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出發前,airbnb 房東發來一個訊息:預定的公寓發現 bedbug 要除蟲,很抱歉預定要取消云云。
趕緊在網上找了一家新的公寓,更靠海邊,也更貴。出門這麼多次,頭一回這麼不走運。
尼斯機場很小,下了飛機沒有筧橋和擺渡車,直接從飛機後面走下來,再走上去航站樓,讓我想起了當年的桂林機場。
尼斯的公寓按照歐洲標準已經算很大很豪華了,兩間臥室、一間客廳,有廚房有空調有陽臺。不過陽臺非常窄,護欄也很低,在陽臺上坐著要非常小心,不然很容易摔下去。
這是一座位於小巷中的公寓樓,能看見對面的公寓和曬出的衣物。法國人很喜歡用日光曬衣服,環保還有太陽的味道。只是有時曬的衣物頗為私人,好在我們在天朝長大,見過大世面。






放下行李就去了海邊,走過去只要五分鐘,這就是海邊公寓一個晚上幾百歐元的好處。不過有點失望,海灘都是巨大的鵝卵石,沒有預期中的細沙。當然,肯定是我們的錯,並沒有人告訴我們,french rivera 就應該和夏威夷海灘一樣。
街邊買賣房產的中介多如牛毛,櫥窗裡都是各種面積的房產照片和價格。雖然不懂法語,但平方米的符號和歐元的價格,還是妥妥地看得懂。總之,從十幾萬歐元二三十平方米兩居室的公寓到幾百萬歐元佔地幾千平方米六七居室帶游泳池的海景別墅,應有盡有,豐儉由己。
在尼斯老城 Old City 穿來穿去了兩天,基本感受了老城的風味。恍惚間,有在上海南市區老西門和城隍廟的感覺。
租了一個電動三輪車穿街走巷,有些地方窄得不到一米。導遊說這些老城裡的巷子有些是有意建得很窄,可以起到夏天有穿堂風降溫的作用。我想起了在迪拜參觀貝都因人住的塔樓和在喀什看到的老房子,都有特別高的屋頂,也是透過適合適合當地高溫天氣的建築來達到自然通風降溫的效果。








到了法國怎能不吃法國菜?
老城的餐廳人氣很旺,沒有事先預定的話,只能晚上九點來。九點前去幹什麼?Happy Hour 坐街邊喝酒看人。
這裡的選單很大,既不是紙質的,更不是掃二維碼的電子選單,是一塊黑板。基本都看不懂,服務員用結結巴巴的英語向我們解釋,我們用馬馬虎虎的理解點了菜。









老城呆膩了,我們便反向而行上山上去了。山上有個 Mattisse 博物館,可惜目前暫時關閉。上山的路很適合騎公路腳踏車,也是 2024 年環法腳踏車賽的一站。





尼斯原本叫 Nikassa, 屬於希臘。十九世紀法國從希臘手上接收了這塊土地,據說是希臘欠法國債務,以地抵債。尼斯也因此改名為 Nice.
這是尼斯最早的一個城堡。估計在這裡的居民屬於頂層階級,不僅可以一覽眾山小,而且可以停泊 Aston Martin.





Nice, 小而美。在這裡感受不到外界世間的動向,當然,居住在尼斯大不易,對遊人來說消費水平接近美國的大城市紐約,Nice 的背後是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