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力動力」獲數億元B輪融資,提供固態電池解決方案|36氪首發

數億元投資為固態電池產業化提質增速。
張卓倩
編輯袁斯來
封面來源企業官網
硬氪獲悉,北京恩力動力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恩力動力”)近日宣佈完成數億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清大海峽與金石投資共同領投,老股東大興投資旗下基金跟投。資金將用於固態電池研發、市場拓展及產能建設等方面。
“恩力動力”早在2017年就堅定聚焦全固態電池產業化方向,是一家集固態電池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覆蓋半固態及全固態電池雙重技術路線,產品包含矽基半固態、鋰金屬準固態及硫化物全固態電池,產品廣泛應用於eVTOL、無人機、機器人、電摩以及新能源汽車等。
業內普遍認為,固態電池作為鋰電池技術的終極形態,具高能量密度、強安全性、優異的低溫效能以及長使用壽命等優勢,使其在多個細分應用市場展示出巨大潛力。據行業多家研究機構預測,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將快速增長, 2024年預計將達到4GWh左右, 2030年將激增至600GWh以上。
“恩力動力”已搭建半固態和全固態電池雙重技術平臺。依託於高比能鋰基及矽基負極、可拓展的預鋰化技術和專利電解質配方,公司的半固態產品達成高能量密度和高迴圈次數兩項關鍵指標。同時,利用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固-固介面技術和製造工藝,公司的全固態產品在效能和成本等方面頗具優勢。
“恩力動力”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戴翔博士告訴硬氪,透過調整原料中固態電解質的粒度、改進混合及成膜工藝,公司產品中的固態電解質實現了正極極片的均質化分佈,這一技術顯著改善了極片內部的離子傳輸,提高了活性材料的利用率與穩定性,大幅度提升了電池的能量密度與迴圈。
目前,公司已開發出3.5-100Ah各系列電芯產品,能量密度高達300-450Wh/kg,其電芯溫控可達-40-80℃,迴圈次數高達800-1500次。與此同時,“恩力動力”還研發出能量密度高達520Wh/kg的鋰金屬固態電池,並在無壓力環境下實現了數百次穩定充放迴圈,容量保持率仍在85%以上。
公司團隊方面,“恩力動力”現有員工近300人,專業研發人員佔比50%以上。管理團隊中,CEO戴翔先生博士就讀於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師從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鋰電之父"Goodenough教授,擁有25年以上的高科技及電池行業管理經驗。CTO車勇先生持有東京工業大學電化學博士學位,擁有80多項發明專利,具備25年以上的電池研發管理經驗。此外,技術團隊還匯聚了來自中、美、日等國電池行業的頂級專家。
產能佈局方面,“恩力動力”現有兩大電池製造基地,北京大興基地已投入運營0.3GWh產能,正在建設中的安徽基地規劃10GWh,預計於2025年開始產能釋放。
投資方觀點:
清大海峽基金投資負責人表示:
“恩力自成立以來,始終專注於固態電池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匯聚了全球一批頂尖的科研人才和技術專家,組建了一支經驗豐富、專業高效的研發團隊,在固態電解質材料、電池結構設計、生產工藝最佳化等關鍵技術環節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擁有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技術專利,技術水平處於行業前沿地位。此次股權融資的成功,是恩力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恩力邁向固態電池商業化征程的新起點。相信恩力會抓住這次時代的風口,充分利用各方資源優勢和專業經驗,繼續深耕固態電池技術領域,不斷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努力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固態電池供應商。”
金石投資負責人表示:
“恩力動力作為全球領先的固態電池技術創新者,憑藉在高能量密度負極和硫化物固態電池的深厚技術積累和卓越的產業化能力,公司產品在無人機、eVTOL、電動兩輪車、機器人及電動汽車等領域贏得了全球頭部客戶的高度認可。金石投資一直專注國家戰略新興產業投資機會,致力於支援具有戰略價值和全球視野的企業發展。我們堅信,固態電池將成為未來電動化的重要支柱,而恩力動力無疑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透過此次投資,我們希望進一步助力恩力動力加速技術突破和市場拓展,共同推動國內碳中和戰略實施落地,構建全球可持續能源發展。”

深度、敏銳、前瞻,為1%的人捕捉商業先機
36氪旗下精選公眾號
👇 真誠推薦你來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