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面的藍字“生命樹觀點”

就可以關注我們!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狄更斯—《雙城記》
最好的、智慧的、信仰的、光明的希望之春對應著最壞的、愚蠢的、懷疑的、黑暗的失望之冬。
所顯露出來的人性永遠比想象更魔幻,所呈現出來的現實永遠比小說更荒誕。
只是,很少有人會去思考在這樣的時代面前,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活著?我們在做什麼樣的選擇?
01
撕裂的荒誕
雙城記的荒誕在今天這個末後的世代,正以摧枯拉朽的氣勢狂奔而來,讓狄更斯都大跌眼鏡。

人性殘存的良善中最溫暖的骨肉親情,竟然都無法守住最後的底線,被日光之下的朽爛撕裂揉碎,顯出裡面最真實和本質的部分。
從“懸賞千萬尋子”的深圳富豪謝嶽,到與親兒子反目的尋子圈名人“雷公”,所引發的都是讓人不忍直視的人性真相。
在謝家父子案例中,二十多年尋親的悲情敘事被精心策劃成連續劇:

直播鏡頭對準DNA檢測報告的特寫,社交媒體定時更新“父親心路歷程”,短影片平臺用AI技術渲染骨肉重逢的場景。
這種工業化生產的情感消費品,本質上已將人性簡化為可量化的流量引數。
而公眾在直播間刷屏時被“感動哭了”的真情實感,竟然也被消費主義時代的精心策劃,消解成滿足情緒價值的快餐。
這場倫理荒誕劇的核心矛盾,實際上就是工具理性對人性維度的絕對絞殺。
讓演算法比母親更瞭解孩子的喜好,讓大資料比心理醫生更精準預測親子關係,人類正在用技術理性閹割情感的真實。
那些深夜翻看領養檔案的夫婦、在福利院門口徘徊的尋親者、對養父母欲言又止的子女……
他們的掙扎,就成了對標準化倫理體系最有力的控訴;他們的困惑,也就讓所有被這些現實衝擊的生命不得不進行反思。
02
人性追問
如果說在謝嶽涉嫌利用尋子製造熱點直播帶貨的糗事,只是一個人性的大型翻車現場。

那“雷公”與親子反目的曲折離奇故事,就更能顯出人心比萬物都複雜和詭詐的事實。
與所有尋子故事一樣,失去孩子的父親歷盡千辛萬苦,在他幾乎要絕望的時候,一個偶然的線索讓他在警方的努力下,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兒子。
團圓之後才知道兒子被拐賣後,被一位億萬富豪收養,富豪夫婦對這個孩子視如己出,給予了他最好的生活條件和教育。
當父子倆第一次見面時,彼此都百感交集,他終於在有生之年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兒子也被眼前這個飽經滄桑的男人所感動。
但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父親多年來的尋子經歷讓他變得敏感和固執,他希望兒子能夠回到自己身邊,彌補過去的遺憾。
而兒子在富豪家庭中長大,已經習慣了優越的生活和獨立的思考方式,他有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圈子,無法完全滿足父親的期望。
此外,養父母對孩子的感情也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他們擔心兒子會因為親生父親的出現而離開他們。
兒子夾在親生父親和養父母之間,無比的痛苦和糾結讓他在一次激烈的爭吵後,一氣之下將生父拉黑。
讓最隱秘的暴力滾滾而來,用“血濃於水”的鍘刀閹割個體的情感選擇;將拒絕認親者貶為“基因叛徒”。
給依戀養父母者貼上「階層慕強」標籤,甚至給每個破碎故事強塞「大團圓」的劇本。
當親情淪為道德審判的刑場,當血緣異化為情感綁架的兇器,人性的星火正在倫理廢墟中艱難閃爍。
03
生命的意義
於是,我們發現在標準化倫理流水線上,正悄然發生著超越血緣的微觀革命。

社交媒體正將親情倫理割裂成封閉的認知繭房:“生恩派”用大資料推送悲情尋親故事。
而“養恩派”的演算法則強化收養家庭偉大敘事,中間地帶被壓縮成充滿語言燃燒彈的戰場。
兩派都使用情感計算模型生成辯論話術,真實人性消弭在演算法推薦的極端案例中。
而真正的尊重,是在標準化的道德流水線上搶救差異性,人性的複雜只有在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層面才有希望。
我們看見河南女子退還贍養費時眼裡的淚光,不是冷血而是對養父母半生心血的守護。
那些在城中村組建“互助家庭”的失獨者,在臨終病房締結“契約親情”的癌友……
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向血緣霸權射出的理性之箭,他們用殘破生命守護的,才是對於生命本質的尋找和扣問。
因為真正的親情從不在染色體鏈條傳遞,而在暴雨中共撐的傘骨上生長,在化療時緊握的掌紋裡綿延。
當我們停止用倫理教條肢解人性,才能聽見靈魂深處的雷鳴,每個生命都有被造的意義和價值。
所以,真理要求我們在非黑即白的廢墟上修築生命,那裡沒有道德完人的神壇,只有為明白自己是誰的人預留的祭壇。
當世界沉迷於立場廝殺,真正的包容是讓刀劍入鞘,在差異的裂縫中播種復活的盼望。
那裡既有生父母懺悔的淚水,也有養父母沉默的付出;既有子女重新接納的勇氣,也有轉身離去的自由。
04
真正的盼望
感慨良多其實也無力迴天,因為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的確,在這個日光之下沒有新事的虛空中,面對這個絕對墮落的世界,真相只會燒燬我們的靈魂。
因為,這個日光之下的世界已經墮落註定要被毀滅,所有行惡的人無論多麼會隱藏和狡辯,最終都要面對最後的審判。
所以對於活著就是活著的人來說,活著就是等死,如果這個人不知道自己是誰,為什麼活著,最後要去哪裡,的確是相當殘酷。
於是,寫到這裡心中也就升起了力量,一種從日光之下的迷茫超越到日光之上的盼望。
原來從三層天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竟然僅僅是我們等候被拯救的地方,一切發生的複雜和糾結原來都是要我們清醒。
原來從祂的角度看自己的生命,我們的生命竟然會有如此奇妙的恩典和計劃,一切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事件,都是化了妝的祝福。
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清楚罪與死亡的關係,明白是因為始祖的悖逆,罪惡就進入了這個世界,所有的人就都因此陷在罪中,也死在罪中。
就是要幫助我們確認世上沒有力量能勝過死亡,無論人怎樣透過自身努力,以實現生的意義,都不能填平死亡的遺恨。
才願意在這樣的事實面前,承認只有祂的生命才能替換世人,讓所有相信這個事實的生命,因此從死亡中得勝。
所以,當這個滿地惡事無窮,人性在邪惡中飄散無盡的時候,您是否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
放下自己所有的標準和理解,用心靈和誠實去尋找生命和靈魂的終極答案?!


想看更多文章,請關注我們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點選文末右下角的 “在看” 給別人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