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特朗普再宣佈:100%關稅!澳洲這一產業,將遭受重創!

特朗普最近可沒閒著,又要加關稅了。
這一次,他將關稅之手伸向了文化領域
澳東時間今天上午,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上聲稱,他已指示美國商務部和美國貿易代表在美國境外製作並進口到美國的電影徵收100%的關稅。
作為好萊塢電影的“重要外包地”,澳洲的影視製作業,預計將受到不小的影響。
特朗普宣佈100%關稅
針對電影產業
特朗普再次出手,這一次是電影。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聲稱:“美國的電影業正在迅速消亡。其他國家正在提供各種激勵措施,吸引我們的電影製片人和製片廠離開美國。好萊塢以及美國的許多其他地區正在遭受重創。”
他還聲稱,這是“對國家安全的威脅”。

可問題來了,這稅要怎麼收?
此前,特朗普打著讓製造業迴流的旗號,對所有的實體商品徵收關稅。
牛肉就是牛肉,玩具就是玩具,是在港口的商船上存放著的,這才能由海關收取關稅;但電影不是實體商品,屬於文化領域的智慧財產權。
一份電影的複製,過去還需要膠捲,而在現在可能只需要一個隨身碟,或者透過網路直接傳輸,根本就不透過海關。這要怎麼收關稅?

怪不得有很多網友表示,特朗普已經成了“關稅魔怔人”,看到啥都想收關稅。
假設美國要直接對某部上映的電影徵稅,那稅收也應該是反映在票價上,屬於消費稅,說不定還要新設稅種,這就需要美國國會立法了。
如果這稅真能收起來,
那可以稱是“歷史性的關稅”了,
給關稅賦予了全新的定義!
此外,一部電影的製作過程可是非常漫長的。
如果粗略劃分,可以分為拍攝前的前期製作,中期的拍攝製作,和後期製作三個部分,這些部分都可以在不同的國家完成,就像波音的飛機是由全世界供應零件一樣。
所以,什麼樣的電影才算“進口到美國的電影”?
特朗普沒解釋,他也不會解釋,他只管隨口開一個數字,剩下的工作自有手底下的工作人員完成……

電影“外包”是普遍現象
澳洲電影行業恐受影響

近年來,好萊塢電影雖然整體上“顯露頹勢”,但在電影這方面,美國對其他國家是絕對的順差。
美國電影占全球一年總票房的50%以上,每年都有多部好萊塢大片在全球收割數億美元的票房。
而且,Netflix、Disney+、HBO Max、Apple TV+這些流媒體巨頭也在不斷地向全世界輸出內容,當然也包括澳洲。
僅以Netflix為例,根據2024年第三季度的資料,其海外會員總數就高達2億以上。

他們的背後,則是Netflix、迪士尼、環球、派拉蒙這些頂尖的影視製作公司。
世界各國,早就看這些巨頭不順眼了。
好萊塢電影,都快把其他國家的電影行業摧毀得差不多了,結果特朗普居然稱好萊塢“要完了”,真是太離譜。
特朗普此舉,等於是給了全球其他國家一個“靶子”,讓他們可以名正言順地針對這些流媒體巨頭。
客觀來說,就像美國的制造業外流一樣,影視製作的“外包之風”也確實席捲美國。
在美國本地拍攝和製作電影,實在太貴了。
比如,著名的電影《泰坦尼克號》,主要是在墨西哥拍的。1996年,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在墨西哥建了泰坦尼克號的複製模型,用來拍攝電影。
其視覺特效,則由總部在中國香港的“數字王國”公司負責製作。
就這樣,拍《泰坦尼克號》時還數次超出預算,成為當時預算最昂貴的電影。
在美國之外,有些城市為在好萊塢以外拍攝電影和電視劇的影視工作室提供了鉅額稅收減免,吸引公司來拍電影。
由於成本和特效製作等的關係,很多好萊塢電影都選擇在國外拍攝和製作,比如澳洲、加拿大等地的工作室,尤其是那些需要大量特效的好萊塢“大片”
比如,著名的《金剛狼2》就主要是在澳洲的攝影棚拍的:
《海王》也是在昆州拍的:
好萊塢能賣得出高票房的,通常也是這些大片。
如果這些電影全部回到美國製作,成本再翻個倍也不好說,那還怎麼盈利?
若關稅真的落地,此舉將使澳洲的影視製作產業受到不小的影響。
不過,由於特朗普社交媒體上的帖子總是含糊不清,目前還搞不清楚這關稅要怎麼收。
理論上來說,電影是無法被直接收取關稅的。
對於世界各國而言,反制措施也很簡單,無論是打擊美國的流媒體巨頭,還是直接減少美國電影在本國上映,都屬於“精準打擊”。
或許特朗普這一拳,直接把美國電影產業搞死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加州傳統意義上是民主黨的地盤,好萊塢當然也是。
從這一點看,特朗普也算打擊了自己的“競爭對手”?
綜合來源:9 news、X等


以上為正文內容
↓關注悉尼見聞,看見不一樣的澳洲↓

↑ 滑 動 查 看 更 多圖 片,掃碼觀看↑

點選此處“閱讀全文”,下載澳洲印象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