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用5句古語,點明瞭中美、中俄、中日、中歐關係的幾個結

王毅外長在37日舉行的記者會上,旁徵博引,援引多句中國古詩、古語、俗語、名句,點明瞭在變亂交織的複雜國際形勢下,中國與全球,以及中美、中俄、中歐、中日、中國與全球南方等多種雙多邊關係的實質,可謂生動形象、一語中的。
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句名詩出自的《望嶽》,王毅外長在談到全球南方國家的力量時引用了它。
正如王毅所說,確定性是變亂交織世界的稀缺資源。中國要做捍衛國家利益的堅定力量、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正義力量、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的進步力量、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的建設力量,以中國的確定性穩住不確定的世界,持續為風險動盪的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和更大確定性。中國更需要順勢而起、乘勢而為,藉助全球南方卓然壯大這一時代最鮮明的標誌,更深入地融入全球南方大家庭,讓全球南方更自強、更團結、更發展。
相反,誰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不確定性源頭、最大的混亂製造者呢?不言自明,就是美國。
不用我們批駁,美國媒體自己就開始駁了,CNN一篇評論的標題開宗明義點出《世界開始厭倦特朗普的鞭打式領導》。文章認為,雖然不可預測性通常是房地產帝國的運營法則,但在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經濟體甚至一個星球時,“連續性”和“可預測性”則是首選。特朗普把國家當作私人公司去治理,可惜的是,他也原樣照搬了“不確定性法則”。
加拿大外長喬利抱怨說,現在白宮傳出的不可預測性和混亂資訊太多了,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彷彿“每30天就要經歷一次的心理劇”。中國和美國,一個讓人安心、一個讓人心跳,誰確定誰不確定,不言自明。
2.“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在烏克蘭問題上,王毅外長提到了這句中國傳統古語。他也點出了烏克蘭問題延宕至今無法停息的要害:
首先,衝突爆發有多重原因,悲劇本可避免,但是誰在戰前煽風點火、火中取栗?是誰步步蠶食、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是誰煽動俄烏對抗、俄歐對抗、俄羅斯與整個西方對抗?
其次,關於中美俄關係,是誰在散播“中國軍事援助俄羅斯對抗西方”謠言?是誰在散播中國的和平方案就是在“暗中支援”俄羅斯?是誰開始時炒作“中俄結盟”,現在又在和平徵兆初現之時挑動美國“聯俄遏華”?
毫無疑問,俄烏衝突就是美俄代理人戰爭,就是俄羅斯與西方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兩大戰線的尖銳鬥爭。這些複雜原因,決非一個“誰侵略誰”“誰抵抗誰”就可以一語帶過。
3.“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這句古訓出自《孟子離婁上》,在談到美國藉助“芬太尼氾濫”問題打壓中國、向中國強取豪奪強徵關稅的問題時提到了這句古語。王毅還向美國發出了五連問:美國從這些年的關稅戰、貿易戰中得到了什麼?貿易逆差是擴大了,還是縮小了?製造業的競爭力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通貨膨脹是好轉了,還是惡化了?民眾的生活是變好了,還是變糟了?非常霸氣!
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評論員蘇琪紅在“聚焦中國”《貿易戰將讓美每年損失千億,特朗普國會演講仍高呼再次富裕評論中援引了幾個資料。文中稱,根據美國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測算,特朗普第二任期內已宣佈的所有關稅政策將產生多重經濟影響:推動美國個人消費物價指數(PCE)上漲1.0%1.2%,相當於2024年平均每個美國家庭損失16002000美元。
文中還稱,美國2025年實際GDP增長率預計下降0.6個百分點,長期年均GDP增長率將下降0.30.4個百分點,這相當於以2024年美元價值計算,美國經濟每年縮水800億—1100億美元。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相呼應,中國還有一句古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待人克己,這既是一種修行,更是一條底線。可惜今天的特朗普,似乎完全不懂。
4.“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這句名詞出自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王毅外長在談到中國以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中國戰略突圍時提到了它。王毅形象地說,暴風雨最猛烈的地方,恰恰是“哪吒鬧海”“一飛沖天”的舞臺。小院高牆擋不住創新思維,脫鉤斷鏈最終將孤立自己。
美國想對中國搞脫鉤斷鏈、小院高牆,試圖以發動貿易戰、經濟脫鉤、高科技封鎖阻遏中國經濟發展。美國彼得森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的觀點一語中的,“美國現在的目標不只是設計出口限制讓中國的關鍵技術落後美國一代,而是要‘凍結’中國目前的技術發展水平”
這家知名智庫的所長亞當·波森更是在《外交政策》刊文批駁,美國政府對華脫鉤斷鏈、大搞保護主義和貿易戰有4點荒謬之處:自我交易是聰明的,自給自足是可實現的,補貼越多越好,本地生產才是最重要的。波森文章的題目就很說明問題——《美國的零和經濟行不通》
5.“家和萬事興”
這是一句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俗語,強調了家庭的價值和“和”的力量。王毅外長在闡述中國周邊外交時用到了它,可謂恰如其分。王毅說,只要秉持“共同家園”的理念,堅持“命運共同體”的方向,平等協商,互諒互讓,就一定能夠化解分歧,合作共贏。顯然,在美國兩黨都在挑動陣營對抗,試圖孤立、打壓、圍堵、遏制中國,在中國周邊製造緊張和對抗之時,這句話是極富深意的。
周邊國家是我們搬不走的鄰居,既然是鄰居,就要做好鄰居,做世代友好、互利合作的鄰居。我們一直堅持“親誠惠容”和“以鄰為伴、與鄰為善”的周邊外交理念。
外交部2023年釋出了一份《新時代中國的周邊外交政策展望》,裡面明確提出了“亞洲世紀”這一概念和願景,並用“三個家園”加以闡釋——中國願同地區各國共建和平安寧的家園、繁榮美麗的家園、友好共生的家園。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這是“家和萬事興”的真諦,也是共創“亞洲世紀”的願景。
在全球陣營對抗陰風陣陣、東亞安全風險急劇上升的今天,中國要與周邊國家做好鄰居、共建周邊命運共同體,當務之急的一條就是,對方國家不選邊站隊、不一邊倒追美遏華,就是我們最優的外交政策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