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2025上半年納斯達克IPO概覽
儘管生命科學領域及全球資本市場在近期面臨諸多挑戰,但美國股市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活動在2024年已展現出顯著回暖的態勢,並有跡象表明這一增長趨勢在2025年將持續甚至更好。在這股復甦浪潮中,納斯達克交易所的表現尤為搶眼。根據最新資料顯示,2025年上半年共有142家公司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累計募集資金高達192億美元。這一資料不僅印證了市場的復甦勢頭,更彰顯了納斯達克作為全球領先上市平臺的強大吸引力與主導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納斯達克在同期美國符合條件上市的公司中佔據了高達86%的份額,並且持續了連續46個季度的積極表現,展現出其非凡的韌性和市場信譽。特別是在醫療保健和消費品行業,IPO活動顯著傾向於納斯達克,其中消費品行業實現了100%的“勝率”,醫療保健行業也達到了89%的“勝率”,這表明納斯達克在這些高增長、創新驅動型領域擁有獨特的吸引力。
納斯達克IPO的量化成就與市場主導地位
A. 募集資金與IPO數量:強勁復甦的訊號
2025年上半年納斯達克完成的142宗IPO,募集資金總額達到192億美元,這一數字為全年IPO市場的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與2024年全年296億美元的募資額相比,納斯達克僅用半年時間就完成了大部分份額,預示著2025年整體募資額有望大幅超越前一年。根據德勤《2025年IPO市場展望》報告,預計2025年IPO集資額將達到450億至500億美元。納斯達克上半年的表現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驅動力。
從IPO數量上看,2025年至今已推出62宗IPO,比2024年同期增長了88%,而納斯達克在其中扮演了核心角色。這與2023年Biotech公司IPO募資僅29億美元,比繁榮時期平均水平低82%的低迷狀況形成了鮮明對比。儘管2024年第二季度IPO行情有所走弱,但從長時間維度來看,剔除2021-2022年的“狂熱時期”,2024年的Biotech公司IPO仍被認為是繁榮的一年,且市場正逐步穩定。這種逐步穩定的市場環境為2025年的持續增長提供了基礎。
B. 市場份額:無可匹敵的吸引力
納斯達克在2025年上半年佔據了美國符合條件上市的86%,這凸顯了其在吸引創新和高成長性企業方面的強大優勢。納斯達克以其電子交易平臺和對科技企業的深厚理解而聞名。相比之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雖然在市場資本總額和全球影響力上具有優勢,但其全面的披露要求和傳統企業導向使其在吸引新興科技公司方面可能不及納斯達克。
此外,納斯達克能夠實現連續46個季度的積極表現,這不僅是其穩健運營的體現,更是投資者對其市場機制和企業生態系統長期信心的標誌。這種穩定性在資本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顯得尤為珍貴。
C. 長期穩定性:連續增長的基石
回顧歷史,儘管2021年IPO數量曾打破紀錄達到1,035宗,總規模約1,422億美元,但這種“狂熱時期”往往難以持續。2024年的IPO數量為225宗,與2019年的232宗相若,這表明市場正在從疫情期間的超高熱度逐步迴歸常態化和健康發展。安永報告指出,2024年(以及延續到2025年)上市的公司通常擁有後期、相對經過驗證和降低風險的產品,這與疫情期間的“熱潮”中可能存在的早期、高風險企業上市情況不同,反映出市場對IPO質量的更高要求,從而也增強了市場的長期穩定性。
細分行業洞察:醫療保健與消費品的磁極效應
A. 生物科技與醫療保健:創新驅動的持續熱點
納斯達克在醫療保健行業的IPO中取得了89%的勝率,這與生物科技(Biotech)領域的持續復甦趨勢高度契合。2024年,腫瘤藥公司依然是IPO主流。例如,CG Oncology以3.8億美元的募資額位居2024年首位,其核心資產Cretostimogene grenadenorepvec是一種用於治療高風險膀胱癌的溶瘤病毒療法。GlobalData高階分析師Ophelia Chan表示,CG Oncology穩健的臨床資料和融資能力助其在2024年表現強勁。
2024年第一季度,Biotech公司IPO共籌集37.2億美元,是2023年第四季度的六倍,為2024年全年奠定強勁基調。雖然第二季度有所走弱,但整體而言,生命科學領域的高管和投資者對2025年IPO規模的上升趨勢持樂觀態度。例如,中國生物醫藥明星亞盛醫藥於2025年1月24日在納斯達克上市,其主營業務是開發及銷售針對腫瘤、乙肝及老化相關疾病的新型小規模療法。亞盛醫藥上市後股價走強,較發行價大漲128.26%,進一步驗證了納斯達克在生物科技領域的吸引力。
B. 消費品行業:納斯達克的“全勝”表現
納斯達克在消費品行業IPO中實現了100%的勝率,這表明該交易所已成為消費品領域企業尋求上市的首選平臺。雖然源材料中沒有直接列出2025年上半年具體的消費品IPO案例來支撐這個“100%勝率”,但整體趨勢和納斯達克作為科技和創新企業平臺的定位使其在吸引新興消費品牌方面具有優勢。例如,雖然霸王茶姬是中資企業赴美上市案例,但也屬於消費領域。
C. 關鍵上市企業案例剖析
納斯達克2025年上半年迎來了包括CoreWeave、Chime和Galaxy Digital在內的重要IPO專案。
-
CoreWeave Inc.:作為一家專注於GPU的人工智慧雲計算初創公司,CoreWeave備受市場關注。公司採用基礎設施即服務的商業模式,在人工智慧應用日益火爆的時代,尤其在計算要求極高的文字轉影片生成領域佔據優勢。根據3月3日提交的IPO檔案,CoreWeave 2024年營收較2023年增長八倍,達到19億美元,儘管同期淨虧損擴大至8.634億美元。公司總估值已達約350億美元,估值約為營收的18倍。其客戶高度集中,微軟貢獻了約62%的營收。CoreWeave的成功上市,彰顯了AI基礎設施公司在當前資本市場中的巨大潛力。
-
其他值得關注的IPO公司:
-
Revolut Group Holdings Ltd.:這家英國新型銀行專注於將數字資產和支付系統與傳統銀行業務相結合,已吸引超過5000萬客戶。公司在2023年度報告中營收達到22億美元,增長95%,並連續第三年實現盈利,稅前淨利潤達5.45億美元。其IPO估值約450億美元,立志成為全球頂尖網上銀行。儘管其主要資訊來源於2025年3月釋出的文章,但其潛在的上市計劃和高估值使其成為市場焦點。
-
Medline Industries LP:成立於1966年的美國環球醫療用品製造商和分銷商,其業務性質決定了其穩定的收入來源。2023年淨銷售額達232億美元,客戶留存率高企。Medline的IPO估值預計達500億美元,有望籌集50億美元資金。其在醫療用品行業的領導地位和可能受益於特朗普政府製造業迴流政策的潛力,使其成為備受關注的上市專案。
這些案例共同構成了2025年上半年納斯達克IPO市場的活躍圖景,尤其是在科技創新和關鍵基礎設施領域。
監管環境與政策展望:最佳化與不確定性並存
A. 交易所與SEC的監管改革探討
2025年6月,納斯達克和紐約證券交易所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展開了持續數月的商討,旨在減輕上市公司監管負擔,吸引更多高估值初創企業上市。討論內容包括減少資訊披露要求、降低上市成本以及限制少數股東的激進行為。納斯達克總裁納爾遜·格里格斯(Nelson Griggs)指出,企業選擇更長時間保持私有化趨勢明顯,需要最佳化監管環境,使公開市場更具吸引力。SEC也表示正積極評估減輕資本形成障礙的監管措施。
B. 上市成本與資訊披露的挑戰
自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實施以來,上市公司披露要求顯著增加,例如,蘋果公司1980年IPO招股說明書僅47頁,而當前典型IPO招股書已增至250頁。繁瑣的披露要求和高昂的合規成本促使企業如SpaceX選擇推遲上市。過去20年,美國上市公司數量從2000年的約7000家下降36%至4500家,高昂的合規成本是主要原因之一。透過簡化披露和降低合規成本,交易所希望吸引更多科技初創企業,扭轉IPO市場低迷的局面。然而,減少披露也可能削弱投資者對資訊透明度的信心。
C. 2025年IPO市場展望:樂觀預期與潛在影響
全球醫療保健行業高管和投資者對2025年IPO規模的上升趨勢持樂觀態度。傑富瑞2024年調查顯示,20%的受訪者預計股權融資和IPO將主導明年的交易活動,遠高於去年的6%。另一項調研中,64%的受訪者預計2025年IPO規模將上升。這使得2025年成為自2018年調查開始以來,行業對IPO最看好的一年。
然而,2024年底的美國總統選舉和其他事件可能帶來一些不確定性。新政府的政策,特別是關於藥品定價改革和監管框架,可能會對投資者信心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儘管如此,許多投資者仍持樂觀態度,這種樂觀情緒本身就可能觸發IPO視窗的重新開放。如果特朗普新政府推行減稅政策,可能會增加樂觀情緒。此外,投資和併購活動預計將在2024年復甦的基礎上進一步增長。儘管IPO和併購活動依然不可預測,但2025年第一季度有望出現更多積極訊號。
納斯達克上市門檻與適合企業型別
A. 2025年新規:門檻提升與質量保障
自2025年3月納斯達克新規實施以來,上市門檻顯著提高。其中一個核心變化是流通公眾持股市值(MVUPHS)的計算方式:現在僅計算IPO新發行股份的募資額,排除老股轉售部分,這變相提高了融資門檻。例如,原需500萬美元的募資額,現在需要完全透過新股發行來滿足。此外,OTC轉板門檻也從400萬美元增至500萬美元(資本市場)或800萬美元(全球市場)。這些新規旨在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確保市場健康發展。
B. 適合納斯達克的企業畫像
納斯達克分為全球精選市場、全球市場和資本市場三個層級,各層級有不同的財務和公眾持股要求。
-
科技與創新企業:納斯達克是全球領先的科技和創新企業上市平臺。硬科技(如AI、新能源)和生物醫藥公司尤其適合,即使未盈利企業也可透過研發投入達標。例如,AI雲服務公司CoreWeave 和生物科技公司亞盛醫藥 都符合這類特徵。
-
高成長性中小企業:部分製造業與工業科技企業也能透過資本市場快速融資。
-
國際化企業:中概股和海外發行人需注意新規對老股轉售的限制,建議透過紅籌架構最佳化股權。例如,上半年赴美上市的40家中資企業中,大多數選擇了納斯達克。
結論:韌性與增長並行的資本舞臺
2025年上半年,納斯達克透過其在IPO數量、募資額以及市場份額方面的卓越表現,再次鞏固了其作為全球創新資本市場領導者的地位。尤其在醫療保健和消費品等關鍵行業的強大吸引力,體現了其對新興產業的深刻洞察和支援。儘管市場仍面臨宏觀經濟不確定性、政策波動以及監管環境變化等挑戰,但交易所與SEC為減輕監管負擔所做的努力,以及市場對高質量IPO的持續需求,都為2025年乃至更長期的IPO市場注入了積極的動力。納斯達克的持續成功,不僅為全球高增長企業提供了重要的資本擴張跳板,也為投資者提供了參與創新經濟的寶貴機會。
免責宣告
本文所含資訊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基於提供的源材料整理和分析,力求真實準確,但不對其完整性或時效性作出保證。金融市場存在固有風險,包括但不限於市場波動、流動性風險和本金損失。任何投資決策應基於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狀況和獨立專業意見。據此操作,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