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鹿皮鞋上新+返場,超軟超透氣,這腳感穿了會上癮!
提到紐約,美國人經常講的一句話叫“Only in NewYork”,意思是紐約人的精神狀態十分美麗,有些奇葩奇葩到你在別的地方都看不著,屬於紐約特產。
而除了奇葩之外,紐約最不缺的就是垃圾和老鼠,也算是“Only in NewYork”的一種表現吧。
從18世紀老鼠們從船上跳到紐約港,紐約人已經跟老鼠鬥爭了幾百年,考慮到紐約如今依舊鼠滿為患,這場戰爭該說是人類輸了。
不過有趣的是,即便作為戰敗方,紐約人中仍不乏樂觀之輩,
比如Suzanne Reisman,她打造了一個徒步觀光線路,主題就是紐約的垃圾和老鼠……
變廢為寶了屬於。
Suzanne常常戴著一個毛絨絨的鼠耳朵,帶領遊客們穿越全紐約老鼠最猖獗的地方,一邊走,一邊講著老鼠最噁心的一些習性。她指著一坨狗屎:
“瞧啊!老鼠們最喜歡狗屎了!它們會踢穿它,找到那些沒消化的部分。我說是,狗屎確實很噁心,但我每次路過都會想,‘哦,這是老鼠的零食’。”

(帶人參觀老鼠的Suzanne)
老鼠令人生厭,Suzanne的科普也時常讓人反胃,然而自4月份開始做這項生意以來,Suzanne發現遊客們的熱情比她想得高多了。
“人們對此很感興趣,我最近兩場都賣完了,候補名單都滿了。有次下雨,我不確定大家會不會冒雨在週日晚上前來,結果他們真來了!”
Suzanne的觀光每人收費40美元,會帶人遊覽曼哈頓下城兩小時,期間穿插著各種紐約的歷史和老鼠趣聞。

(Suzanne帶的觀光團)
比如紐約唯一的鼠種“挪威鼠”,實際來自亞洲。
18世紀末,也就是南北戰爭時期,老鼠們搭乘黑森軍團的船偷渡到紐約。
(黑森軍團是來自黑森-卡塞爾地區的德國士兵,他們受僱於英國,參與了各種戰爭,尤其是南北戰爭,算是知名的僱傭兵。)
彼時,紐約還沒有任何垃圾管理政策,居民隨意將垃圾、動物屍體、糞便傾倒在街上,甚至倒在東河裡,整個城市又髒又臭。老鼠們高興壞了,它們發現了天堂。
用Suzanne的話說:“老鼠們下了船。四處看了看然後想,‘中大獎了!咱發了!’它們的喜悅無以言表,然後,就像所有紐約客一樣,它們成了紐約客,一群成功的移民。”

(參觀船隻)
Suzanne一邊帶遊客觀光,一邊輕鬆地科普著老鼠的習性,比如它們每天能交配20次,所以紐約人才永遠沒法打贏這場戰爭……
走著走著,來到了水街273號,這裡現在成了豪華公寓,但19世紀,愛爾蘭黑幫大佬Kit Burns在這兒開了一家著名的地下賭場,
裡面時而鬥狗,時而鬥鼠,有時還會讓捕鼠犬抓老鼠,據說一隻優秀的捕鼠犬可以在半小時到四十五分鐘內殺死一百隻老鼠,
人們當時的消遣就是如此,每場比賽一般都能吸引一百多人下注,獎金據說最低有125美元,在當時算很大一筆錢了。
總之,這生意雖然不算多道德,但確實為紐約的捕鼠事業做了貢獻…….

(地下鬥鼠場)
Suzanne介紹說,以前,紐約用的垃圾桶都是金屬製的,就像貓和老鼠裡常見的那種。

(示意圖)
但在1968年紐約環衛工人大罷工後,紐約就不再使用金屬垃圾桶,改成了塑膠袋。當時的市政府認為,塑膠袋一不像金屬桶那麼重,減輕了環衛工人的負擔;二能更好地圈住垃圾的氣味,能更少地吸引老鼠。
結果嘛…..跟金屬一比,塑膠袋顯然更容易撕開或咬開,老鼠吃自助吃得更爽了,生得也更多了。

(紐約的垃圾袋)
據Suzanne說,紐約大約有22.5萬隻老鼠(但她提出的資料不太對,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真實數目應該在200~300萬之間),說著就帶遊客們去看老鼠,在某一站,臘腸犬一般大的老鼠從灌木中衝出,嚇得遊客又叫又跳。
最後的大軸戲,Suzanne帶著一眾遊客來到曼哈頓下城的德魯裡廣場,這裡的老鼠多到離譜,且幾乎不怕人,以至於你隔一會兒就能見到一隻灰黑的小東西在地上嗖嗖地竄過去,讓人想到《料理鼠王》中的名場面。

(在德魯裡廣場拍到的老鼠)
話說回來,為什麼會有人願意花錢看耗子呢?
遊客Caroline Murray表示,這是紐約特色,在別處可看不著這個。
Caroline在紐約出生長大,後來移居了波士頓,這次她帶著十幾歲的兒子回來參觀,不想像普通遊客一樣去時代廣場打個卡什麼的,更想要“原汁原味的紐約”。
那麼,還有什麼能比四處亂竄的老鼠更有紐約味呢?
Caroline說:“我們看到了活老鼠,還看到了被壓扁的鼠餅,甚至還有個男的在排水溝裡嘔吐。總的來說,這是一次非常非常紐約的經歷,我兒子在馬薩諸塞州的郊區可不常見到這種風景。”

(正在講解的Suzanne)
值得一提的是,Suzanne並非唯一一位發了老鼠財的紐約客。
另一位叫Kenny Bollwerk,是一位30多萬粉的網紅。他說,目前要他帶著看老鼠的觀光團太多了,每晚都有,他都快吃不消了。
Kenny有個外號叫“鼠老爹”,因為他將自己捕鼠的過程拍攝成影片發到TikTok上,目前已經有100多集了,在他的影片裡你能欣賞到各種老鼠,活躍在各種地方。

(Kenny在地鐵拍到的老鼠)
由於需求太多,Kenny只得不停地增加老鼠“景點”,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央公園那個知名的溜冰場Wollman Rink。

(紐約的著名溜冰場)
這裡看著光鮮亮麗,實際也有垃圾堆——遠看,是億萬富翁們才能欣賞的紐約天際;近看,是老鼠們在享用自助餐……

(Kenny發現的一個老鼠洞)
Kenny認為,民眾對老鼠的興趣,可能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紐約最近一兩年來推行的滅鼠運動。
2023年,紐約市專門任命了一位“滅鼠專員”(民間戲稱其為滅鼠沙皇),並投資數百萬美元專門用於滅鼠。
同時還開了一個“老鼠學院”,Kenny就是從這裡畢業的。
學院會教授安全有效的滅鼠方法,包括填補老鼠洞,開展社群服務專案,讓“老鼠學院”的畢業生可以一展拳腳。
本月,紐約還剛剛投放了大量含有避孕藥的老鼠餌,同時在街道上投放了幾千個巨型垃圾桶,誓要與老鼠鬥爭到底。

(巨型垃圾桶)
一套組合拳是打出去了,但效果只能說聊勝於無。
資料表明,與2023年相比,2024年全紐約的鼠患報告僅減少了1.01%,其中皇后區和布朗克斯甚至還漲了不少,唯有曼哈頓效果不錯。

(對比資料)
鬥爭了幾百年,感覺紐約客已經跟老鼠培養出了感情,甚至拍捕鼠影片的Kenny都表示:“老鼠和紐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它們有點像小怪物,但也有點……可愛。”
咋說呢,感覺一時半會,紐約人是贏不了這場戰爭的了……
ref:
https://nypost.com/2025/06/25/lifestyle/rat-whisperer-offers-tours-of-nycs-rodent-hotspots-theyre-sort-of-little-monsters-but-also-sort-of-cute/
——————–

各位小夥伴們
微信公眾號規則又進行了調整
事兒君也不得不跟大家求個三連
希望大家多多點選“在看”
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和贊
這樣事兒君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
與大家繼續分享每個開懷大笑或拍案驚奇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