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王定罪,實質影響可能沒那麼大

文 | 林一五
5月30日,懂王在封口費案中被紐約法院的12名陪審員判定為有罪,34項指控全部成立。今天我們來梳理一下這事兒。
關於陪審團的爭議,前情可以看《懂王封口費案中的陪審團難題

》,這裡不再贅述。簡單說這是一個懂王支持者抨擊民主黨“公器私用”、民主黨回嘴“即使在如紐約的藍州也能找到12個對懂王公平判斷的陪審員”的故事。


市面上這兩天我看到的關於懂王定罪的文章,推薦這麼兩篇:《巴倫週刊》的《特朗普被判有罪對美國社會經濟影響幾何?》,以及鳳凰歐洲的《特朗普被定罪,美媒集體整活》。
前者在我看來其實有點克林頓1992年競選口號“笨蛋,是經濟”的味道,在紛紛擾擾的政治分析中撥開一絲簾幕,扣回了經濟問題的主題。後者主要是總結了《華盛頓郵報》等倒懂派媒體的報道標題,可以看一下民主黨喉舌和其他倒懂媒體喜大普奔的樣子。
特朗普被定罪,美媒集體整活》沒有梳理挺懂派媒體的切入角度,我們這裡可以做一個補充。以FOX為例:“懂王說有罪判決是美國司法體制的傷疤”、“完全荒謬:美國人對懂王令人震驚的有罪判決的反應”、“懂王可以牢中競選,但他大機率不會坐牢”、“懂王案中沒有切實的犯罪但美國有些東西一去不復返了”。
比起《華郵》等的封面整活,FOX這些逆風局中的標題才更體現整(mei)活(ti)技(yi)術(shu)。以至於《華郵》、CNN、《今日美國》等又紛紛做起了“看看右翼媒體如何報道懂王被定罪”的專題。要將輿論戰打到底。
雖然懂王被定罪這事兒創了很多紀錄——美國史上首位被刑事定罪的美國總統/前總統、美國史上首位被刑事定罪的總統候選人等等,但這事兒到底最後會對大選造成多大的影響,現在總體上還處在迷霧之中。各家機構都搶時間邀請專家做預測,但看完就會發現主流意見是“等等再說”。
以英國老鄉BBC的分析舉例。BBC採訪的是南衛理公會大學總統歷史研究中心的主任Jeffrey Engel。Jeffrey Engel說歷史學家肯定會濃墨重彩地記錄這次有罪判決,但歷史學家也一定會採用“事後諸葛亮”的方式來記錄,具體說就是等到11月大選結果出爐,再回頭分析這場5月末的判決。如果到時候懂王贏了,就會說紐約審判只是民主黨的一次不成功的嘗試,美國的挺倒懂派勢大力沉、堅如磐石云云,如果到時候懂王輸了,就會說紐約審判對懂王造成了重大打擊,總而言之,“歷史將由勝利者書寫”。
在BBC的分析裡有一個得到很多其他媒體呼應的點:被判有罪會讓一部分考慮給懂王投票的中間選民以及一些懂王自己的支持者放棄給他投票。這部分群體到底多大呢?根據四月份Ipsos和ABC的民調,差不多16%。之前不管是通俄門還是“國會山暴動”,都不是真正的有罪判決,“封口費案”的最大意義在於給民主黨的“不需要你多支援拜登、只要你反對懂王”的競選策略提供了一個真正切實的法律上的理由
不過就像我們之前在《蘇世民宣佈支援懂王》裡分析過的,目前得益於拜登自己的逆天表現,他也活成了懂王的模樣,懂王那邊現在也開始主打“不需要你多支援懂王,只要你討厭拜登”的策略

《彭博》報道,紐約法院做出定罪裁決前的16天,一批華爾街的億萬富豪在第五大道的皮埃爾酒店做出了支援懂王的決定。關鍵是

稅務問題

,對比現在習慣性威脅加稅、把“貪婪的大公司”掛在嘴邊上的拜登(《

拜登又現神級採訪

》),懂王承諾給富豪們減稅。《彭博》的報道隱隱有“紐約的陪審團vs億萬富豪的陪審團”的意味在。

億萬富豪們的下場表態給11月增添了更多的變數。

封口費案正式的判決要等到7月11號才能看到,在那之前至少有兩個日期更值得關注。一個是2天后的6月3號,亨特·拜登的刑事案件也要開始挑選陪審員了,雖然司法部對亨特·拜登“百般維護”、精挑細選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罪名(《今天華盛頓詭譎的官場》《共和黨緊追不放的亨特·拜登,身上藏著什麼秘密?》),但這也確實是美國史上首位刑事受審的現任總統之子。
另一個是6月27日,懂王和拜登首次電視辯論。今年拜登團隊曾經因為拜登鏡頭前屢屢失言而考慮過取消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但後來還是擔心藏拙把自己“藏”死了,跑去跟懂王密會,雙方最後決定打破幾十年來的傳統,繞開總統辯論委員會,自己搞電視辯論
對於拜登來說,好處是CNN、ABC作為主辦單位,自己現在有主場優勢,以及時間大幅提前,這樣就算鏡頭前表現不佳,也能有靠輿論工程補救的餘地。對於懂王來說,好處是沒有喪失和拜登正面對決的機會,可以發揮自身優勢,扮演單刀赴會的孤膽英雄。
無論是電視辯論,還是亨特·拜登受審,都可能影響到懂王定罪給11月大選帶來的影響。對拜登來說是考驗,對懂王來說是機會。
這次懂王定罪,拜登方面第一時間出來表態,講的話依舊是之前定好的關鍵詞:無人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這句話已經成了拜登這兩年的口頭禪了,但我們之前介紹過,這話在一般美國老鄉嘴裡,只能算是半句話,完整的版本是:“無人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除了亨特·拜登……詹姆斯·拜登……佩洛西……Fani Willis……Cindy Axne……Angie Craig……Ro Khanna……等”(《懂王再被罰3.55億,“沒有誰能凌駕於法律之上”?》《腐敗的媒體如何假裝監督權力》)。
針對拜登的“無人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挺懂派拿出來回擊的也是一句老生常談——“司法系統武器化”(今天華盛頓詭譎的官場》《《華盛頓詭譎的官場》出續集了》)。一個十足弔詭卻讓人難以否認的事實是,拜登和民主黨喉舌一心想把懂王定罪塑造成法律的勝利,從而影響總統選舉,但他們面對的最大阻力,恰恰是他們自己面對法律時的戰無不勝。這也是懂王和挺懂派們負隅頑抗的最大底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