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取消“僅退款”;巴菲特增持日本五大商社;葉國富要領導永輝超市的改革丨百億美元公司動向

1688 取消 “僅退款” ,還要和工廠一起研發產品。
鬆綁 “僅退款” 的平臺又多一家。阿里旗下 B2B 電商平臺 1688 將於 3 月下旬取消僅退款政策。
此前,買家因質量問題發起僅退款申請後,平臺會介入,進行退款,無需商家同意。僅退款政策取消後,再發生類似情況,平臺將不再介入處理,轉而根據買家信用體系判定,如果買家符合要求,平臺會出資補貼,商品無需退回,商家也無需承擔相關費用。
此外,1688 還推出新業務 “源選”,計劃與白牌工廠共同研發產品,首階段選擇大健康、出行、居家領域。“源選” 也計劃與品牌聯名,比如與北京同仁堂合作研發草本配方漱口水。
聚集源頭工廠的 1688 因低價吸引消費者。2023 年 11 月,阿里將 1688 列為四大 “戰略級創新業務” 之一,並稱其將以 3 – 5 年為週期持續投入。2024 年,1688 活躍買家數同比增長 55%。截至 2025 年 2 月,1688 年度活躍買家數(AAC)超過 1 億。
巴菲特增持 5 家日本商社股票,4 家持股比例超過 9%。
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 3 月 17 日的財務檔案顯示,公司已增持 5 家日本商社(三井物產、三菱商事、住友商事、伊藤忠商事和丸紅)股票,在其中四家持股比例超過 9%。公司曾說,自己持有的日本股票總價值 “遠超伯克希爾持有的美國以外任何其他國家的股票總價值”,並計劃 “長期” 持有,比例可能高達 9.9%,但需要董事會特別批准。巴菲特今年 2 月在致股東信中說到,五大商社同意對伯克希爾 “適度放寬” 持股比例 10% 以下的限制。
葉國富要領導永輝超市的改革。
據《聯商網》,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成為永輝超市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名創優品於 2024 年 9 月成為永輝的第一大股東,當時名創優品以 63 億元的價格,收購永輝 29.4% 的股份。
在內部會議上,葉國富稱,2025 年,永輝的關鍵詞是減虧,要 “三提兩降”:提人效,提業績,提毛利;降成本,降費用。
2021-2023 年,永輝超市連續虧損,歸母淨利潤累計虧損 80 億元,但歷年虧損有所收窄。2024 年,虧損額又同比擴大。據公司業績預虧公告,永輝預計 2024 年歸母淨利潤虧損 14 億元。2024 年下半年,永輝開始學習河南零售企業胖東來,試圖透過增設顧客休息區、提高員工工資和福利等舉措轉型。
永輝同時在推動建設自有品牌。葉國富說,2025 年,永輝計劃上架 60 支新品,孵化至少 10 支超過 1 億元的超級大單品。同時,預計透過 3-5 年供應鏈生態建設,推動自有品牌達到整體銷售額的 40%。
3 月 17 日,永輝第六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上,董事張軒寧反對該決議,認為董事兼 CEO 李松峰不該被排除在外,並列舉理由:李松峰任職期間,帶領團隊學習胖東來模式,成功在全國推廣永輝品質零售店;推動公司組織重塑,實現總部-大區-門店三層管理模式;建設數字化供應鏈和自有品牌。
LOEWE 創意總監離職,執掌期間業績強勁。
LVMH 旗下 LOEWE 創意總監 Jonathan Anderson 宣佈離職,尚未宣佈去向。2013 年,年僅 29 歲的 Anderson 出任 LOEWE 創意總監,擔任至今。Anderson 帶領下的 LOEWE 在奢侈品行業遇冷時增長依然強勁,2023 年財年淨銷售額、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 27.5% 和 62.5%。據媒體猜測,Anderson 可能的去向之一是集團下的 Dior。
Telegram 創始人已回迪拜。
Telegram 創始人帕維爾·杜羅夫(Pavel Durov)當地時間 3 月 17 日稱自己已返回迪拜。杜羅夫說,“在稽核、合作和打擊犯罪方面,Telegram 不僅滿足而且超越了其法律義務”。去年 8 月,杜羅夫被指控 “未能採取行動遏制對其平臺(Telegram)的犯罪利用” 在法國巴黎被捕,是 Telegram 至少第五次和政府起 “衝突”。
OpenAI 致信美國政府對 DeepSeek 提出多項指責。
從 2022 年 11 月 30 日以後,OpenAI 就成為了全球大模型的領軍者,這個地位直到今年 1 月被來自中國的 DeepSeek 取代。
最近,OpenAI 向美國政府提交信函,稱 DeepSeek 最新模型 R1 對美國構成 “重大風險”,並指責 DeepSeek 侵犯智慧財產權,帶來隱私和安全風險。OpenAI 提議美國政府採取分級制度,限制技術和投資流向特定國家。
OpenAI 還在這封長達 15 頁的信中稱:“儘管美國目前在人工智慧領域保持領先,但 DeepSeek 表明我們的領先優勢並不大,而且正在縮小。”
寧德時代正在開發第二代鈉電池,效能指標接近磷酸鐵鋰。
寧德時代正加速推進第二代鈉離子電池的研發程序。據悉,該新型電池的效能指標已逼近磷酸鐵鋰電池,且一旦實現大規模量產,其成本有望低於磷酸鐵鋰電池,為公司帶來新的市場競爭優勢。
寧德時代預計,到 2025 年,其神行和麒麟電池在磷酸鐵鋰(LFP)和鎳鈷錳(NCM)兩大產品線中的出貨量佔比將達到 60% 至 70%。
儘管寧德時代 2024 年營業收入下降,但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於技術研發和產品競爭力增強。同時,寧德時代在資料中心儲能電池市場佈局取得初步成果。
Figure 要建工廠:人形機器人造人形機器人。
位於美國的人形機器人公司 Figure 近期宣佈要建設一座專門用於生產人形機器人的全新高產量製造工廠,名為 BotQ。這座工廠由 Figure 公司自主設計,旨在透過垂直整合策略,嚴格把控機器人的質量、生產效率和效能。據公司透露,工廠的第一代生產線預計每年能生產多達 12000 臺人形機器人,並計劃在未來進一步提升產量。
另外,Figure 還宣佈了從原型人形機器人 Figure 02 向生產就緒的機器人 Figure 03 過渡的計劃。Figure 的創新理念是,讓人形機器人協助製造更多的機器人,因此這座工廠將採用機器人和人類的混合勞動力模式。
一汽-大眾明年起推出 11 款 “中國特供” 大眾汽車,中方深度參與。
大眾汽車集團與中國一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自 2026 年起,一汽-大眾將釋出 11 款為中國市場打造的大眾汽車與捷達品牌車型,包括 6 款純電、2 款插混和 2 款增程式車型及 1 款燃油車型。其中,捷達品牌首款入門級純電車型將於明年上市。此次規劃的大眾品牌新車型將引入 MEB、 CMP 等電動平臺,搭載由大眾與 CARIAD 中國、小鵬汽車合作開發的電子電氣架構 CEA。
據悉,一汽-大眾深度參與了本土化產品定義及研發,首款捷達品牌純電車型將搭載一汽-大眾的 SOA 電子電氣架構,捷達品牌的智慧化解決方案也由一汽-大眾提出。對於混動車型,一汽大眾還將發揮主導作用。
麥格納將為小鵬、廣汽組裝 SKD 汽車,比亞迪考慮在德國建立第三工廠。
歐洲關稅壁壘推動中國車企在本地生產與設廠。據媒體報道,小鵬、廣汽將從今年 6 月開始在奧地利格拉茨的麥格納斯太爾工廠進行生產,初期階段將採用 SKD 模式生產,即車企預先將生產好的零部件運往當地,再交由格拉茨工廠完成最後的組裝工序。
除了小鵬與廣汽,比亞迪也正在匈牙利和土耳其兩國建廠,並考慮在歐洲建第三工廠。最新的訊息稱,德國是比亞迪第三工廠的首選地,但因為德國勞動力成本高、能源成本高、生產效率低、靈活性低,比亞迪目前尚未做出最終決定。
根據歐盟針對中國電動車加徵的反補貼稅政策,疊加 10% 的基礎關稅後,小鵬和廣汽的總稅率達到 30.7%,比亞迪為 27%。在當地設廠能有效規避高額稅率,而採用投入較輕的 SKD 模式,中國車企僅需要支付零部件的進口關稅,這項關稅通常低於 10%。
對於麥格納來說,和中國車企的合作也能夠緩解其壓力。去年 5 月,格拉茨工廠曾被曝出計劃解僱 500 名工人,由於訂單量減少, 工廠曾表示 “未來三年將非常困難”。
比亞迪釋出 1000V 高壓平臺,將建 4000 座閃充站。
比亞迪今晚釋出了新一代純電平臺 “超級 e 平臺”,該平臺支援 1000V 充電電壓,能實現 1 兆瓦的充電功率與 10 倍充電倍率。在測試中,“超級 e 平臺” 可實現 1 秒 2 公里的峰值充電速度。
王傳福表示,行業過去最高充電 5 分鐘續航達到 255 公里,而比亞迪可以充電 5 分鐘補充續航超過 400 公里。為了配合超衝技術上車,比亞迪將推進超充站的建設,它將超充站定義為 “兆瓦閃充站”,目前規劃了超過 4000 座閃充站。
“超級 e 平臺” 的電機也經過升級,轉速超過 3 萬轉。漢 L 與唐 L 是比亞迪旗下首先搭載 “超級 e 平臺” 的車型,今晚開啟預售。漢 L 純電版的預售價為 27 萬-35 萬元,唐 L 純電版為 28 萬-36 萬元,兩款車型的起售價均高於現款漢、唐的最高售價。漢 L 與唐 L 將於 4 月正式上市。
禾賽計劃明年投產第一家海外工廠。
為規避關稅風險與擴大產能,禾賽科技計劃今年底開建第一家海外工廠,目標是在明年實現投產。日前禾賽曾宣佈與一家歐洲車企達成長期合作,另據媒體報道,該歐洲車企是賓士,賓士將在歐洲和美國車型上搭載禾賽的雷射雷達。中國雷射雷達廠商在激烈的智慧化競爭中成長,目前佔據全球雷射雷達市場 65% 的份額。禾賽去年成功扭虧為盈,管理層預計今年調整後的淨利潤有可能上漲數十倍,達到 3.5 億元至 5 億元。
特斯拉中國推出為期 1 個月的 FSD 試用活動。
特斯拉中國宣佈,從 3 月 17 日至 4 月 16 日,開展 FSD 限時免費體驗活動。不過,FSD 目前僅在部分車輛上推出,並非所有車型都能覆蓋到。特斯拉 FSD 於 2 月末正式在華推送,一次性買斷價格為 6.4 萬元,由於定價高昂且對國內道路的適配度不足,FSD 沒能在國內掀起足夠大的衝擊。
哈囉 CEO 楊磊成永安行實控人。
共享單車上市公司永安行今日公告稱,3 月 14 日,上海哈茂協議受讓永安行多位股東持有的共計 13.67% 的股份,總價為 4.5 億元;上海哈茂實控人楊磊協議受讓上海雲鑫持有的 6% 股份,總價為 2.19 億元。同時,原控股股東孫繼勝放棄其持有的 13.77% 股份對應的表決權。
其中,上海雲鑫由螞蟻集團 100% 控股。上海哈茂由 Hong Kong RideTech Limited 100% 控股,而後者由哈囉出行 100% 控股。據哈囉 2021 年 4 月遞交的招股書,螞蟻集團全資子公司是哈囉的第一大股東,持有公司 36.3% 的股份。
本次受讓協議生效後,永安行的控股股東變為上海哈茂,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楊磊。楊磊是哈囉聯合創始人兼 CEO。
永安行創立於 2010 年,於 2017 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永安行原主營城市公共腳踏車,於 2016 年下半年開始做付費共享單車。2022 年,永安行陷入虧損,當年與次年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 -0.68 億元和 -1.27 億元。
龔方毅 @Barynx  /  欄目主編
徐煜萌 @maaacherie_  /  作者
郭瑞嬋 @stj09twinkle/  作者
王與桐 @meisuomiber/  作者
鄭可書 @qadazhu/  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