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美國經濟分析局(BEA)最新發布的資料,加州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已達到 4.1萬億美元,超越日本的 4.02萬億美元,正式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整體、中國和德國。
如果有人一定要抬槓,美國沒有加州還能不能排世界第一的位置?資料顯示,即使去除加州的資料,美國仍然以25萬億美元的超高GDP高居世界第一。

州長
“加州正在引領世界”
加州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在回應這項成就時表示:“加州不僅在與世界同步,還在引領世界。我們的經濟蓬勃發展,是因為我們投資於人才,優先考慮可持續發展,並相信創新的力量。”
紐森指出,加州經濟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多年政策累積和投資導向的結果。然而,紐森藉機發表了對川普的關稅政策的反對意見
“我們認識到,我們的進步正受到現任聯邦政府不計後果的關稅政策的威脅。加州的經濟是國家的動力,必須得到保護。”
商業推廣
展望未來
恐無法繼續保持優勢
根據BEA的資料顯示,加州的經濟表現優異,與其多元且高科技導向的產業結構密不可分。從矽谷的科技與人工智慧產業,到好萊塢的電影電視製作,再到中部的農業與葡萄酒業,加州各地區形成了互補共生的經濟生態。
然而,目前從矽谷到好萊塢,都瀰漫著一股“逃離加州”的情緒,在矽谷,特斯拉最早宣佈搬到德州,隨後惠普等科技公司也紛紛宣佈將總部搬遷到德州。
而在好萊塢方面,越來越多的明星和製作公司離開加州,有的在拉斯維加斯,有的在鳳凰城,還有的遠在邁阿密等城市。前不久剛有文章分析,好萊塢恐怕會成為娛樂界的“底特律”。
這些公司逃離加州,唯二的原因就是“稅負太高”和“治安太差”,如果加州不能繼續做好這兩方面的工作,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搬離加州。
與此同時,加州經濟也面臨著其他方面的挑戰,包括:
-
住房危機與高生活成本:對中產階級和年輕家庭形成較大壓力;
-
極端氣候與自然災害頻發:野火、水資源短缺問題長期困擾;
-
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出口風險:高科技出口受關稅影響日增;
-
技術泡沫與勞動力結構失衡:部分傳統行業發展受限。
不知大家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