段的關鍵因素。
崔東樹預計,2025年,車輛報廢更新可達500萬輛,報廢補貼金額約900億元左右,而各地的置換政策穩定有力,預計可置換1000萬輛,接近1300億元。同時,2025年的新能源車產銷預計1600萬輛左右,帶來超2萬億元的銷售額。
此外,2025年是車輛購置稅免稅政策優惠的最後一年,在當前的新車銷售市場規模下,估計可以釋放出約2000億元的車購稅免稅利好。疊加上述補貼,合計規模將達4000多億元,相對於5萬億的汽車銷售額,其力度可謂歷史罕見,對車市發展的支援力度也屬史上超強水平。
事實上,截至3月5日,全國已經收到2025年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超31萬份,汽車置換更新補貼申請超70萬份,合計超100萬份。3月6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2025年要把擴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統籌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推出更多務實管用舉措。

責編 | 王 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