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芯謀研究
近期,臺積電與三星相繼斷供7nm及以下製程的AI晶片代工,這次制裁有哪些要點,將來會產生哪些影響?
01.
此次制裁略有異常,以前是美國BIS出臺禁令,相關國際企業執行。而此次美國政府尚未發表禁令,相關企業已經落地執行。芯謀研究瞭解到的制裁細節如下:
一,境外產能暫停部分中國大陸AI/GPU客戶的7nm及以下代工業務,若觸發以下一個條件,即受限制:1,芯片面積在300mm²及以上;2,使用了HBM或CoWoS工藝;3,電晶體數大於300億個。
二,此次設限主要是為了嚴格稽核AI晶片,但波及面很廣,涉及到很多模糊地帶。目前大部分雲計算和汽車智駕晶片等不受限制。
三,大部分長期合作的白名單客戶被稽核後繼續合作,而“面生”甚至“存疑”的客戶會被直接拒絕。
四,預估拜登離任之前還會出臺一次新的制裁政策。拜登政府是“畫線”以及“點射”,在其卸任之前,將會有一大批涉及到先進工藝的中國公司(封裝、裝置、設計等)被納入制裁名單。這個名單可能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出臺。
02.
此次制裁是“透過第三方”代工事件的後續延伸。儘管還是拜登政府瞄準先進技術下手的路數,但已經透出一股特朗普擴大打擊面的味道。
一,打擊面更廣更精確。此前拜登多用點對點的實體名單制裁中國企業,此次禁令則直接劃下紅線,打擊一個面,波及到中國大陸所有AI、GPU自研企業、車規晶片等。而且藉機將制裁紅線下移,由此前500億電晶體改為300億電晶體,更多晶片被波及。
二,制裁緊盯先進產業。此次限制AI晶片是重災區,但未來所有領域的7nm製程都會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此次新規出臺,很多智駕晶片的尺寸和電晶體數觸及紅線。帶著鐐銬起舞的中國智駕晶片,面臨輸在起跑線上的風險。此外,雲計算也受到很大影響。阿里雲、騰訊雲等皆有與亞馬遜雲、微軟雲、谷歌雲對戰的實力,此次制裁必然干擾中國雲技術升級的節奏。
三,7nm全面受限不可避免。儘管相當一部分企業還能讓臺積電代工,但誰也無法保證合作能持續多久。目前全球只有少數幾家企業具有先進製程代工能力,臺積電和三星都已經出臺限制政策,國內相關企業的先進製程產能有限,大部分企業拿不到這些先進產能。後續特朗普政府一定會全面限制7nm,境外產能一定會對中國大陸客戶斷供,國內企業不能心存幻想。
03.
為應對即將到來的衝擊,從現在起就要做好7nm斷供預案,中國大陸攻堅7nm工藝迫在眉睫。
攻堅7nm需要最高效的體系,國家要集中精力支援相關企業全力攻堅關鍵裝置與關鍵工藝,對相關企業的關注點也要聚焦到7nm的國產化上。
7nm攻堅離不開新型舉國體制,舉國體制是一個複雜的管理科學:需要來自不同專業、不同領域的人才;需要政產學研用等不同機構和企業的廣泛參與。更需要統一高效、責任清晰、一龍治水、虛懷若谷的科學管理。
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正在發生劇變,主戰場正在向尖端轉移。應對挑戰的關鍵是向上而行,錯位競爭,著眼未來,分工協作。簡單來說就是國家支援的國家隊著眼未來,進軍高精尖;地方政府支援的正規軍挖掘潛能,進軍特色工藝;市場化的生力軍活在當下,提高營收。
衝鋒的指揮棒和考核的軍令狀要保證這些受到重點扶持的企業不能沉浸於淺水區的競爭,滿足於山腳下的勝利,更不能讓它們拿著補貼在舒適圈裡降維打擊。要做到市場的未來在哪裡,指揮棒就指向哪裡,企業的軍令狀就立到哪裡。
04.
結語
此次禁令是後續制裁的前奏,也為中國半導體吹響了衝鋒號。大幅度提高7nm產能,可能有不小的困難,但中國半導體已有解決難題的現實條件。
相信在舉國體制的支撐下,在新型晶片規律的指引下,7nm這道難關一定能夠早日攻克。
