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科學家從美歸國——北大數學系校友胡懿娟。
據人民日報訊息,在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釋出的2024年工作回顧中顯示,她於去年7月入職北大。
回來之後,她將繼續專注於統計學、微生物學和遺傳學的交叉領域,致力於解決實際的生物醫學資料分析問題。

官網截圖

▎北大數學校友胡懿娟
胡懿娟,2001年來到北大數學系就讀本科。

胡懿娟北大求學期間留影
值得一提的是,她畢業那年,也就是2005年,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剛剛成立。
隨後,她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攻讀,2011年博士畢業。

接著,她來到埃默裡大學擔任教授。
官網顯示,她專注於生物資訊學、遺傳關聯研究、微生物組研究,重點是開發用於分析人類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中的高通量微生物組資料和遺傳資料的統計方法和軟體程式。
與此同時,她還教授課程,包括大規模生物醫學資料、廣義線性模型。

埃默裡大學個人官網
2024年7月,胡懿娟加入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
她的研究專注於統計學、微生物學和遺傳學的交叉領域,致力於解決實際的生物醫學資料分析問題。
當時攻讀博士期間,正處於人類基因組展開大規模人群佇列研究的高速發展期,很多統計學家開始投身於遺傳統計的研究。

圖源/人民日報官微

▎迴歸母校
現在,這位北大校友又再次回到北大,迎來新的征程。
胡懿娟表示,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是一個極高的平臺,在全國數學相關領域中具有引領作用。能夠在這裡與眾多著名數學家共事,她深感榮幸。BICMR的管理理念開放、自由,幾乎沒有限制,讓人充滿幹勁。
胡懿娟說,在BICMR不僅能極大推動研究工作,也讓她欣喜於能參與培養中國最優秀的年輕人才。“最重要的是,北京大學是我的母校,在我心中,它是最美的校園。
BICMR擁有獨特辦公環境,每次置身其中,我都為這份古典之美所陶醉,流連忘返。”
除此之外,胡懿娟還對同學們提出了學術上的建議。
她表示,許多數學學院的學生往往認為,科研就是數學家獨自冥思苦想,極其抽象。
實際上,隨著數學分支的日益多樣化,很多偏應用的領域需要與其他學科,如醫學等,交叉融合,這會帶來許多有趣且接地氣的元素(如醫學知識、醫生合作者)。
與此同時,也需要具備很多非數學的技能,如人際交往、程式設計、讀寫和演講能力。
“對於生物統計學領域的年輕學者,可以在導師的指導下參與合作,透過多聽、多思考、多提問,試著將自己置於導師的角色,以此學習和成長。”胡懿娟說。

圖為BICMR頗有古典氛圍的辦公環境
///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歡迎科學家
胡懿娟回國!
同時也希望,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選擇回到祖國,為科學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添磚加瓦。

-END-
可怕!北美29歲華人投行女精英被伴侶殺害!行兇前剛因涉嫌死亡威脅罪被保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