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機器人踢足球,全場MVP竟是擔架…

這兩天,一場在北京舉辦的人形機器人足球賽,在網上徹底火了。

不光在國內爆火,甚至已經跨越國界,在外網上引發了大量討論。

我們直接看名場面,保證你一天的功德都笑沒。
所有機器人顫顫巍巍的,看它們踢球那副樣子,我真懷疑下一秒就有人要掏出保溫杯和養生壺了。
小紅書網友銳評:

整場比賽看下來,由於機器人總是像這樣壓不住自己速度,自己把自己晃倒,上演平地摔。

要麼是被教練誤傷推倒的。。真誠發問:老師你為什麼推我們家梓涵。

導致出場率最高的居然是擔架。。

你別說,這些人是怎麼忍住不笑場的。。。
這些畫面讓我想起來業餘聯賽。

不愧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摔倒都如出一轍。
回過頭說,這些名場面出自 6.28 日在北京舉辦的 2025 RoBoLeague 機器人足球聯賽(簡稱“機超”)。

沒錯,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北京亦莊,繼半程馬拉松之後,這幫鐵兄弟又出現在綠茵場上了。

不同的是,上次是一群人圍著一個機器人按部就班的跑圈,這次 AI 是真的“動腦子”玩難度更高的踢球。
參賽的四支隊伍是北京資訊科技大學 Blaze 光熾隊、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 Power 智慧隊、清華大學火神隊、中國農業大學山海隊。
所有參賽機器人均為加速進化公司研發的 T1 型機器人。比賽規則是每支隊伍由四臺機器人組成,三名上場選手加一個替補,進行 3v3 對抗。比賽場地只有 14×9 米,面積不大,相比正式足球場小了不少,但對機器人來說已經夠折騰了。
我原本也是看樂子的,結果一邊笑一邊看,一邊看一邊開始較真。
就拿那段最出圈的影片來說,大家都在笑它們摔得像老頭踢球,但你仔細看,會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它們摔完之後,沒有人去扶,也沒有人暫停比賽。機器人會自己翻個身、掙扎一下,再踉踉蹌蹌地爬起來繼續踢。

沒有人喊“哎呀裁判停一下”,也沒有技術員衝進場裡調系統。摔了就摔了,爬起來繼續幹。
這其實跟我們印象裡的機器人比賽很不一樣了。
以往機器人比賽,像個科學展覽,哪裡出問題人就上去修,比賽被停來停去,像是在測試,不是在比賽。
但這次,規則明確寫著:所有機器人必須完全自主執行,不允許人類參與操作。連判罰機制都做了適配,如果機器人撞了、摔了、不構成關鍵違規,那就比賽繼續,別打斷。
而這些搞笑又帶點慘的場面,正是這屆 RoBoLeague 最有看頭的點。
能感覺到,這些“鐵人”真的在努力的踢。雖然表現真的真的又蠢又萌、怪可愛的。
肉眼可見的不完美,但也看得出來,不是執行預設程式,而是每個動作都是臨場發揮。
看這個片段。
三臺機器人同時靠近防守。我本來以為要撞上,結果它們在快要接近的一刻,其中一臺減速、讓了出去,另一臺順勢把球踢了進去,整套動作乾淨利落。

機器人內心 OS:“覺得這球該我來,你退一步”。
這已經不是你說踢它就踢的遙控車了,這是真正開始理解規則了。比如說如何去發界外球。
甚至很多時候,它們表現得比人聽話。
人踢球還會因為情緒、誤判、貪功、自嗨而亂跑。機器人,不自嗨,也不貪功,就是有時候太老實,防守還總跟著球跑。
防守,是目前最大的短板。大多數隊的機器人在防守時還處於“球在哪我去哪”的階段,完全不盯人,也沒有區域概念。常常一腳傳球,整條後防就被晃個底兒朝天。
能看出來,現在還在幼兒園水平:只知道往前衝,有球就踢,沒想那麼多。
有些隊會嘗試打配合,有意識地拉邊、傳中、製造空位;有的隊在角球發出前,會有兩個機器人提前站好位,等著接球射門;有的機器人會在沒有球權時,主動回撤調整隊形,而不是傻站在那兒等。
有意思有意思。偶爾出現的戰術跡象真的給了一點驚喜。
經過三個小時激烈撞擊,清華大學火神隊以 5:3 戰勝中國農業大學的山海隊,最終獲得冠軍。

這也不是他們第一次奪冠了。今年 3 月,清華大學火神隊在 RoboCup 德國公開賽以 9:0 的比分大勝東道主德國 Sweaty 隊。

連 AI 都有希望了,我們的足球呢?
寫在最後。
我們總以為,AI 的突破會發生在什麼驚天動地的大場合——像是考試一秒答完,程式碼一鍵生成,影像一眼驚豔。
但也許是它在一場 3v3 的小型比賽裡,摔了、碰了、搶不到球、又默默爬起來,像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孩那樣,一次一次試錯,一次一次學會。不完美,不是 bug,我反而覺得是它開始“長腦子”的跡象。
如果說馬拉松是它們學會“跑”,那這場比賽,大概是 AI 機器人第一次在真實試煉場學著合作。
就像 X 上網友說的:

誰知道呢,也許某天,它們真能和你踢上一場球,不摔跤,還會傳中。
世界盃解說員的經典臺詞,將不再是“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而是留給人類隊的時間不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