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製作、明星都在外流,好萊塢即將成為影視“底特律”

還記得史泰龍、馬克·沃爾伯格(Mark Wahlberg)等好萊塢明星紛紛宣佈搬離加州嗎?曾以電影夢工廠、紅毯星光、豪華豪宅和時尚精品聞名於世的魅力之都洛杉磯,正面臨一場潛在的經濟地震。
專家警告稱,如果不及時應對娛樂產業的流失,這座天使之城可能步底特律後塵,成為“下一個經濟荒原”。
據FilmLA最新發布的報告,2025年第一季度洛杉磯地區實地拍攝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銳減了22.4%。面對如此劇烈的下降,業內人士發出嚴正警告:一旦娛樂產業持續外流,洛杉磯的支柱性經濟結構將陷入深度危機。

商業推廣

原因
稅負太重了,製作公司出走
電影與電視製作長期以來都是洛杉磯經濟的命脈,從好萊塢山腳下的攝影棚,到遍佈全城的後期製作公司,產業鏈帶動了成千上萬的就業崗位。然而,如今這一支柱正在被“稅負”壓垮。
行業領袖指出,加州高昂的州稅正在驅使大製作專案轉向稅收友好型州份,如喬治亞、路易斯安那和新墨西哥州。Realtor.com的報道顯示,業界正敦促加州政府將現行的娛樂製作稅收抵免從目前的20-25%擴大至最高35%,以提升本地競爭力。
在週一舉行的洛杉磯市政廳會議上,這一問題成為核心議題。製片人諾埃爾·斯特曼在會上直言不諱:“如果我們不馬上採取果斷行動,加州的電影和電視產業很可能步底特律汽車工業的後塵。”
前車之鑑
汽車城的崩塌
底特律曾是美國工業的驕傲,是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三大車廠的總部所在地。可到了20世紀60年代,工廠外遷、全球化競爭以及城市管理不善,使這座曾經繁榮的城市在幾十年間迅速凋敝。
21世紀初,底特律遭遇大規模抵押貸款違約危機,數以萬計的房屋被止贖,大片街區化為“鬼城”,甚至出現以1美元價格出售房產的慘象。
如今,洛杉磯的專家擔憂,若影視產業崩塌,這座城市也可能陷入類似困境。
參議員本·艾倫在市政廳發言中指出,洛杉磯面臨的核心問題之一是飛漲的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價格。“工作室不在乎在哪拍,他們只關心成本,”他說,“而我們的大多數中產階級製作人員,根本負擔不起住在這裡。”
根據Realtor.com的資料,洛杉磯市民的年均收入為95,625美元,但截至2025年,該市的平均房價已飆升至965,300美元,是收入的10倍。也就是說不吃不喝10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這種極端的住房負擔率,不僅壓垮了工薪階層,也迫使許多製作人員轉移至生活成本較低的地區。
禍不單行
山火讓好萊塢損失慘重
繼2023年美國演員工會(SAG)與美國電視和廣播藝人工會(AFTRA)的大規模罷工,造成數十億美元經濟損失之後,2025年初席捲南加州的伊頓山和帕利塞茲山火更為影視行業雪上加霜,因為在太平洋帕利塞茲居住著許多好萊塢演員。這場大火讓他們一生的奮鬥功虧一簣。
除粗以外,火災迫使劇組暫停拍攝、劇本延期、外景場地毀損,直接影響數千名工作人員的就業。儘管火災的影響可能是暫時的,但其與長期結構性問題疊加,已讓洛杉磯娛樂產業處於多重壓力之下。
洛杉磯不僅是好萊塢的代名詞,更是全球數十萬影視從業者的夢想家園。但如今,這座城市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產業流失、生活成本飆升、自然災害頻發與勞資矛盾加劇,共同勾勒出一幅令人憂心的圖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