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30萬元建23座公廁,卻常年掛鎖關門!嫌棄村民素質低,領導視察才開門?當地通報:屬實,將嚴肅追責問責

據稷山縣人民政府網站,山西稷山縣委宣傳部7月21日釋出情況通報稱,7月20日晚,央視媒體對該縣農村公廁未能正常開放公開報道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立即組織人員對媒體報道的情況進行實地核查,確實存在此類問題,情況屬實。對此,縣委縣政府立即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整改工作,對全縣農村公廁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切實把資金、人員、制度等長效管理機制落實到位,確保農村公用設施正常開放。同時縣紀委監委對相關失職失責人員進行嚴肅追責問責

據央視財經此前報道,《財經調查》欄目組接到群眾舉報,村裡投入不少資金建成的新公廁常年掛著鎖、關著門,成了村民口中“只好看不好用”的擺設。一邊是嶄新的公廁“鐵將軍把門”,一邊是村民無奈繼續使用“髒亂差”的老舊旱廁,建好的公廁為何長期大門緊閉?
部分群眾給《財經調查》欄目提供的影片畫面中,有的公廁外觀設計精巧,選址也貼近村民日常活動區域,單從規劃上看,確實考慮了便民需求。

可就是這些本應常年開放、隨時能用的公共設施,卻被長期鎖著門、閒置著,當地村民們只能看,不能用。

公共廁所的建設與管理,看似小事,卻直接關係著群眾的身體健康、鄉村的環境衛生,更連著老百姓的生活品質。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中就明確要求:“合理規劃佈局農村公共廁所,加快建設鄉村景區旅遊廁所,落實公共廁所管護責任,強化日常衛生保潔”。

這些年,農村公廁建設確實有了明顯的成效,不少村子裡,乾淨整潔、設施齊全的新公廁取代了過去的“髒亂差”。但部分群眾舉報的“建而不用”“建後失管”是不是真的存在?原因究竟是什麼?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來到了運城市稷山縣進行調查。當地不少村民向記者反映,這兩年村裡確實新建了公共廁所,看上去幹淨整潔、設施也挺全,但村民們卻很少使用過,有的公廁甚至一次都沒向村民開放過。

順著村民的指引,記者看到了這些新建的公廁。而在這些大門緊鎖的嶄新公廁不到100米的地方,旱廁刺鼻的異味撲面而來。當地的村民告訴記者,新建的公共廁所都是不提供日常使用的,只有村裡有活動或領導來視察的時候才會開放。

根據2022年8月,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農村公共廁所建設和管理的通知》中要求的“用得上、長受益”,如今卻出現了“建而不用”的怪事。

記者看到,新公廁裝修明亮整潔,清潔工具一應俱全,牆上還貼著公廁日常管理制度,內容清晰明瞭。

有的公廁地面還留著腳印,一些日用品也能看出曾被使用過的痕跡。這些公廁明顯是被啟用過。

今年1月,山西運城稷山縣的“稷山融媒”新媒體公眾號專門釋出過一段關於當地鄉村建設的影片,其中專門拍到了當地新建的公共廁所大門敞開,意味著公廁已經建成並且可以正常使用。

但當記者來到當地時卻看到,廁所的大門緊閉,根本沒有正常開放使用。

吉家莊村作為運城稷山縣的示範村和未來鄉村建設專案的試點,正努力推進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提升鄉村建設水平。
當記者來到吉家莊村黨群服務中心,提及新建的公共廁所時,工作人員熱情地向記者介紹了他們高標準建設的公廁,還提議帶記者到現場親自感受。

記者注意到,新建成的這個農村公共廁所,各項設施配置完善,廁所也都能正常使用。但是這個公共廁所日常並不會開放,只有當村子裡有活動的時候才會開門給村民使用。

根據《關於加強農村公共廁所建設和管理的通知》的要求,農村公共廁所要確保專人管、有經費、定時清、無異味。

但吉家莊村委會的工作人員卻明確告訴記者,之所以平時關閉廁所,只是為了省卻日常清理的麻煩。如果記者需要使用廁所,後面的清理打掃工作得由記者自己負責。

記者在“政府購買服務資訊平臺”上查到,“稷山縣2023年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財政獎補專案(新建公廁)合同公告”顯示,採購人為稷山縣農業農村局,合同金額230.28萬元,計劃新建23座公廁,資金來源於政府資金。

於是記者來到運城市稷山縣農業農村局,想找到這23座公廁究竟建在了哪些村子,卻沒有得到明確的答覆。無奈之下,記者只能在稷山縣多個村鎮進行實地走訪。在稷山縣太陽鄉東里村黨群服務中心附近,有一座建成後從未開放的公廁。工作人員確認,這座公廁同樣屬於去年新建的23座之一。

村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儘管這座公廁去年就已經建成了,但始終都沒有對外開放,村民日常仍在使用露天旱廁。

當記者提出開啟新建公共廁所的要求時,工作人員以沒有鑰匙為由拒絕了。

這座公廁內全新的裝置一應俱全,但因為使用公廁會產生不少費用,又擔心村民素質不高帶來維護難題,所以村裡繼續讓村民使用老舊旱廁。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西里村、白池村、賈峪村、邢家莊村。一座座新建的農村公共廁所,全都大門緊鎖,無法使用。

記者聯絡了稷山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如果不是維修,廁所一定會對外開放。然而記者前往吉家莊村三次,公共廁所均被鎖上,無法開啟。

記者撥通吉家莊村村委的電話,村委表示公廁已經開啟,可以使用。

電話裡滿口答應,但在記者實地調查期間,公共廁所一直是大門緊鎖,拒絕村民們正常使用。在記者離開稷山縣時,一座座財政資金建設起來的農村公共廁所,依舊只能被觀看和參觀,村民們依舊使用著原來的旱廁。

編輯|金冥羽 杜恆峰
校對|何小桃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視財經、稷山縣人民政府網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